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猪口蹄疫流行与防控措施的研究

2017-04-08马锦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防控措施临床症状

马锦华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畜牧养殖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必将进一步增加,为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养殖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疾病的防治。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对猪口蹄疫的发生、发展、控制和预防提出了一系列可具体实施的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对以后畜牧防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以资记录。

关键词:猪口蹄疫;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控措施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动物为牛、猪、羊等偶蹄动物,偶见人和其他动物感染该病的报道,临诊上以发热以及口腔黏膜、舌面、鼻镜、蹄叉、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猪口蹄疫临床以皮肤粘膜形成水疱,特别以口腔粘膜和蹄部病变为特征。该病传染性强,传播极为迅速,感染率和发病率高,虽然对成年猪的致死率只有3%,但对仔猪的致死率高达80%以上。猪口蹄疫若造成大面积流行,不仅对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对上游的饲料行业和下游的肉制品生产企业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为应对疫情所花费的各种费用也是相当惊人的。国际兽医局将猪口蹄疫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的第一个动物病害,我国将其列為一类动物疫病。

一、口蹄疫的流行病学

病畜是口蹄疫的主要传染源之一。病畜呼出的气体、奶、粪、唾液、水疱液和水疱皮都含有大量的具有致病力的病毒,一旦吸入或食入,则会导致不同程度地感染。不同病程的阶段及不同种类的患病动物,排出的病毒毒力和数量均不同。不同地区口蹄疫的流行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例如,牧区在冬季、秋末流行,春秋缓解,夏末基本平息;农区则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跳跃式和扩散式是口蹄疫的主要流行方式。扩散式指的是从一块或一点逐渐蔓延扩散向四周;跳跃式指的是从一点跳到远距离的地方出现新疫点。气温较低时,口蹄疫主要表现为远距离传播。口蹄疫具有周期性流行、传染力强、宿主广泛性、多型性等特点。

二、猪口蹄疫的临床症状

临床特征,以蹄部发生水泡和糜烂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蹄冠、趾间、蹄等部位出现发红、微热,触摸时表现敏感,不久患部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出血性糜烂,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炎症向深部发展,侵害蹄叶,甚至造成蹄匣脱落,病肢不能着地,病猪不愿走动,常卧地不起。强迫行走时,严重跛行,蹄部流血。大多数受FMDV感染的中大猪,一般表现为嘴唇、鼻镜、蹄及哺乳母猪的乳房等部位发生水泡,并有溃烂,蹄匣脱落等常见症状,严重影响动物的站立、行走、采食及饮水,并进一步造成消瘦乃至衰竭而死;严重的急性感染案例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发作而致猝死,除少数病畜鼻孔偶见白色乳状液体流出、蹄冠部呈透明状环带外,大多数病畜死前几乎无任何可视症状;剖检往往可见心室肌表面呈带环状坏死条纹,故被称作“虎纹斑”坏死,感染FMDV后,除哺乳期幼畜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发生大比例猝死(病死率可达60%~80%)外,生长育肥期的猪发生疑似心肌炎猝死的案例似有日渐增加趋势。近几年在猪口蹄疫暴发的初期也有急性死亡的病例,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仔猪尤其是哺乳期仔猪被感染后出现水疱症状不明显,但因发生心肌炎和胃肠炎,可在短期内迅速死亡,致死率高达80%以上,给猪场造成重大损失。

三、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特点

1.传染源

口蹄疫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和携带病毒的健康猪中。病菌存在于水泡液、排泄物、分泌物、呼出的气体中,会污染饲料、水、空气、用具等,传染疾病。屠宰后通过未经消毒处理的肉品、内脏、皮毛和废水中叶携带大量细菌,也可传染该病。尤其是病猪和潜伏期猪的淋巴结、骨髓内含毒量最高,可成为猪口蹄疫的重要传递因素。牛、羊、猪、驼可互相传染,但也有牛,羊感染而猪不感染,或猪感染而牛、羊不感染的情况报道。

2.传染途径

该病通常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亦能经伤口甚至完整的黏膜和皮肤感染。精液、乳汁亦含有大量病毒并能传染。病毒能随风传播到50-100km以外的地方,人与非易感动物(狗、马、鸟类等),均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3.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温和光照强度等自然条件对口蹄疫病毒的存活有直接影响。因此,该病的流行又可表现出季节性,一般是冬、春季低温季节多发,夏、秋季高温季节少发。易感猪高度集中,一旦被感染,则易暴发口蹄疫。

四、防制对策

1.预防措施

加强检疫,禁止从疫区购入动物、动物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凡购入的动物必须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健康后方可混群。常发地区应定期用相应毒型的口蹄疫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目前,用于预防口蹄疫的疫苗是油佐剂灭活苗,灭活疫苗安全可靠,但抗病力不强,常规疫苗仅能耐受10-20个最小发病量的人工感染。近年来,国内也研制了浓缩苗,免疫效果好于普通的油佐剂灭活苗。基因工程苗和合成肽疫苗不如完整病毒制成的灭活苗防疫效果好,因而尚未进入实用阶段。弱毒苗对猪的安全性差。除研究和应用单价灭活苗外,国外已研制成功O、A、C三价和O、A、C、Asia-1四价灭活苗、口蹄疫灭活病毒与猪瘟弱毒的联苗。这些多价及联苗已在防疫实践中应用,并获得较满意的结果。仔猪40-45日龄首免,80-100日龄二免,肉猪出栏前15-20h进行三免。对于种公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每隔3个月免疫1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mL/头,或肌注高效疫苗1.0-1.5mL/头。经产母猪配种前7d、产前1个月各免疫1次。哺乳期母猪血清抗体和初乳抗体的类别、效价与仔猪的血清抗体类别、效价一致,母猪在怀孕初期和分娩前1个月各接种灭活苗1次,所产仔猪的抗体水平高,并且经2次免疫的母猪本身能完全达到耐受口蹄疫病毒感染的抗体水平,而免疫1次的母猪只有75%达到这种抗体水平。

2.治疗对策

(1)发现疫情应立即上报。坚决扑杀病猪及其同群猪,通过电击或药物注射处死。用2%-5%苛性钠沏底消毒环境。未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常规苗用量5mL/头,高效苗用量3mL/头,15d后加强免疫1次。哺乳仔猪肌内或皮下接种康复猪(发病21d以上、60d以内的康复猪采血)全血4-5mL/头或康复血清2.0-2.5mL/头,可以减少哺乳仔猪死亡。猪舍及周围环境每天喷雾消毒1-2次,限制猪群移动,严密观察疫情动态,并及时报告当地防疫指挥中心,防止疫病蔓延。

(2)及时封销疫情现场。如果疫情来势猛。疫苗紧急接种无效时,则应立即封锁整个猪场,动员和组织人力、物力,严密监视周围地区的易感染动物,阻断交通,设立消毒检疫哨卡。猪场应封锁2-3个月。

(3)及时消毒。封锁期满后,消毒全场。并从非疫区购进健康猪5-10头,用正向间接血凝法逐头检测血清,1:16以下(含1:16)判为阴性猪,将其赶入猪舍饲喂,每日驱赶该批猪在各猪舍走动,连续观察14d,再采血检测。若抗体不升高,视为猪舍内无口蹄疫病毒存在,可恢复正常生产,解除封锁。

五、结语

口蹄疫防控工作是涉及国家声誉和畜牧业安全生产的大事,而防控口蹄疫的关键是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在FMD的防控中,有很多因素促使FMD难以控制,如FMDV的持续性亚临床感染、多宿主性、血清类型多、变异速度快以及由此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和防控措施执行不力等。针对上述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养殖单位和畜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执行口蹄疫防疫措施,研究人员应加强对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争取早日消灭口蹄疫。

参考文献:

[1]王凤,罗险峰,汤德元等.猪口蹄疫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1(10):42-47.

[2]袁丽,郭凤英.春季猪口蹄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05:347+349.

[3]王志明.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J].当代畜牧,2012,05:20-21.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防控措施临床症状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