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2017-04-05甘俊丽张世华何冲梅

护理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清洗机清洗剂手术器械

刘 玲,甘俊丽,张世华,何冲梅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刘 玲,甘俊丽,张世华,何冲梅

[目的]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以提高隔夜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选择手术室较难清洗的齿牙类、管腔类、咬骨钳、取瘤钳、活检钳5类手术器械,每类320件,共1 600件,将每类手术器械按照随机数字法分配到A组、B组、C组、D组,每组各400件各类手术器械。A组不进行预处理,B组放入清水中浸泡,C组放入多酶清洗剂中浸泡,D组放入碱性清洗剂中浸泡,然后将4组手术器械放入清洗机中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对残留血、有机物和细菌残留量、表面蛋白进行检测。[结果]D组清洗后残留血清洗合格率、ATP法检测合格率、表面蛋白检测合格率均显著优于A组、B组、C组(P<0.05)。C组在3种检测方法中又显著优于A组及B组,而A组合格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隔夜的手术器械预处理中,采用碱性清洗剂浸泡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良好,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的次之,而未处理的最差。

预处理;隔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检测;医院感染;碱性清洗剂;多酶清洗剂

清洗前对器械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将黏附在器械上的污垢、残留物松解,以保障在清洗过程中将器械上

的污染物全部清除[1]。由于夜间的手术器械不能及时收回,导致手术器械搁置时间过长,使黏附在器械上的血渍、黏液、蛋白质等干涸,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加清洗难度,导致消毒、灭菌效果不理想[2]。不仅缩短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还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本研究为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以提高隔夜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实验材料 选取手术室齿牙类、管腔类、咬骨钳、取瘤钳、活检钳5类共1 600件手术器械,全效多酶清洗剂、碱性清洗剂,杰力试纸(由大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蛋白测试培养仪及蛋白测试棒,医用防护服、防护鞋、双层乳胶手套等。

1.1.2 实验设备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GETINGE46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蛋白测试培养仪和蛋白测试棒,生物荧光(ATP)检测仪(采用美国鲁沃夫ATP检测仪),器械浸泡池。

1.2 试验方法

1.2.1 隔夜手术器械的分组 选择手术室较难清洗的齿牙类、管腔类、咬骨钳、取瘤钳、活检钳5类手术器械,每类320件,共1 600件,将每类的手术器械按照随机数字法分配到A组、B组、C组、D组,每组各400件各类手术器械。

1.2.2 预处理方法 器械能够拆解的部分要尽量将其拆解,并完全打开各轴节处,然后放入U型器械架上。A组不予以预处理,将手术器械直接放入清洗机内进行清洗;B组采用清水浸泡6 min后将手术器械放入清洗机内进行清洗;C组采用多酶清洗剂,按照1∶270的比例放入器械浸泡池中,将温度设置为30 ℃~40 ℃,浸泡6 min后将手术器械放入清洗机内进行清洗;D组采用碱性清洗剂浸泡,按照1∶200的比例放入器械浸泡池中,浸泡10 min后将手术器械放入清洗机内进行清洗。

1.2.3 清洗 4组器械经过相应的预处理后,分别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中,选择经过验证的标准清洗消毒程序:预洗→加酶主洗→初次漂洗→二次漂洗→90℃消毒润滑→干燥。

1.3 评价方法 ①残留血检测 取待检手术器械的表面、轴节、齿槽及吸引管内壁等部位作为采样位置,在经过清洗后的器械待检部位滴上数滴清水,10 s后使用杰力试纸蘸其水,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试纸在1 min内部分或全部变色,则判定为阳性,有残留血,不合格;试纸未变色则判定为阴性,无残留血,合格。②生物荧光技术(ATP)检测[3]使用ATP检测仪配套的采样拭子,在器械各个面、齿槽处、轴节、吸引器内壁等处反复均匀涂擦3次,迅速放入生物荧光测试管中,掰断拭子的流速阀将荧光素酶挤入试管底部,之后予以震荡洗脱处理,使用ATP检测仪测定数值,以对清洗后的器械上的有机物及细菌残留量进行判断,合格器械表面相对光单位(RLU)值≤45为清洗质量合格。③表面蛋白检测[4]取出采样棒后,再将拭子从采样棒中取出后滴数滴湿润剂,使用拭子反复擦拭取样部位,取样完毕后将拭子插入采样棒中后按压、振荡,再将测试棒放入培养箱中,将培养箱的温度设定在37 ℃,培养45 min。取出测试棒观察液体颜色变化,若测试棒的颜色为绿色则判定器械清洗合格,若为其他颜色则判定器械清洗不合格。各组均由同一人采样、检测、评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后残留血清洗合格率 D组手术器械清洗后残留血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后残留血清洗合格率比较

2.2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后ATP法检测合格率比较 D组手术器械清洗后ATP法检测合格率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后ATP法检测合格率比较

2.3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后表面蛋白检测合格率 D组手术器械清洗后表面蛋白检测合格率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后表面蛋白检测合格率比较 件(%)

3 讨论

对于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部分,如果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可引起医院感染,甚至有可能造成医疗事故。术后使用过的器械应及时地进行清洗,否则会使黏附在器械上的血渍、黏液、蛋白质等干涸,这就使得其更加难以去除,特别是进入到管腔及缝隙结构时,这些污垢、残留物还会对器械的保护层造成损坏。有研究指出,使用后的手术器械放置时间低于1 h清洗合格率高达99%,而超过1 h的清洗合格率只有64%[5]。

手术器械表面黏附着病人的血渍、黏液、蛋白质等有机物,还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如不及时地予以预处理或预处理不当,搁置一段时间后黏附在器械上的有机物干涸,就会形成一层保护膜,难以清洗彻底,影响灭菌效果,造成灭菌失败,而且在高温干燥的过程中易形成锈迹,不仅易引起医院感染,还使再次清洗时难度增加[6]。本研究结果显示,D组采取碱性清洗剂浸泡,其清洗后残留血清洗合格率、ATP法检测合格率、表面蛋白检测合格率均显著优于A组、B组、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3种检测方法中又显著优于A组与B组,而A组合格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全自动清洗机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单的优势,能够使清洗者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的器械,并且将污染物限制在清洗机中,最大限度降低对去污区造成污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然而清洗机只有喷淋及冲洗功能,而不具备刷洗功能,而对于隔夜且未进行预处理的手术器械来说,清洗难度增大,较难在清洗机中清洗干净。使用清洗机对隔夜且未进行预处理的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存在清洗不彻底的问题,特别是难以清洗的轴节、齿槽及吸引管内壁等部位[7]。多酶清洗剂能够有效地松解和祛除黏附在手术器械上的血渍、黏液、蛋白质等有机物,采用多酶清洗剂对手术器械进行预处理,使残留在手术器械上干涸的有机物等松解,然后进行常规的清洗可有效地去除残留在手术器械上的残留物,有利于提高消毒、灭菌的效果[8]。碱性清洗剂的作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而清洗剂的核心成分正是活性剂,多酶清洗剂为表面活性剂,酶只起着辅助的作用,并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清洗剂来说清洗效果在于其所含的表面活性剂是否能够有效地对器械上的残留物予以祛除[5];二是高pH值(≥7.5)的作用,表面活性剂与高pH值协同配合能够使蛋白质水解、脂类通过皂化反应予以分解[9]。因此,采取碱性清洗剂预处理能够高效地去除干涸的污渍及蛋白质等残留物,可直接处理各种有机物及无机物,具有很好的乳化及分解能力,快速地使残留物脱离手术器械表面,使手术器械经过常规清洗后具有较高的合格率。

综上所述,对于隔夜的手术器械预处理中,采用碱性清洗剂浸泡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良好,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的次之,而未处理的最差。对于隔夜的手术器械应采取碱性清洗剂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对手术器械残留血检测、ATP法检测、表面蛋白检测的合格率,减少因为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而引起的医院感染。

[1] Roberts CG.The role of biofilms in reprocessing medical devices[J].Am J Infect Control,2013,41(5 Suppl):S77-80.

[2] Rutala WA,Weber DJ.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an overview[J].Am J Infect Contro,2013,41(5 Suppl):S2-5.

[3] 黄代芳,李风英,代秀华,等.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51-52;54.

[4] 葛多云,陈付华,张淑琴,等.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9):1464-1465.

[5] Kehoe B.Surface safety:best practices in surface and medical device disinfection[J].Health Facil Manage,2014,27(3):2.

[6] 陈东方,汤莉,马艳丽.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妇科器械清洗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0):4996-4997.

[7] Seavey R.High-level disinfection,sterilization,and antisepsis:current issues in reprocessing medical and surgical instruments[J].Am J Infect Control,2013,41(5 Suppl):S111-117.

[8] 崔兴芬,肖海荣,王彩华.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461-463.

[9] 韩燕,蒋雪梅,杨川巍,等.不同处理方法对隔夜诊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1):1143-1144.

(本文编辑孙玉梅)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on cleaning quality of overnight surgical instruments

Liu Ling,Gan Junli,Zhang Shihua,etal

(Zhuji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510280 China)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编号:A2015368。

刘玲,主管护师,本科,单位:5102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甘俊丽、张世华、何冲梅单位:5102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R473.6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0.030

1009-6493(2017)10-1249-03

2016-05-27;

2017-03-06)

引用信息 刘玲,甘俊丽,张世华,等.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0):1249-1251.

猜你喜欢

清洗机清洗剂手术器械
汽车冲压生产线中板材清洗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对流室炉管外壁清洗机设计与试验
便携式道岔转换设备清洗机的研制与应用
龙门汽车自动清洗机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及其在清洗剂中的应用
强效浸泡型消毒除臭清洗剂的研究与开发
金属清洗剂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