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2017-04-04王丽华徐春玲

饲料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牛体产奶量牧场

王丽华,邵 广,徐春玲

(1.黑龙江省绿色草原牧场畜牧科,黑龙江 杜尔伯特 166263;2.黑龙江省8511农场,黑龙江 密山 158307)

奶牛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王丽华1*,邵 广2,徐春玲1

(1.黑龙江省绿色草原牧场畜牧科,黑龙江 杜尔伯特 166263;2.黑龙江省8511农场,黑龙江 密山 158307)

在气候炎热的条件下饲养奶牛经常会出现热应激现象,会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降低,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绿色草原牧场从生产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预防奶牛热应激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奶牛;热应激;经济效益

奶牛生存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0~16℃[1]。在此范围内,牛可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平衡体内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恒定,牛的产奶性能、繁殖性能以及健康状态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在炎热的夏季,气温一旦升高、湿度增大、辐射强度加强以及空气流动速度减弱,或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造成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奶牛难以承受的高温刺激将引起自身体温增高,呼吸和脉搏加快,采食量和产奶量减少,甚至中暑,严重的造成死亡等非特异性的应答反应,称为热应激。在夏季,导致奶牛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奶牛热应激。由于奶牛热应激会给奶牛养殖户和奶牛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奶牛热应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绿色草原牧场概况

黑龙江省绿色草原牧场地处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国有牧场,全场总面积为3.81万m2,其中草原面积1.72万m2,森林覆盖率为26%,是一个以奶牛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畜牧大场。自2001年9月牧场建成我国一流标准奶牛小区,实现奶牛场集中饲养、集中榨乳、集中管理、集中技术指导、分户经营的管理形式以来,一直以奶牛养殖小区的模式饲养奶牛。近十年来,牧场坚持依靠科技为先导,提高规范化饲养管理水平,加强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规范化饲养管理水平。目前,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共8个,奶牛存栏达1.49万头,品种均为荷斯坦奶牛,优良品种>95%,群体质量已达到我国先进水平。但由于牧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属于西部干旱地区,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气候干燥炎热,气温偏高,奶牛极易出现热应激反应,这给牧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牧场采取了改善奶牛生活环境、调整饲喂模式、在日粮中添加预防热应激添加剂、给牛体降温、充足饮水及调整饲喂时间等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热应激对牛的不利影响

奶牛产奶过程是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过程,既要不断的从饲料中获取能量满足自身的生命和生产需求,又要不断地向环境中释放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释放,使其释放受阻,奶牛就会出现病态反应。绿色草原牧场饲养的奶牛,主要以欧洲荷斯坦奶牛为主,体型较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小,体表被毛短而密,保温性能较好。但汗腺不发达,皮肤蒸发散热较少,这些特征有利于奶牛体温的保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2]。热应激期间,奶牛通过减少干物质采食量(DMI)和活动量来减少此期间的产热,导致采食量降低、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基础代谢增强,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3-4]。

2.1 热应激对采食量和消化率的影响

当环境温度在25~27℃时,奶牛的采食量降低;当环境温度>30℃时,采食量急剧下降;当环境温度达到40℃时,其维持消耗增加了32%,采食量减少60%~80%。据预测,在>20℃的环境温度下,每升高1℃,干物质采食量下降0.15 kg,干物质采食量每下降1 kg,会导致产奶量下降至少2 kg。热应激时,可使饲料的消化率稍有提高[1]。但由于干物质采食量降低,因此总养分采食量也相应减少。

2.2 热应激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气温>21℃时,每上升0.6℃,奶牛的产奶量降低1.8 kg[5]。气温≥37.2℃时产奶量急剧下降,下降幅度可达3%~20%,而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也会因高温而下降。此外,由于母牛卵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受精卵着床和分娩,性机能及第二性征的表现都可能受到应激的干扰出现障碍,因此奶牛春秋两季配种受胎率最好,可达60%、63.1%,夏季最低达35.5%。由于热应激可破坏奶牛新陈代谢和生殖内分泌平衡,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水平受促肾上腺皮质素大量分泌所干扰,导致奶牛性腺发育不全,成年母牛卵子生成和发育受阻,造成排卵迟缓,滤泡发育不良以及卵泡形态异常,而不能受精[6]。从而出现奶牛发情周期延长,受胎率降低、早期胚胎死亡流产等现象。

2.3 热应激对奶牛水、盐代谢和血液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热应激时,造成奶牛血清钠、钾、钙、镁等阳离子明显减少,大量水分丢失。由于钠、钾等阳离子以及硫和氯等阴离子分别调节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因此,当水分和钠、钾、镁等离子丢失时,就会破坏电解质的平衡和细胞内外渗透压[7]。

2.4 热应激对奶牛免疫力方面的影响

受到热应激源的刺激后,奶牛的糖皮质激素会大量分泌,这样就会导致胸腺、脾脏和淋巴组织萎缩,造成嗜酸性白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分化及其活性受阻,血液吞噬细胞活性减弱,体内抗体水平下降,从而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因而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易感性增加,易造成传染病和流行病的发生。热应激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致使乳牛消化机能减退,代谢紊乱,抗病率下降,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腐蹄病等发病率升高。此外,热应激还易造成奶牛体内部分维生素不足,同时又导致动物机体维生素需要量增加,因此加剧奶牛维生素缺乏症。

2.5 其他

热应激时,奶牛血糖水平波动,甲状腺机能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脑垂体后叶激素的分泌量减少等。同时,干扰了动物的新陈代谢系统,造成血清中酶的活性、含量等发生变化。但目前报道的结果还不一致。

3 牧场采取奶牛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3.1 改善奶牛生活环境

在奶牛运动场内搭建标准凉棚,牧场凉棚顶棚均为隔热性能好、辐射系数小的材质,高4 m,成倾斜式角度,并在运动场周围栽树绿化园区,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和奶牛遮阴。在奶牛舍内北窗安装换气扇及风量较大的电扇,以加速舍内气流速度,促进空气流通。舍内门窗在夏季打开,可以加强空气的对流。同时要保持牛舍及运动场的环境卫生。在天气炎热时,用敌百虫药或消毒水喷洒牛舍及其他周围环境,经常刷拭牛体,保证牛体清洁。

3.2 调整饲喂模式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饲喂奶牛青干草、苜蓿、秸秆等粗饲料后,奶牛在消化和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尤其是劣质粗饲料。因此,在暑期奶牛食欲不振而喜食精料厌食粗料,因此要适当的调整日粮的饲喂结构,降低粗饲料,增加精饲料给量,但精粗比不宜>6∶4,中性洗涤纤维≥28%~30%,以免影响乳脂率及出现营养代谢紊乱。此外,最好将精粉料改为颗粒料,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在保证瘤胃正常活动情况下,适当减少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和将粗纤维切短、磨碎[7]。但同时,奶牛的日粮中必须保证>2 kg的长干草,因为“有效纤维”对刺激奶牛反刍和保持瘤胃内环境是必要的[8-9]。采用奶牛全混合日粮技术(TMR)饲喂奶牛,不但可以通过适宜的饲料配方合理调整日粮搭配结构,保证奶牛的营养需要,还会预防奶牛夏季因热应激引起喜食精料而过多采食所导致的营养失衡,提高夏季奶牛的泌乳性能,减少繁殖障碍和其他代谢疾病的发生。

3.3 日粮中添加预防热应激类添加剂

采用先进的生物发酵工艺技术将酵母菌细胞利用培养基生产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动物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效益,对奶牛热应激、酸中毒、奶牛趾蹄疾病等都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夏季高温会导致奶牛维持需要的增加,如果奶牛日粮的能量水平低下,将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因此,要在奶牛日粮中要增加一些低热耗、高能量的添加剂,如脂肪类产品——脂肪酸钙、植物脂肪粉、棕榈油等,均有利于维持奶牛产奶量,预防奶牛热应激。低蛋白饲料中可添加一些过瘤胃蛋白、蛋氨酸,以保证日粮蛋白质水平处在18%~20%,并适量添加些维生素A、烟酸及钾、钠、镁等矿物质也能减缓奶牛的热应激。另外,由于夏季奶牛采食的精料偏高,日粮中应适当添加一些瘤胃缓冲剂如碳酸氢钠、氧化镁等,以预防奶牛酸中毒。

3.4 牛体降温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较高时,奶牛体温上升很快,极易发生热应激。因此,预防奶牛热应激的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使牛体尽快降温。可以用常温水投洗抹布来擦拭牛体,有条件的牛场可以给奶牛淋浴,切忌使用冷水冲洗牛体。奶牛体表刷拭后,经舍内或运动场内遮阴棚下通风,很快就会降低体温,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奶牛热应激,提高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

3.5 提供充足饮水

夏季高温奶牛排汗使水分损失增加,如果饮水供应不足会导致奶牛食欲减退,消化机能下降,从而使产奶量下降,甚至会降低奶牛抗病力。奶牛每天需要饮水5~7次,也就是说每1.5~2 h就要饮水1次。在夏季,奶牛饮水次数和饮水量明显要增加,要给奶牛提供无限制、新鲜、干净的饮水,保持饮水清洁、卫生、凉爽,最好用凉水、深井水或者是勤换新放自来水。同时还要保证水槽干净,无悬着物,滋生细菌等,最好将其放置在阴凉处,可以保证水温较低。水中可以加些食盐,加速牛体排汗,及时带走体内热量,缓解热应激。

3.6 调整奶牛饲喂时间

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里饲喂奶牛,能够提高奶牛采食量,提高奶牛消化能力,以达到提高产奶量,预防热应激的目的。在夏季,绿色草原牧场依据本地气温变化规律调整了奶牛饲喂时间,一般是2:30~5:00、9:00~11:00、16:00~19:00,这样可以避过高温时间。饲喂过程中,饲料尤其精料要少喂勤添,精料每日添加4次较合理。此外,引进奶牛时选择对高温具有较强耐受力的奶牛,从犊牛和育成牛饲养时就训练其适应较高气温环境、人为的妥善避开奶牛夏季产犊和配种等措施也能够有效的缓解或降低奶牛热应激的发生率。

4 小结

当前关于预防奶牛热应激主要集中在改善奶牛场环境,进行适当的营养调控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措施实际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奶牛在高温季节产生热应激反应。在夏季,奶牛产奶量依然会因天气炎热而有所下降。因此对于奶牛场管理者及经营者来说,仍在迫切的希望某些部门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或产品来完全根除奶牛热应激反应,为奶牛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奶业未来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韩雪霞.浅谈规模化奶牛场热应激和预防技术措施[J].养殖与饲料,2008,5:55.

[2] 廖陶雪.夏季奶牛热应激及其应对措施[J].广东奶业,2004,1:12-13.

[3] 程广龙,江喜春,朱德建,等.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及减缓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 772-2 773.

[4] 赵正阳,赵锋.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防治[J].上海畜牧

Precautionary Measures for Heat Stress in Cows

WANG Lihua1*,SHAO Guang2,XU Chunling1
(1.Heilongjiang Green Grassland Ranch Animal Husbandry Branch,Dulbert Heilongjiang 166263,China;2.Heilongjiang 8511 Farm,Mishan Heilongjiang 158307,China)

In the hot climate,the dairy cows often have heat stress,which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feed intake,the decrease of milk production and the decrease of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dairy farming.In recent years,green grassland ranch took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event heat stress in dairy cows from the production reality,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ws;heat stress;economic benefits

S823;S815

A

1001-0084(2017)08-0035-04

2017-07-10

王丽华(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主要从事奶牛场基层奶牛饲养管理。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牛体产奶量牧场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立秋后养牛三注意
海上牧场
牛咳嗽病症的中兽医诊疗分析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叮当牧场
Gift H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