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作业中的评价

2017-04-10谢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业评价

谢玲

摘要:目前,很多学生都只在乎其作业的等级或分数,而忽视了教师给予的评语,导致学生的错误没有得到及时改正,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13

新的历史时期,更重视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对此,提出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模式。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我们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因此,提出了作业评价的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现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我们有许多做法过于刻板,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没有意义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主要表现在:

一、作业评价方式简单化

不少教师认为,作业评价就是作业批改。没有把作业评价上升到作业评价的高度。教师往往把作业批改当成例行公事。对作业批改的行为的优劣和它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考虑的很少。因此,在批改语文作业时,只是对作业过程和结果给予等级或分数,有的教师甚至连给学生评定一个等级和分数的功夫也省略了,只是简单地打一个“√”或是“×”,或者写一个“阅”或“查”了事。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的错误得不到改正和指导,或者学生在作业中的精彩表现得不到赏识和鼓励,学生发回作业后只关心等级和分数,对造成錯误的原因不加追寻,对成功的经验不予总结。

二、作业评价标准绝对化

有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不管学生原来的基础如何,采用的是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作业评价反限于甄别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激励作用。这种做法导致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知道自己很难得到好的评价,害怕面对作业本上那个生硬的“×”,作业发下来以后,他们连看也不看一眼就往桌箱里一扔,对语文作业越来越害怕,从而对学习语文丧失了兴趣和信心,语文成绩越来越差。

三、作业评价态度情绪化

有的教师在作业评价时,对优生的作业批改得仔细,面对一些后进生的作业,往往是不屑一顾。他们作业中做错的地方,教师打下的“×”是大号的,特别是做错了作业而书写不认真的时候,教师就会在作业后面写到:“重作”,有的教师甚至撕下该页作业;有的在作业规范要求上时松时紧,对作业规范的标准时高时低,不能持之以恒,效果得不到巩固,教师虽然花了不少力气,但学生的作业总是做不好。

四、作业评价主体单一化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作业评价的主体基本是单一的,评价的指向也基本上是单一的。传统的作业批改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评判者行为,学生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评价对象,鲜有学生在作业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更不用说学生把评价指向教师。由于作业评价中不能形成师生互动,学生常处于被动状态,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作业评价的关注程度。

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就是要让作业评价焕发出人文的魅力,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充分享受作业成功的乐趣。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可能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1. 多一些温情,少一些冷漠

一个“√”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但一个“×”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少冷漠,倘若用“?”代替“×”,则“?”如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学生看到它,就不会因为做错了题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念。相反,学生从教师的做法中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就一定会自觉地思考,开启探究科学文化的大门。这种带激励性的评价有效地呵护了学生的自信心,不必为少数学生不更正错题而犯愁,增强了师生间的信任度,融洽了师生关系,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接受。

2. 多一把“尺子”,少一些统一

过去一般的做法,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后进生,都按一个绝对的标准和要求去评价,结果是:优生觉得标准和要求偏低,容易达到,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需求;对于后进生而言,标准和要求偏高,一时难以达到,即使付出了努力,也得不到相应的评价,学习积极性受到挫折。许多优等生是教师正确评价的结果,同样道理,许多学困生是教师不正确评价的产物。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学生,前提是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不仅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而且还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

3. 多一些内涵,少一些单一

在语文作业评价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更多地是单一化的,要么都是表扬:“你真棒!”“优”,要么一声否定:“太潦草了!重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学生反映良好,收效也较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分为两部分,首先对学生的表现作肯定。其次,根据学生的表现、用指导性的语言,指出学生表现中的可提高处,或是指出不足之处。这样就避免了诸如“重作!不认真!”等刺激性语言的出现。

作业评语是师生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作业不仅是师生间教学信息的相互反馈,而且是联系和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在作业中,教师可以觉察到学生的思想和自主学习情况,从评语中学生也能领悟出教师对他是否关心、有信心和责任心。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作业评语加深师生情感交流。教师尽可能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

总之,创新作业评价的方法和恰当的评语,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享受作业成功的快乐,也让学生养成了及时改正作业的习惯,更让学生从教师丰富的人文评价语言符号中学会如何做一个健康的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心中装着学生,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发展精心设计作业,用发展的眼光科学指导评价,那么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育人中学 564500)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作业评价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作业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