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兴趣课堂的一点反思

2017-04-05梁静文

戏剧之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热情反思兴趣

梁静文

【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与动力。因此,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兴趣提上去了,教学效果才会提升。笔者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打造兴趣课堂,谈一些自身体会。

【关键词】兴趣;课堂;反思;热情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47-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向45分钟要质量”日益成为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最近的一堂课中,笔者尝试采用“兴趣课堂”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几点粗浅的体会总结如下。

笔者主讲的内容是Unit 5 Music 第一课时阅读课,下面谈谈这节课的基本思路。众所周知,音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能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性情,使人轻松愉快、消除疲劳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入。人生的三分之一理论: 将人的一天24小时等分, 大约8小时睡觉用来活着;8小时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还有8小时的自由时间。人和人的差别不在于睡觉或工作的8小时, 而在于你怎样享受8小时的自由。 因为人是高级动物, 除了生存的需求外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提问:你会怎么样享受你的自由支配时间? 从而导入相关话题。

第二部分:热身。组建乐队的三个基本要素: 人+ 音乐+ 乐器。介绍音乐的种类,如爵士、说唱、摇滚、古典、民歌等。

练习一: 听不同的音樂, 判断其种类。

练习二:判断不同的歌手或乐队的音乐风格。

第三部分:阅读课文。快速阅读: 获取两个信息,即 文章谈论了哪两个乐队? 谁是“不算乐队的乐队”?

宏观把握:连线题,了解每一段的主旨大意。

精读:读第三、第四段, 把握门基乐队开始、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处理一个重要语言点。

第四部分:欣赏一首歌曲《Waiting For The Sun》。

课堂中间稍显沉闷,回头想来笔者觉得课前背景音乐的选择不太理想。对于三四段的通篇翻译让学生对课堂有点厌倦感。如果能够在讲解的时候对门基乐队做一个整体介绍,尤其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门基乐队的兴趣,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结合这节课的教学感受和体会,就如何打造兴趣课堂做个总结反思。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应当把课堂中的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时有目的讲解一些跨文化交际的背景知识。结合学生不同的爱好,如篮球、足球、音乐、电脑、时装等寻找切入点,让他们的这些爱好能够展现在英语教学中,从而一点一点地培养和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二、幽默的教学语言

现在的课堂大部分都是对学生实行“满堂灌”教学,那么就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如果授课时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那无疑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催眠大师”了。因此,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课堂很好的润滑剂。

三、多听课,多反思

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教师上同一节课,所呈现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由此说明,不管是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个性教学,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听课也是一种学习,教师也可以向同行学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同时,仅仅听课是不够的,还应当及时做好反思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时时保持教学热情

要打造兴趣课堂,教师教学热情会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教师有了教学热情,就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素养,开阔自己的眼界。 教师有了教学热情就会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学是一个互动的环节,如果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涨,能够很好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课堂中包含教与学,如果师生在课堂中进行良好的互动合作,就有可能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这门课程更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从而能更有效地因材施教,帮助教师调整、完善自己,同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热情反思兴趣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热情”的沙漠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