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2017-04-06胡婷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应用

胡婷

【摘要】:将海绵城市理论融入风景园林规划,不但可以促进人类社会、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还有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利用和协调。所以,相关工程设计师在进行工程设计,尤其是城市化建设设计时,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海绵城市理论,并高度重视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每个环节,以便于将海绵城市理论高效的融合到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每个环节,进而实现更加舒适、安全以及节能生活空间的创造。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应用

1、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释放蓄存的水,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的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LID)的雨水系统。海绵城市的建设,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设施,同时也要注重和传统的“刚性”设施相衔接。

2、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2.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第一,规划人员要适当降低道路面积,增加绿地面积,可根据环状路网设计原理来实现风景园林道路面积的降低,如可将直线路形替换成曲线等路形,同时还要保证间隔绿化带设计面积与排水需求的相适应。第二,用分散性高、连续性高和密度性高的绿化植被替换道路两旁排列整齐的树木。第三,进行风景园林路面规划时,其材料也要遵循海绵城市理论选择和应用,一般要求选择质量好、性能齐全、渗透好的路面材料,以实现风景园林雨水水质、雨水消纳和雨水径流量等功能的完善。第四,进行路面嵌草、铺装草皮砖规划及施工时,要在路面中留下空隙,以此用来填充草皮和地被植物,并且保证路面的孔隙率达20%~50%,以实现路面与与植被的紧密结合。

2.2生态景观格局设计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其核心作用是判别、保护和维护各种自然生态过程不受破坏,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通过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建立有利于补偿受损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的优势景观格局。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构建与完善生态雨洪调蓄系统提供重要决策依据,能够宏观地从城市和区域的尺度解决雨洪问题,是建立生态雨洪调蓄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其建立途径为:首先,建立区域以水为核心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根据高、中、低三级安全格局划分禁限建区域,明确严格保护、限制建设和引导建设的范围区域。其次,根据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区域内水导向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位置,判别潜在径流方向与通道、汇水与蓄水区域、洪涝灾害风险区域等重要控制点。第三,通过重要控制点规划设计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构建区域生态雨洪调蓄系统。

2.3雨水收集系统

针对现存地形条件和景观需求设计3种形式各异的绿地生态水渠:对截洪沟改造利用,使之成为收集、存储、过滤3种功能兼具的生态水渠;在山坳设置引水渠,将雨水引入人工湿地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结合现状地形设计渗透式采集通道。不同位置及不同使用功能场地在设置渗滤沟时,同样采取不同形式:园路因行人较多,雨水受一定程度污染,渗滤沟需结合绿地过滤设计渗滤沟;硬质广场路面每隔20m左右设置渗滤沟,设计时需结合地面找坡及铺装设计;停车场应在植草砖停车区设计多孔沥青车道,尽可能让雨水下渗,并结合弃流及土壤渗滤设置穿孔管集水。另外,渗透性铺装具有入渗、滞留的能力,能够让雨水回归大地,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通过渗透性铺装,可以将雨水下渗实现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在85%左右,同时提高了绿化带土壤保水量,降低绿化用水量。

2.4道路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中风景园林道路的规划方法主要有道路的景观绿化以及人行道雨水排放等。其中针对城市道路的景观绿化,对于道路的本凹陷绿地,其主要有将路面雨水径流到城市绿化带的作用,以此形成一个绿色的存储系统,来降低降雨入渗和净化。对于城市道路渗透便道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道路的雨水渗透功能,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城市道路的路面污染比较严重,就得要充分的重视是否要应用到渗透路面之中。另外,对于城市道路人行道的路面雨水径流消化,一般都应用的是LID树池型的方式。与此同时,在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渗透路面主要就是利用各类技术来改变成为可渗透的路面,其实质上就是一类直接性的降低地表径流的措施,应用渗透路面可以有效的环节现如今的雨水环境,从根本之上来及时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人行道的树木栽种要推广LID 树池形式, 消减路面上的径流水量。

2.5建筑物规划

第一,整体而言,规划人员应先对公园建筑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和降雨等自然因素情況,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然后根据了解的地形地貌实际情况,构建雨水收集系统。第二,对于雨季期间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的规划,规划人员可以将雨水收集到建筑内的暗渠,即将降落在建筑各处的雨水,引入环形的滤水槽中,利用滤水槽内的砾石将雨水过滤,待雨水被过滤成可使用的干净水后便直接存入蓄水池,以实现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内的雨水收集及充分利用。

2.6绿地规划

合理规划设计公园的开敞空间,处理好公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公园成为吸收和净化雨水的处理场地;对于面积较大的城市广场要建设透水路面,并将雨水调蓄设施设置在广场地下空间,一方面便于超标暴雨的临时滞留,另一方面便于储存雨水用于绿化。

结束语

本文从海绵城市理论入手,重点分析了其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应用,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洋.雨洪资源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景观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2]王倩,王中华,杜绍华.城市景观规划与改建的生态性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城市地理,2015,06:130-131.

[3]魏溦,张虔.城市生态园林中湿地的意义探析[J].江西建材,2014,20:189.

[4]刘迟奇.中原特色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4,23:120-121.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风景园林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