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平县福建白兔遗传资源历史渊源

2017-04-04林萍萍福建省武平县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武平3643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1期
关键词:养兔武平县兔肉

林萍萍 福建省武平县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武平364300

武平县福建白兔遗传资源历史渊源

林萍萍 福建省武平县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武平364300

福建白兔又称白毛福建兔,属于小型肉用兔,现主产区为武平县武东镇、中堡镇。当地习惯称之为本地白兔、梁野山白兔、梁野白兔,是武平县梁野山山脉周围一带山区农民长期自繁自养遗传下来的地方白兔品种,历史悠久,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就有关于境内饲养兔的记载。当地人有喜食成年白兔肉和满月小白兔肉的传统文化习俗;产地相对独立而长期自繁自养;品种肉质、毛色、大小很适合当地人们的习俗;丰富的饲草及农副产品资源;品种抗病力强、耐粗饲,简单易养;2009年起各级业务主管部门采取保护措施等,使具有地方特色的遗传性稳定的本地福建白兔品种得以保存。2014年4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其他畜禽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有关专家对福建白兔遗传资源进行了现场考察鉴定,确认其为一个地方兔种遗传资源,并建议将其增补收录于《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武平县福建白兔历史渊源

福建白兔又称白毛福建兔,属小型肉用地方兔资源,全身被毛白色,头部清秀,两耳直立而较短,眼虹膜红色,身体结构紧凑,小巧灵活,四肢健壮有力。成年公兔平均体重2 131.02±196.19 g;成年母兔平均体重1 957.03±158.48 g,乳头4~5对,每胎产仔4~8只,年产5~6胎。目前主产区在武平县武东镇、中堡镇,主要分布于武东镇、中堡镇、十方镇,少量分布于岩前镇、中山镇、永平乡、万安乡等乡镇。笔者自2010年11月起组织并参与了对我县福建白兔的历史渊源进行为期近一年的深入调查。现将我县福建白兔遗传资源的历史渊源阐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我县福建白兔在本地习惯称为本地白兔、梁野山白兔、梁野白兔。福建白兔资源是经当地长期选择而形成,历史悠久。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就有关于我县境内饲养兔的记载,“兔,耳大而锐,上唇缺而无皮,前足稍短”,“毛有褐、白、黑数种”。当时汀州府下辖的八个县就包括现在的长汀、武平、上杭等。据1985年出版的《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图谱》记载[1],福建兔的毛色有白、黄、黑和灰4个类型。据调查现主产区武平县梁野山山脉周围一带山区农民祖祖辈辈喜欢饲养白兔,当地代代相传说兔肉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尤其是满月兔营养丰富,适合老人、小孩、孕妇等各种人群食用。兔肉与淮山药一起炖煮,能补中益气;满月兔与夜合草(叶下珠)一起炖煮,有健脾消食、化小儿疳积之功效。所以,当地人在看望病人、老人、小孩时喜欢带上成年兔或满月兔给补身子,后来形成了走亲戚、看望朋友等常送上一对刚满月小白兔的习俗,食用满月兔也在当地盛行。当地人历来还有喜食成年兔肉习惯,“白斩兔”是客家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其菜谱为:先将兔胴体入锅水中煮,熟透取出,斩成长方块,拼盘,再将姜丝、蒜用花生油爆香,加入高汤和食盐烧开后浇在盛盘的兔肉中,稍候再将汤汁倒回锅中烧开再浇,反复数次,最后一次撒上葱花后浇,即成。其特点为调料少,原汁原味,鲜美可口。逢年过节、婚宴喜庆时“白斩兔”是一道必备菜。黑兔、灰兔、褐兔的皮肉色有明显不同,会影响“白斩兔”菜色,特别是兔换毛期时屠宰,换毛处毛拔不干净且留有毛囊,明显影响“白斩兔”菜色进而影响食客的食欲,而白兔宰后酮体皮肤白净漂亮,由此传统的文化习俗,使当地老百姓对白兔情有独钟。主产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热湿润,境内群山绵延,山地面积大,农副产品、天然饲草资源丰富,很适宜养兔。养兔成本低,设备、技术要求简单,只要给予足够的草料即可饲养,老人、小孩皆可参与。淳朴、勤劳的当地农民经过长期的选育,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遗传稳定的本地白兔群---福建白兔的一个品系。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百年历史中,由于交通闭塞,当地相对独立,形成天然的隔离,也形成了当地人民对常年自繁自养的福建白兔的依赖。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交通虽有明显改善,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形式的集体劳动与生活,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政治运动,限制畜禽的养殖。但兔可笼养,当地人在家中偷偷饲养,自繁自养,所以,养兔数量没有明显减少,但兔的流通依然受限。这些都为保存当地白兔遗传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由于本地白兔生长慢,当地有关部门曾引进外来良种兔品种进行扩繁或杂交,但均未推广开来。其原因:一是外来纯种或杂交兔生长快,但肉质远不如本地兔;二是外来品种饲养管理要求较高,抗病能力较差,本地兔饲养管理粗放,抗病能力强;三是外来品种及杂交兔体型大,可供屠宰食用时兔为3 kg以上,而本地兔2 kg以内,最适宜小家庭受用,而由于当时兔外围市场没有销路,农家养兔主要目的仍为本地销售和解决自家食用问题,且白兔宰后胴体皮肤白净漂亮,是制作“白斩兔”最理想的原材料,所以体型较小的本地白兔倍受青睐。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中期,兔销售市场越来越大,然而产区因资源相对缺乏,生活依然比较贫困,外出打工人员多,比如:据调查统计1996年主产区武东镇人口2.679万人,外出人员近1万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居多。兔饲草采集容易、方便,养本地白兔为他(她)们的首选,养兔仍为家庭散养模式。还有一个现象是产区农村家庭妇女养兔收入不纳入家庭收入预算之中,即为妇女自留私房钱,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妇女养殖家兔的积极性,保持并促进了产区庭院式养兔的长盛不衰。

进入21世纪,本地白兔养殖数量急剧减少。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蛋白、高赖氨酸、高卵磷脂、高消化率、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热量兔肉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兔市场销量剧增,养兔专业场户俏然兴起,他们为提高养兔效益,引进外来品种与本地白兔杂交;二是烹饪技术大大提高,人们对兔肉的要求没那么严格。所以,本地白兔的养殖受到较大冲击。2009年起,我县畜牧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地白兔进行了多次调查测定,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等相应措施保护本地白兔品种,扶植了林西安、林建平、林添华等一批福建白兔养殖场、养殖专业户。

2014年4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其他畜禽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有关专家莅临我县,对福建白兔遗传资源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组听取了福建白兔遗传资源保护情况汇报,考察了福建白兔资源保种场和饲养户,并进行了现场测定,经质询和讨论,确认其为一个地方兔种遗传资源,专家们一致认为其为目前仅存稀有的小型白兔遗传资源品种,很值得保护和开发。专家组建议将福建白兔增补收录于《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1]尤珩.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图谱[M].1版.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B

1003-4331(2017)01-0018-02

猜你喜欢

养兔武平县兔肉
荤中之素说兔肉
春季养兔防病重四点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ALL IS WELL
冬末春初 养兔抓五要点
让兔肉成为撬动肉食消费发展的新动能
福建省武平县顺发纸业首台卫生纸机成功开机
兔肉熟食产品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武平县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
与兔肉的六月之约—中国第十四届(2016年)兔肉节在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