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样的课堂 异样的精彩

2017-04-10欧琳慧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性

欧琳慧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的改革,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在稳步前行。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想环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探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74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1. 研究的背景

(1)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网络世纪,21世纪的教育是网络化的教育。面对网络,当我们还在为网络的利弊以及是否让孩子上网争论不休的时候,Internet上的儿童网站“在北美地区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那里的孩子们在网络上已经走得很远了:小学教师给孩子布置收集整理网络信息的作业,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8~12岁正常智力发育的孩子,在网络的帮助下完成一份长达数十页、图文并茂、有关自然或人文课题的作业,是一件相当有趣味也相当轻松的事情”。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确立了全新的学生观,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改的灵魂。传统教育把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提示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3)学科的要求

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就有着很大的反差。语文教学活動中很长时间是以教师为中心,素质教育下提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怎样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们费尽心思地做大量教学实践,未必都有效果。语文这门学科有其特殊性,局限在课本中,探索的空间很小,另外资料有限,无法深入探究。网络环境下,给了学生及教师实践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实现探究式学习。语文学习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探究性学习可以使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2. 研究的问题

基于网络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指的是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在教学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特点的教学,它遵循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在与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的“亲密接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搜集、处理和整合信息资源中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过程,进而达到“主动、探究、创造性地学习,生动、活泼、全面性地发展的目的”。

二、理论认识

1. “空中课堂”概述

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打乱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不得不离开了教学赖以依存的课堂,而家长和教师更为孩子们无从学习而神伤。悄然间,我们发现,课堂正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延续,而且它一经出现便得到了社会和人们的热切关注……

因此,“空中课堂”是特殊情况下,加强中小学教学工作采取的有力措施,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拓宽和延伸,同时也是跨越时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包括网上学习、电视课堂和广播教学。

“空中课堂”是指教师借助于网络教室给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和帮助。学生借助于计算机进入指定的网络教室进行学习。它是通过英特网设置授课平台软件,通过信息共享、文档共享、屏幕共享、教学白板、协同浏览、投票、答疑、视频调节导向、音频调节导向、文件传输等功能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导,弥补当前课程内容多、课时紧而导致能力训练不够充分、学生的疑问无法及时得到解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从教室课堂延伸到了校外,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探究能力。

2. 教育理论基础

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还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

三、利用网络“空中课堂”, 提高学生语文探究能力的有效性研究的教学实践

利用网络“空中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要科学有效、方便快捷,服务于学生的探究。不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的教学就可能流于形式,成为花架子。多年来,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利用网络“空中课堂”这个平台,努力探索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几条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网络环境下,能够展现或模拟现实,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般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笔者曾尝试在网上进行写作辅导,指导学生借助引用的手法增加文章的文采,笔者不像平时课堂教学中那样,自己介绍引用的知识,而是借助网络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引用的种类、引用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知识,而后再运用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进行练习。事实证明,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表现欲也增强了。

2. 发挥交互优势,促进合作探究

实践证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构建“主动、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并充分显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学生在这种互相交流的合作学习中得到不同层次的锻炼和提高,从而喜欢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在指导“小说鉴赏”这堂网络“空中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拓展性问题:“选择一个角度对《边城》进行探究拓展”。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角度,如从《边城》人物形象、主题、写作手法、民俗习惯等等角度进行自由组合,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边城》中的人物形象及悲剧氛围的研究极感兴趣,纷纷利用网络材料进行探究,最后在对话栏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志趣相同使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组合到了一起,为着同一目标共同展开探究学习。

3. 整合网络资源,激励创新探究

网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分析、综合和评价,自己去构思和形成各种可能的方案与结果。学生面对网络提供的资源信息学习,这些信息数量大、形式多种多样,与传统学习中所接触的课堂教学信息完全不同。

如同样在对《边城》的探究阅读中,学生在网站上收集材料、理解《边城》中“爷爷”“翠翠”“二老傩送”“大老天宝”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很多学生都能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新的解读;交流自学成果时,学生一边展示,一边各抒己见……电脑展示收集的资料,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成果及時得到反馈。从学生的答案中,我们发现了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在运用信息技术创造的学习平台中,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会出乎我们的意料。而对信息的选取加工能力,甚至是信息创新能力都令人惊叹。

总之,随着时代与教育的发展,网络“空中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是在现代教学理念贯穿下的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学生对网络语文“空中课堂”的感受:“空中课堂,因为有你,学习变得更精彩。”作为一名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所具备的这种鲜明而又强大的优势,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合理而充分地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孩子真正成为一名会学习的、新时代的学生。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第十四高级中学 325000)

猜你喜欢

新课改有效性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