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阳区大扁杏生产中晚霜冻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2017-04-05崔虹霞鲁周民

陕西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榆阳区晚霜霜冻

崔虹霞,鲁周民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2.榆阳区林业工作站,陕西榆林 719000)

榆阳区大扁杏生产中晚霜冻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崔虹霞1,2,鲁周民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2.榆阳区林业工作站,陕西榆林 719000)

在对榆阳区大扁杏早春晚霜冻害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根据大扁杏开花、生长、结果习性规律,从预测预报、园址选择、品种选育、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效避免或降低大扁杏晚霜冻害程度的技术方法。

榆阳区;大扁杏;晚霜冻害;原因;防治技术

大扁杏(Prunusarmeniaca)属于仁用杏,是西伯利亚杏(P.sibirica)和普通杏(P.armeniaca)自然杂交良种[1],具有耐瘠薄,抗寒、抗旱等生物学特性,其产品的食用、药用、工业应用价值非常大。

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植被稀少、农民收入微薄,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土地闲置撂荒。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1993年 ,陕西在白于山区实施了“陕北百万亩杏基地建设”,项目实施4年后, 新建的仁用杏园3.47万hm2, 年产杏仁 600 t, 收入 768万元;老山杏改造 3.33万hm2, 改造后经济效益提高 6.5倍 , 增产杏核 24 700 t, 增收 9 880万元[2]。到2002年,仁用杏面积为14.24 万hm2, 其中甜仁大扁杏面积3.60 万hm2(栽植、补植面积超过5.0万hm2)[3]。引种试验效果显著。榆阳区大扁杏基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以“15821”示范工程项目为主,1998年至2000年底榆阳区建成大扁杏基地面积6 800 hm2。目前,全区大扁杏保存面积达8 800 hm2。

目前榆阳区大扁杏由生长期已进入盛果期,但由于受开春晚霜危害的影响,加之适于黄土丘陵区栽培的大扁杏抗晚霜冻害新品种少,新品种示范栽植和大面积推广不到位,导致大扁杏生产极不稳定,严重地制约着大扁杏稳产、丰产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有效地解决大扁杏晚霜冻害,减少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榆阳区大扁杏晚霜冻害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晚霜冻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1 榆阳区大扁杏生产中晚霜冻害特点

由于大扁杏属于早花经济树种,易受早春晚霜冻害影响。每年3月下旬至4月初,随着气温快速升高,大扁杏便进入开花期,此时正值季节交换之际,冷空气活动频繁,经常会突然出现大风降温,导致大扁杏花器官、幼果冻害,授粉不良,造成坐果率低甚至无坐果,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榆阳区属花期霜冻轻度冻害风险区,冻害强度和发生的概率是仁用杏减产或无收成的重要原因[4],而幼果期冻害是造成榆阳区乃至陕北大扁杏绝收的关键因素,尤以东南部黄土丘陵区霜冻灾害频繁。根据调查,榆阳区从1998年至2008年10年间,因晚霜冻害造成的大扁杏减产达50%以上,严重的年份有3年,主要是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遭晚霜冻害,2006年寒潮强降温,并扬沙伴雨夹雪,造成仁用杏绝收。之后在2010年和2013年又出现持续低温,比历史同期较低、或偏低,间或伴雨雪大风[5],大扁杏受冻损失达90%左右。据统计,榆阳区大扁杏产业发展15年来,有7年丰产、5年因晚霜冻害而有不同程度减产(冻害导致的减产率达10%~50%)、其中3年出现绝收。通过多年来对榆阳区大扁杏晚霜冻害的调查观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冻害发生时间

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对大扁杏造成严重危害的晚霜一般发生时间在4月5日至4月20日之间,多数时间在4月6-9日和4月16-20日会出现两次比较严重的低温冻害,一般前一次以冻花为主、后一次表现为幼果严重受冻。

(2)坡向及地形的影响

调查表明,不同坡向的大扁杏在出现晚霜冻害的同一年间的受冻程度存在较大差别,一般南向和西向的阳坡地,由于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干旱造成大扁杏花期较早,所以冻害比较严重,而处于北向和东向的阴坡地,大扁杏受冻程度较轻。另外,处于沟底川道的大扁杏,在遇到晚霜低温时由于冷空气沉积更容易造成冻害。

(3)品种及管理措施的影响

大扁杏不同品种自身抗冻性是影响冻害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龙王帽、丰仁、国仁、油仁、一窝蜂等大仁型品种一般抗冻性都比较差,而优一、围选一号等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在管理方面,对于管理较好、水肥条件充足的果园,由于树势较强,抗冻性也会更好,而对于未管理、水肥跟不上、树势弱的大扁杏,冻害情况都比较严重。

2 仁用杏晚霜冻害的综合防治栽培技术措施

2.1 科学选址

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坡较北坡日照时间长,形成南坡植被多耐旱、春季萌发早,北坡多耐寒、春季萌发晚,这种现象在我国北方地区愈发明显。

从2001年、2002年两年的晚霜冻害观察发现,2001年,在北坡和东坡的仁用杏挂果较好、而南坡和西坡只有零星挂果, 2002年冻害较严重,南坡和西坡绝产,北坡和东坡挂果较好[6]。坡地晚霜冻害较平川谷地的轻。因此,造林、建园须选择北向的阴坡和东向的半阴坡、背风向阳或半向阳的川地、梯田和陡坡的中下部、开阔地形的坡地或梯田,避开冲风梁与冷空气易沉积的窝风湾坡底,可有效地降低霜冻害。

对易受晚霜冻害,产量低的杏园需进行改造换址。

2.2 选择抗冻品种建园

从基地建设长远发展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晚霜冻害问题,建园必须选择晚花和花期以及幼果期抗霜冻的品种。

(1)通过引种。优先使用优一、'围选一号'等优良抗冻品种。花期-7℃低温正常结果,且抗杏疔病能力强[7]。优一品种花期比较晚。

(2)通过开展良种选育,选育抗冻品种。

2.3 加强栽培抚育管理、增强树势

在进行大扁杏栽植建园时,选择良种壮苗栽植,要求标准为1年生嫁接苗,苗高100 cm以上,地径0.7 cm以上,根系发达、枝芽饱满,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机械损伤的苗子;进行抗旱深栽。

2.3.1 土肥管理

(1)水肥管理:地面早春灌水预防,在土壤解冻前,三月花期前十天灌水浇水,降低土壤温度,延迟树根系活动,抑制萌芽开花,推迟3~5 d开花[8]。并可结合降雨或灌水后进行追肥增加树势。

(2)土壤管理:土壤是提供给大扁杏地下、地上生长的可靠营养保障,健壮生长树势,增强杏树抗病、抗寒、抗冻能力。土壤管理技术措施:春刨树盘稳定地温,保墒、抗旱;结合浇水,可以降低地温、延迟开花、降低或避免霜冻危害;行间可扩穴深翻,改良土壤。

2.3.2 树体管理

(1)整形修剪:科学整形修剪,调整树势,改善树体生长衰弱状况,增强抵御晚霜冻害。

(2)冻害防治

①物理防治:烟熏为主,辅以防冻药品的化学防治。实践证明,烟熏为主的方法较化学防治更有效。因此,四月杏树花期、果实生长期,事先准备好发烟的充足材料,用硝酸铵20%、废柴油15%、煤面15%、锯末50%或硝酸铵30%、废柴油10%、锯末60%配成烟熏剂,提前堆置在上风口,每公顷放置6~10堆,每堆25 kg。在预测预报有霜冻时做到即时点燃,以防冻害,避免错过“最佳时间”,因为晚霜的持续时间一般不是很长,有时甚至两三个小时。辅助迟花必施和植物防冻剂。

②人工树体喷水:在霜冻来临前人工喷水或喷0.3%~0.5%磷酸二氢钾,可有效增强大扁杏的抗寒性,延迟开花2~3 d,减轻晚霜冻害。

③树体喷生长调节素:此方法技术成熟,常规应用。生长素中青鲜素500-2 000 ppm在花芽膨大期喷施,可推迟花期4~5 d。

④树盘覆草:2月中旬在大扁杏树盘内铺一层秸秆,杂草等,上面撒土覆压,以推迟地温上升,可延迟开花4~5 d。

⑤涂白:落叶后用涂白剂(食盐0.2∶面粉0.2∶生石灰1∶水10)涂白树干和大枝,防冻害防日灼。

2.4 加强预测预报

总结2007年大扁杏丰收是测报点及时测报冻害情况的经验,建议增设除朱庄,鸦罗畔,董家湾、四里沙4个以外的防冻观察、气象观测点;在2010年冻害严重的麻黄梁、刘千河、安崖三乡镇应设测报点;在丰产园、试验园、集中连片的大园设立气象观测点 。做到在早春晚霜易发生时间段内严密监测,观察天气变化,及时与往年同期作比较,分析,得出精准的天气预报。通过短信,电子屏等各种媒介,动态地多元化服务于杏产业,降低晚霜冻害,提高大扁杏产业基地建设的防灾减灾能力。

[1] 张水娥,马三保,李小兵, 等.陕北大扁杏优势品种和周轮管理技术[J].北京农业,2014(8):26-27.

[2] 陈锦屏,田呈瑞,茹明定.杏产业使白于山区走向脱贫致富之路.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p-236526206.html

[3] 杨途熙, 魏安智, 杜保果, 等.陕北仁用杏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J].陕西林业科技, 2005 (1):59-62.

[4] 朱 琳,王万瑞,任宗启,等. 陕北仁用杏的花期霜冻气候风险分析及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 2003, 24(2):50-52.

[5] 刘 卫,刘俊丽,高雪娇,等. 2010年春季气候对榆阳区大扁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技, 2014, 42(15):4750-4751.

[6] 朱绪余,白生堆,刘倩叶.陕北黄土丘陵区大扁杏丰产栽培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 2008(1):139-141.

[7] 李彦慧,高连祥,任士福,等. 耐寒仁用杏新品种'围选1号'[J].园艺学报, 2010,1 (9):155-156.

[8] 张树根,王怀彪,周飞梅. 榆林仁用杏晚霜冻害防治技术措施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 2012(5):63-66.

Prevention Technologies in Response to Late Frost Damage toPrunusarmeniacalinn in Yuyang County

CUI Hong-xia1,2,LU Zhou-min1,*

(1.CollegeofForestry,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2.YuyangForestryWorkStation,Yulin,Shanxi719000)

Based on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late frost damage toPrunusarmeniacalinn in early Spring in Yuyang District, technologies and measures as prevention were develop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abit of flowering and growing and fruiting ofPrunusarmeniacalinn regarding the forecasting, selection of orchard, selection of varieties, planting and tending management

Prunusarmeniacalinn; late frost damage; prevention technology

2016-11-10

财政部“以大学为依据的农业推广模式建设”项目(XTG2016-14)。

崔虹霞,女,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996231120@qq.com。

*通信作者

S662.2

A

1001-2117(2017)02-0034-03

猜你喜欢

榆阳区晚霜霜冻
暖春、晚霜与晚霜冻害探析
——以深州蜜桃产区为例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不同水分冬小麦晚霜冻害评价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农作物防御霜冻六法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追赶超越看榆阳
榆阳区紫花苜蓿需水规律与灌溉定额
农作物的杀手——霜冻
近4 0 a枣庄霜冻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