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蛋鸡规模场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

2017-04-04孙景春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兽医局2747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性成熟周龄蛋鸡

孙景春 (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兽医局 274700)

农村蛋鸡规模场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

孙景春 (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兽医局 274700)

蛋鸡育成鸡是指7~20周龄的鸡只。育成期是鸡只完成骨骼、体重、输卵管及卵巢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鸡群需要较高的能量,以保证体重的增长,从而实现鸡群的稳产、高产,正常发挥生产性能。因此,鸡群育成期对于整个养殖过程至关重要,获得高品质的青年母鸡,是实现青年母鸡高产的第一步。育成期主要控制鸡群的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时更应关注鸡群的其他饲养管理工作,关注鸡舍的通风和饮水等,避免各类疾病的发生,保证鸡群体成熟和性成熟保持同步,使鸡群正常发挥生产性能,实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目前农村规模化蛋鸡场饲养管理还不够规范,生产效益偏低,为此,笔者结合养鸡生产实践,现就蛋鸡育成期如何搞好饲养管理综述如下:

1 适时转群

(1)雏鸡应在6周末、7周初转入育成舍,夏季宜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冬季宜在中午暖和时进行,育成舍和育雏舍保持相同温度。转群前6~8h应停料,转群前后2~3d添加电解多维。转群当天24h光照,以便熟悉环境,充分采食和饮水。转群同时不能接种疫苗和断喙。抓鸡的动作要轻,以免对鸡造成损伤。(2)青年母鸡迁入成鸡舍的时机应当在开产前。移动时捉鸡的方法要注意,减轻应激的影响。环境变化,鸡群则要在数天后才能适应。这样,就会导致体重下降、性成熟推迟,进而产蛋量也将下降。

2 调整好饲料过渡

转群1周后进行,平均胫长达到85mm时换成育成料,更换饲料要有过渡期。胫长达到85mm,不论其体重大小,即改用育成料,要逐渐换料,6d过渡期。育成料应含有3.0%的粗纤维与2800~2850Kcal/kg的代谢热能。这样的饲料可以促使鸡只消化道的发育,在育成期内培养出高的采食量,以便将来能获取较高的产蛋高峰与初产时的产蛋量。育成料与产蛋料的代谢热能之差以40(不超过80)Kcal/kg左右为宜。

3 控制好鸡的体重和均匀度

(1)体型是骨骼与体重的总和,正常的体重建立在良好的骨骼上。骨骼的发育可用胫长来评估,胫长是指由鸡爪掌底至跗关节顶端的一段。体重与胫长要求协调一致。胫长短而体重大者,表示鸡只肥胖;胫长长而体重相对小者,表示鸡只过瘦。二者产蛋表现均不理想。如果育成期间鸡只发育差,均匀度低,产蛋期管理及饲料再好,也无法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8周龄前着重于胫长发育,8周龄后着重于体重的增长。18周龄体重(标准轻型1300g、中型1500g)超标5%左右为最好,但不能超过10%。85%以上的鸡只要在平均体重±10%的范围内,90%的鸡要在平均胫长±5%的范围内。18周龄胫长:轻型蛋鸡102~104mm、中型蛋鸡104~106mm。(2)定期随机抽测全群1%鸡只进行个体体重测定,其结果与标准体重经常进行比较与研究,再决定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测定的体重常常在标准体重以下时,就必须查明其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饲料摄取量、饲料品质、给料次数、水槽位置、疾病、舍内环境等;相反,常常在标准体重上限值时,就要限制饲料的喂量等来维持与控制适宜的体重。作为鸡群发育是否整齐的判定标准为:要有80%以上的个体,其体重在鸡群平均体重±10%以内,就算鸡群的体重整齐一致。根据体重状况,适当调整饲料配方,以防体重过轻或过度肥胖。育成鸡体重与产蛋期体重、蛋重呈正相关,也影响开产日龄与产蛋率。良好的体重不仅会让鸡只适时开产,且产蛋率也高,否则即使提前开产也会导致如脱肛、输卵管炎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4 强弱分群,区别调整饲喂

4.1 分群 按体重适时进行分群,分为大中小三群,对超重的群体进行必要限饲,对体重小的群体则进行合理补饲,以缩小全群体重差异,达到开产体重的整齐化。

4.2 限饲 育成期增重过快,易导致早产、产小蛋和产蛋期死亡率升高,同时也浪费饲料。限制饲喂是控制增重的有效措施。(1)限时法:每天限时饲喂、或每周限天饲喂、或5d内停喂1d,或3d停喂1d等;(2)限量法:即每天限量饲喂,此法要求日粮全价并准确控制鸡只的采食量;(3)限质法:降低饲料的能量、蛋白质水平,增加粗纤维含量,自由采食。目前多采用限量法。

4.3 限饲注意事项 (1)根据季节、发育情况和饲料营养水平等条件制定限饲计划;(2)在限饲前将病弱鸡挑出;(3)准备足够的料槽,确保每只鸡同时都有槽位吃料;(4)定期称重,若平均体重大于标准1%,应减喂料量1%,反之增加。超重多时多限量,超重少时少限量,直到符合标准体重为止。

5 加强饲喂管理

供应充足的新鲜饮水。每3天在饲料中添加一次砂砾(直径4~5mm),每周1.5g/只。及时调整料槽、水槽的高度(乳头饮水器应稍高于鸡头)。上料不超过料槽深度的1/3。晚上关灯前1~2h应将饲槽内的饲料吃完。

6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为了保证育成鸡健康均匀发育,提高育成鸡的均匀度,一定要控制好饲养密度。一般10~12只/m2。育成鸡的饲养密度,随着雏鸡日龄增加则越趋重要。在密集饲养的环境条件下育成的雏鸡,在育成后期最容易出现问题,例如:通风换气不良、采食困难、诱发疾病等。通常,鸡群饲养密度夏天要小,冬季可以稍大,春秋天则介于两者之间。

7 加强光照管理

固定光照时间,在密闭鸡舍,光照8~12h;在开放式鸡舍,以5~18周龄之间的最长日照时间为固定光照时间。光照控制是控制鸡群性成熟的主要途径,尤其在10日龄以后,光照对育成鸡性成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育成期,同一品种的鸡群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类光照制度对性成熟的影响程度为:渐减法>自然光照>渐增法。光照从鸡群开食时22h/d渐减至l8周龄6h/d,鸡的开产日龄为170d。而从开食至产蛋每天恒定光照6h,鸡的开产日龄为l60d,若恒定22h,则开产日龄为l50d。而光照从开食6h/d渐增至l8周龄22h/d,鸡开产日龄仅l40d。密闭式鸡舍因不受外界自然光照的影响,可以采用恒定的光照,即0~l周23h光照,2~20周龄恒定为8~9h光照。从2l周龄开始使用产蛋期光照,密闭式鸡舍不应有漏光。

8 搞好疫病防治

育成期间的药物防疫,除继续防止球虫和慢呼外,应重点防治细菌性肠炎,以及免疫、转群、断喙后应激反应前后的预防性用药。免疫接种主要是病毒性疫苗类型,接种方法要根据本地区鸡病的流行情况,来制定各鸡场的免疫程序。疫苗的管理、使用方法应按说明书进行,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控制育成鸡疾病的发生是很重要的。携有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败血性霉形体等病原的青年母鸡,在移到产蛋鸡舍时,这些潜在病原体就会污染鸡舍及环境,不管引发哪种疾病,都将引起产蛋下降,降低经济效益。

S831.4

B

1007-1733(2017)10-0018-02

2017–05–09)

猜你喜欢

性成熟周龄蛋鸡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羊的繁殖规律与育种技术
肉用种鸡饲养管理的几项关键技术
褐壳蛋鸡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