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伽运动对早期帕金森病人平衡能力及害怕跌倒的影响

2017-04-05管细红朱晓钢刘建民刘志强翟绍征

护理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瑜伽帕金森病效能

管细红,朱晓钢,刘建民,刘志强,翟绍征

瑜伽运动对早期帕金森病人平衡能力及害怕跌倒的影响

管细红,朱晓钢,刘建民,刘志强,翟绍征

[目的]探讨瑜伽运动对早期帕金森病人平衡能力和害怕跌倒的影响。[方法]将100例Hoehn-Yahr分期1期、2期的帕金森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瑜伽训练)和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各5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24周的瑜伽运动。采用修订版的跌倒效能量表(MFES)、单问题条目法、闭目单脚站立测定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24周后干预组MFES评分(7.63分±1.36分)高于对照组(4.84分±1.32分),害怕跌倒发生率(22.00%)低于对照组(46.00%),闭目单脚站立时间(22.13 s±12.35 s)长于对照组(12.26 s±6.83 s),TUGT时间(5.85 s±1.34 s)短于对照组(7.36 s±1.42 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运动可有效提高帕金森病人的平衡能力和跌倒自我效能水平,对改善病人害怕跌倒的状况有积极的效果。

瑜伽运动;帕金森病;平衡能力;害怕跌倒;自我效能

害怕跌倒(Fear of Falling,FOF)是指进行活动时为了避免跌倒出现的自我效能或信心降低[1]。跌倒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病人常发生的不良事件之一,近70%的PD病人至少每年会跌倒1次[2]。PD病人由于害怕再次跌倒的心理作用,故而避免必要的活动,结果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障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PD病人跌倒的主要原因是

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控制能力引起的平衡功能和肌肉力量下降及步态不稳[3]。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健身术,是一种集冥想、放松、想象、有控制的呼吸、肢体伸展和体力运动于一体的健身项目[4]。美国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在2002年对18岁以上成年人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瑜伽已经成为第5位被经常使用的补充与替代医学治疗的方法[5]。长期练习瑜伽不但可以放松身心、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平衡功能[6]。本研究对南昌市PD病人进行为期24周的瑜伽练习。旨在探讨瑜伽对PD病人平衡功能和跌倒效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月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等社区以及宜春市社区符合标准的100例PD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瑜伽训练)和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各50人。PD病人的纳入标准:①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制订的PD诊断标准[7];②根据Hoehn-Yahr分期[8],选择Hoehn-Yahr分期1期~2期的病人;③年龄≥60岁的病人;④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无认知障碍,可接受动作指令;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病、严重心、肝、脾、肾等器质性病变病人;②各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PD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③存在瑜伽禁忌证的病人,如血液凝固疾病、骨质疏松症、脊髓滑脱症、椎间盘突出、眼压过高、高度近视眼、癫痫、大脑皮层受损者;④正在接受其他运动或康复疗法的病人。剔除标准:中途因各种原因不能坚持瑜伽练习,要求退出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和干预组均未接受药物治疗,两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24周的瑜伽练习,由专业瑜伽老师进行指导。每周3次,每次1 h,第1周~第2周为学习阶段,第3周~第24周为练习阶段。瑜伽练习内容包括调息(5 min)、体位热身(10 min)、体位训练(40 min)和冥想(5 min)4部分。要求PD病人锻炼时达到靶心率,并维持10 min左右。对老年病人的靶心率要求是0.9~1.0×[170-实际年龄(岁)]。

1.2.2 研究工具

1.2.2.1 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 采用赫燕萍等[9]翻译的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用于测定老年人进行穿衣、沐浴、走动等日常活动时不发生跌倒的自信程度。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77,具有良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MFES有14个条目,每个条目0分~10分,总测试时间仅需要5 min~10 min。各条目分数累计后的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0分~4分跌倒效能低下;5分~9分效能中等,10分信心十足。

1.2.2.2 单条目问题法[10]通过询问病人“你害怕/担心跌倒吗?”来判断PD病人是否存在FOF。回答 “略微害怕”“有些害怕”“非常害怕”,则表明存在FOF;回答“不害怕”,则不存在FOF。

1.2.2.3 闭目单腿站立[11]受试者双手叉腰、闭目、一脚站立,另一脚屈膝成90°。受试者先闭目,一只脚离开地面,此时开始计时,直至抬起的脚落地或站立脚晃动为止,用计时器记录时间。

1.2.2.4 “起立-行走”计时实验(timed up and going test,TUGT)[12]让病人坐在有扶手的靠背椅上(坐高46 cm,扶手高21 cm),身体紧靠椅背,双手放在扶手上,座椅前3 m远的地面上贴一条彩色粗线。待测试者发出“开始”指令后,病人从座椅上站起,站稳后尽可能快地向前至彩色粗线后转身,迅速走回椅子前,再转身坐下,靠到椅背上,测试者记录这一过程所用时间。在测试过程中不给予任何躯体帮助,正式测试前允许病人练习1次或2次,正式测试共3次,取平均值,每次中间休息1 min~2 min。

1.2.3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会审核通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选取研究对象,取得同意后按照统一的标准分别于干预前及瑜伽练习24周后对选取的PD病人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平衡功能的测量。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 两组病人干预前均没有进行过瑜伽练习,干预24周,中途无一例退出。两组病人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PD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FOF发生率和MFES得分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FOF的PD病人为26例(52.00%),干预组为24例(4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24周后对照组FOF的PD病人为23例(46.00%),干预组为11例(2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P<0.05)。干预前后两组病人MFES得分比较见表2。

2.3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TUGT时间比较(见表3)

s

2.4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闭目单腿站立时间比较(见表4)

s

3 讨论

3.1 瑜伽运动可提高PD病人的平衡能力 经过24周的瑜伽运动,干预后干预组PD病人的TUGT时间明显下降,闭目单腿站立时间显著延长,说明瑜伽运动不仅能够延缓PD病人平衡能力下降的趋势,还能改善和提高其动静态平衡机能,这与崇玉萍等[13]的研究结果相类似。瑜伽运动强调以动态为主、讲究在运动静止过程中对身体刺激的部位做有意识的控制,寻求身心交融的感觉,通过动静快慢节奏的交替,能有效改善PD病人肌肉本体感觉的灵敏性、前庭系统的稳定性和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而提高身体对姿势的控制能力,提高平衡功能[14]。

瑜伽体位法主要源自对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独特姿势的模仿,练习者在姿势练习以及各种体位转换时,全身肌肉的协调作用得到加强,从而提高平衡能力[15]。瑜伽鹤式、半月式、树式等都是单腿站立姿势,接触地面面积小,需要保持一定时间,这有利于增强下肢力量、提高下肢协同肌和拮抗肌的协调工作能力,长期练习可以提高身体控制姿势和抗干扰的能力。膝踝足练式、摩天式、手臂伸展式等伸展性的体位练习,可以充分锻炼竖脊肌、臀大肌和腹直肌等肌肉的肌力,增加身体向前后左右的伸展距离,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和膝、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平衡能力。

3.2 瑜伽运动可增加PD病人的跌倒效能,降低FOF的程度 经过24周的瑜伽运动,干预组病人的MFES提高、FOF发生率降低,这与Schmid等[16]研究结果相类似。随着PD病人病情的逐渐加重和年龄的增长,病人出现平衡能力下降和运动功能减退,导致其在行走、姿势体位方向改变、翻越障碍等情况下容易发生跌倒。

平衡力是FOF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D病人平衡功能越好,则其越不容易发生FOF。而平衡功能受损容易导致PD病人发生跌倒,会增加其对周围环境和自身活动安全的警觉性,引起紧张、担心、躲避甚至恐惧情绪,形成FOF心理。瑜伽运动可以增强下肢肌力、提高协调和平衡能力,则FOF程度自然会降低。此外,瑜伽通过呼吸、意念和姿势的调整,由伸、拉、扭、曲的动作,以及动作的止息时间和动作与动作之间的间隙时间组成,达到刺激腺体、按摩内脏、松弛神经、强化身体的作用,同时具有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17]。瑜伽作为一种放松技巧,不仅可以松弛肌肉,还能消除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降低FOF的心理。

[1] Tinetti ME,Powell L.Fear of falling and low self-efficacy:a case of dependence in eldly person[J].J Gerontol,1993,48:35-38.

[2] 陈婷婷,董晓梅,王声湧.老年人跌倒后心理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0):1098-1102.

[3] 钱佳佳,王磊,曹震宇.核心力量联合平衡训练对老年人动态平衡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5):479-482.

[4] 王国妃,王曙红,姜萍岚,等.瑜伽运动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37-941.

[5] 朱亚珍.瑜伽练习对改善焦虑症患者负性心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C):61-63.

[6] 陈士强.瑜伽的生理心理功效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8):740-745.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8]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93-1903.

[9] 赫燕萍,刘雪琴.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9-21.

[10] Tinetti ME,Powell L.Fear of falling and low self-efficacy:a case of dependence in eldly person[J].J Gerontol,1993,48:35-38.

[11] 邹维,陈秀宇,李卓.太极拳对老年人群体适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110-3112.

[12] 管强,韩红杰,靳令经,等.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39-41.

[13] 崇玉萍,陈香仙,杨行强.瑜伽干预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5):4287-4289.

[14] 陈龙.健身功法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2(2):99-101.

[15] 任春园,查萍.瑜伽练习前后高校女生动、静态的平衡功能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3):352-354.

[16] Schmid AA,Van Puymbroeck M,Altenburger PA,etal.Poststroke balance improves with yoga:a pilot study[J].Stroke,2012,43(9):2402-2407.

[17] 刘淑霞,王君华.流瑜伽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害怕跌倒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2):918-920.

(本文编辑孙玉梅)

Influence of Yoga on balancing ability and fear of falling in patients with early Parkinson’s disease

Guan Xihong,Zhu Xiaogang,Liu Jianmin,etal

(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330006 China)

管细红,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朱晓钢、刘建民、刘志强单位,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翟绍征单位:330024,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

R473.74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0.040

1009-6493(2017)10-1274-03

2016-03-17;

2017-03-03)

引用信息 管细红,朱晓钢,刘建民,等.瑜伽运动对早期帕金森病人平衡能力及害怕跌倒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0):1274-1276.

猜你喜欢

瑜伽帕金森病效能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Hello White瑜伽馆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帕金森病的治疗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