APP下载

潍坊市积极培育多元业态推动特色经济林健康发展

2017-04-10潍坊市林业局郭光智

山东绿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冠果榛子经济林

潍坊市林业局 郭光智

近年来,潍坊市把发展特色经济林作为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改善城乡面貌的亮点来抓,聚焦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链条整合提升,积极培育多元业态,促进三产协同发展,让“一产”变为“新六产”,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林产业龙头。全市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和低碳、生态、可持续的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经济林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至2016年,全市经济林面积达到125万亩,产量147万吨,年实现产值93亿元。全市形成了多个经济林名特优栽培树种和特色经济林生产区域。栽植面积较大的核桃、板栗、山楂、柿子等传统干果均在6万亩以上。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榛子、文冠果、杜仲、元宝枫等特色经济林种植总面积达到5万多亩,涌现出了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沃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东贝隆杜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潍坊绿金杜仲开发有限公司、潍坊金丝达集团等若干优秀企业,对促进全市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育新型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地通过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规模经营方式,积极推进特色经济林集约生产,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和经济林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共建立经济林合作组织761个,经营面积达50余万亩,参与农民达18万人。临朐县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成有机绿色食品种植基地2万多亩,年产绿色食品山楂3万多吨,种植范围辐射34个中心村及周边乡镇,带动986个困难户脱贫。昌邑市鼎立薄壳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以研发、种植、销售为一体的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核桃品种70余个,发展核桃种植基地3000余亩。该合作社通过统一提供苗木、技术指导和后期服务,采收后统一剥皮、烘干、挑选、包装等程序,保障了进入市场产品的一致性和核桃品种的纯正性,“鸢林”核桃、“潍水”核桃两个自主品牌先后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鼓励林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农户+基地”等经营模式与农户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结合退耕还果在诸城市皇华镇瘠薄山地发展杂种榛7300亩,并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提供生产资料与技术服务等方式,带动周边老百姓参与。山东沃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培育了6大系列文冠果种苗,结合荒山绿化在安丘市辉渠镇发展文冠果13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文冠果8000余亩。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承担了“山东宜林丘陵地文冠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木本油料灌木选育快繁技术集成及试验示范”、“文冠果种质精准鉴定与油用及观赏型抗旱良种选育”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已发展成为集文冠果良种选育、示范栽培、技术推广、茶油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化企业,公司创立人李守科被评为2016年“潍坊市优秀大学生创业者”。

强化质量监管,提升经济林产品竞争力。在推进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同时,全市不断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每年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近2000批次。大力推进经济林“三品一标”产品认证,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26家企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种植面积6.8万亩;43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种植面积18万亩;20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种植面积5万亩;9家企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种植面积11万亩;注册商标数20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10个。加快推进经济林标准化建设进程,全市建成6个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今年,全市将评选首批20处市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

完善精深加工链条,提高经济林产品附加值。各地着力推动经济林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实现经济林产品就地转化,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逐步建立了种类齐全、效益突出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山东华山农林科技公司与中国林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合作,建立了育苗、栽培、干果加工、榨油、活体食用菌生产等产业链条,开发了榛子休闲食品、榛子油9大类20多个产品。山东果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板栗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企业,开发了速冻板栗仁、板栗罐头、板栗蜜饯、板栗挂面等八大系列、20余种产品,年消化板栗1万余吨,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年出口额近1.2亿元。山东贝隆杜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杜仲综合利用研发与深加工,成功掌握了杜仲葛根茶、杜仲软胶囊、杜仲调味油、杜仲调和健康食用油、杜仲饮料、杜仲雄花养生酒、杜仲鸡饲料、杜仲猪饲料等8种产品的核心生产技术,建成杜仲产品研发基地1处,杜仲茶、杜仲面条等产品已上市试销。

创新销售模式,拓展经济林产品市场。针对经济林产品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种类日趋增多,传统营销手段和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市场营销的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农超对接”“互联网+经济林”等营销模式,推动特色经济林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潍坊奥德榛子研究所为国内多家商场超市供应榛子干果,今年又开展向超市供应鲜果,每斤鲜果卖到30元,受到消费者欢迎,简单的管理、良好的效益、有效的销售渠道,让广大榛子种植户吃上了定心丸。山东果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了线下品牌“来吉栗”,在全国发展加盟店40多家;创立了互联网线上品牌“举个栗子”,并在天猫搭建了旗舰店,通过“生产厂家——互联网——消费者”电商模式,降低了商品销售价格,减少了物流成本。

猜你喜欢

文冠果榛子经济林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文冠果的观花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研究
野生榛子实用管理技术
松鼠采榛子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