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几点看法

2017-04-07

山西建筑 2017年17期
关键词:隔声建筑设计校园

李 宁

(山西晋设拓凡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关于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几点看法

李 宁

(山西晋设拓凡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介绍了我国中小学校建筑的设计理念,简述了中小学校建筑的设计内容,并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地与材料资源利用、建筑隔声等方面,阐述了中小学校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旨在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

中小学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教学区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快速更新,我国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使社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家长们越来越关注下一代的素质教育。教育是我们一直很关注的问题。而且大家都知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随着全面放开的二孩政策,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将会有所上升,对教育数量的需求会相应增加。在这种人口增长,教育数量增加的形势下,各地中小学校建筑在数量上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学校建筑也就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也就更加重要。

1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理念

在进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时,我们要明白中小学校是为中小学生服务的。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在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学校功能与校园环境的变化。在现代的教育模式观念的指导下,教育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交流对话,沉思乃至休憩。我们认为学生在课堂外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了顺应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也由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学校建筑也由单一教室向多功能教室转变。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2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内容

我们在做中小学校设计时的分区原则:将功能相近的建筑尽量集中,整合,强调空间组织的整体性。通常在做设计时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

1)教学区。

教学区包括教学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根据教学楼的使用要求和总体规划,教学楼由联廊相连,在横向楼与楼之间结合楼梯布置共享厅,便于缓解交通,同时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和视野空间,这种布局不仅保证了各使用功能上相对独立,而且最大限度的促进了实际使用中的便捷。主入口处的礼仪广场,形成丰富的室外绿化景观空间,让学生在课余中,可以在此闲谈聊天。教学楼廊式根据人流的大小及停留空间的需要,将廊子的宽度作合理变化。

2)生活服务及体育运动区。

由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餐厅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构成。食堂位于学生公寓下面的西侧部分,有利于节约用地,方便生活,也可利用餐厅作为师生周末娱乐场所,提高餐厅的使用率。货流与人流入口严格分开,采用高窗,封闭楼梯间等技术措施对产生的油烟进行有效隔离。在两幢公寓之间设置绿化及乒乓球活动场地。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体育运动区。

位于校园东部,包括一个标准运动场,一个风雨操场以及其他运动场地和器械活动区。本区相对于其他两区较为独立。操场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地。设计时要注意:a.首先运动场地要平整,还要有排水设计,并且保证排水通畅。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环保的塑胶场地。b.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发展各种特长活动,因此,相邻布置的各体育场地间应设置安全分隔设施。

3 中小学校建筑的整体规划

众所周知,环境在个人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总图的整体规划时,将绿意渲染到每一个广场,建筑庭院,为理性、严谨的校园营造了浪漫的氛围。引导着师生的思辨,激发着学生的创造。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自然共存,营造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校园环境。所以在设计时要从整个校园环境布置到每个单体建筑,尽量能设计出一个多层次的校园空间,立足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4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细节设计

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更多的应该考虑孩子的因素。为防止太阳光的照射引起的眩光,各黑板所在一侧窗户距离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m。窗和窗的宽度不应大于1.20 m,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下课后,孩子们经常会在走廊上玩耍,走廊如果设置采光窗户,走廊上的窗户窗底距离楼地面的高度为0.10 m~0.15 m;考虑到孩子们喜欢攀爬,上人屋面、室外的走廊、楼梯、平台、阳台等孩子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护的栏杆必须牢固、安全,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1.10 m。防护栏杆所能承受的最小水平推力应不小于1.5 kN/m;为安全起见,学生们经常进出的门不能使用弹簧门、旋转门、推拉门、大玻璃门等;考虑到下课后孩子们会一起冲向门口,教师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中小学校作为特殊建筑,在抗震等级设计时会提高一级。

5 中小学校的绿色建筑设计

如今,全球都很重视环境变化,我国也不例外。改善环境有很多种方法,但在建筑行业来说,改善环境首要任务就是要做绿色建筑。什么是绿色建筑,概括来说就是四节一环保。四节就是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前学校建筑也讲节能,但仅限于能源的节约和建筑物的加固,翻新整修这些内容。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逐渐提高,大家对绿色建筑有了足够的了解,绿色建筑的概念也不仅仅是节约能源,而是从节约能源向节能、节材、节地、节水型的校园转变。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小学校绿色建筑更多的体现在学校的主体——老师和学生的感受,提供给他们更加健康舒适的环境,在这个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做到四节约、一环保。所以绿色建筑在中小学建设中也十分重要。下面我从三方面阐述中小学校建设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中小学校的建设应该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流动、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段。并且学校内应有配套的运动场地和完善的市政设施条件。学校要有相对集中的绿化布置。

2)学校周边交通要便利,学校出入口设计要和城市道路相协调,学校设置在城市主干道时还要考虑必要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学生的安全。

3)在室外环境方面,学校建设食堂时,应该考虑将食堂放在下风向,因为食堂会产生比较多的味道,也会产生各种污染。

4)校园的室内外通风也是必要的,包括整个校园夏季、冬季的主导风向,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合理布置每一个单体建筑。也可以采用底部架空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底部架空增加校园内空气的流动性,又可以利用底部架空为学生提供更多活动空间。

5.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中小学校设计中对建筑装修及室内装修所采用的建材、产品及配套的学习设施都要进行严格选择,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和危及人身安全。

2)学校建筑的造型既要简单大方,又要在设计时充分利用鲜艳的色彩和活泼的造型等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元素建议修饰,使孩子们对学校产生亲切感。

3)建筑均采用外保温形式,这既可以达到节能,又可以有效避免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

4)主要教学用房环境噪声控制值符合GB 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规定的空气隔声标准值。

5)教学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采光系数满足国家标准GB/T 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要求,教室采光系数最低值为2%。

6)为控制主要功能房间的眩光等,主要用房桌面或地面的照明设计值不应低于规范的规定,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且不应产生眩光。

7)小学教室建筑的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5次/h,中学教室建筑的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3.5次/h。

5.3 建筑隔声

1)按《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规定在设计对教学用房的楼板、隔墙做了隔声处理。对于噪声比较大的音体教室,从设计考虑我们把它单独布置。对于走廊的顶棚进行了吸音处理,地面以上公共部分的走廊均选用吸声系数为0.30~0.40的矿棉吸声板吊顶。

2)按《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规定本设计对产生噪声或震动设备的房间及设备均采用隔声减振措施。

6 结语

中小学校园是孩子们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只有创造出一个环境优美、建筑生动活泼的校园环境,学生们才能更好的在这里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1] GB 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S].

Some views 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i Ning

(ShanxiJinshetuofanArchitecturalDesignConsultingLimitedCompany,Taiyuan030013,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 in ou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alyzed the design content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uildings, and from the land saving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land saving and materi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building insulation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key point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order to create a beautiful campus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green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teaching area

1009-6825(2017)17-0023-03

2017-04-08

李 宁(1979- ),女,工程师

TU244.2

A

猜你喜欢

隔声建筑设计校园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常用楼板隔声材料的撞击声隔声性能测试分析
一种隔声软帘的研制及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基于混响室—半消声室的V型声屏障隔声测试与分析
隔声通风窗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