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辣椒主要病害绿色综合防控措施

2017-04-04赵东风刘慧琴李朝森项小敏章心惠郭勤卫张婷

上海蔬菜 2017年2期
关键词:条斑病株苗期

赵东风 刘慧琴 李朝森 项小敏 章心惠 郭勤卫 张婷

(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衢州 324000)

大棚辣椒主要病害绿色综合防控措施

赵东风 刘慧琴 李朝森 项小敏 章心惠 郭勤卫 张婷

(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衢州 324000)

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辣椒病害的发生。大棚辣椒病害主要有沤根病、病毒病、疫病、灰霉病、青枯病等,为减少用药量,生产安全、优质的辣椒供应市场,我们对浙江地区辣椒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绿色综合防控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

1 辣椒沤根病

1.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苗期或定植后的幼苗均可发病,发病初期秧苗幼根表面呈锈褐色,后逐渐腐烂,不发生新根,导致地上茎叶变黄,植株萎蔫而死。地下害虫较多、大水漫灌、棚内湿度大等易诱发该病。

1.2 防治措施

(1)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将种子放在55~60℃热水中(水量是种子量的6倍左右)不断搅拌10~ 15min,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动;用新高脂膜拌种,以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2)整平畦面,严禁大水漫灌,浇水后及时中耕。(3)加强苗床温度管理,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湿度。(4)辣椒沤根病发生初期,应及时划锄松土,提高地温,增强土壤通透性,同时喷洒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防止气传性病菌侵入。

2 辣椒病毒病

2.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辣椒病毒病主要有3种类型。(1)花叶型:多发生在苗期和初花幼果前,植株染病后顶部叶片呈明显黄绿相间的花叶,有的叶面皱缩,出现明显的褐绿斑驳。(2)坏死型:病株顶部叶片基部或沿主脉变褐坏死,有的幼花柄部变褐坏死,引起落叶、落花、落果,顶部形成光杆。(3)条斑型:主要发生在后期果实上,多从果尖至上半部出现褐色条斑、凹陷,果实变黄,俗称黄尖子。辣椒病毒病主要为蚜虫和接触传播,带毒种子也可传病,高温干旱、重茬连作地发病重,定植晚、低洼地及缺肥地易引发该病。

2.2 防治措施

(1)轮作换茬,合理调控大棚内温湿度。(2)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min,洗净催芽后播种。(3)定植前后用5%菌毒清300倍液加20%病毒A 500倍液喷洒全棚,消灭残存的病菌和蚜虫。(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病穴撒施石灰。(5)苗期可选用5%菌毒清300倍液、1.5%植病灵500倍液、硫酸锌500倍液、绿芬威1号600倍液防治花叶病毒病,中后期可选用5%菌毒清300倍液、20%病毒A500倍液、磷酸三钠500倍液防治坏死型和条斑型病毒病。此外,药液中加入奶粉和葡萄糖可提高防效,同时结合喷施磷钾肥和微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 辣椒疫病

3.1 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辣椒疫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茎和果实。病叶出现暗褐色圆斑,边黄绿色;病茎有水浸状斑,后扩展呈黑褐色条斑,茎、枝病部易缢缩折断;病果蒂部有水浸暗绿色斑,潮湿时长出白霉,呈褐色腐烂,干燥后呈褐色僵果。病残体在土壤中可带菌传染,随浇水传播。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浇水后土壤湿度大发病迅速,种植过密、连年重茬发病重。

3.2 防治措施

(1)注意通风散湿,选晴天浇小水,严防大水漫灌,避免连作,可与十字花科、瓜类、豆类作物轮作。(2)选用抗病种子,并用无病菌的新土育苗。(3)加强田间管理,多施腐熟农家肥,实行配方施肥,注意排水,及时拔除病株。(4)发病初期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700倍液防治,5~7d喷1次,连续用药2~3次。

4 辣椒灰霉病

4.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辣椒灰霉病为真菌性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病菌可危害植株叶片、茎、花和果实,以幼果发病严重。花和果实染病后出现水浸状软腐,后生出灰色霉状物,病菌散落到叶片和茎秆上造成烂叶、烂茎,也伴有灰色霉层。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随气流传播。低温、大水浸灌、高湿有利于发病;春季浇水多、气温低,造成病害流行;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氮肥施用过多该病发生重。

4.2 防治措施

(1)控制棚内湿度,合理密植,育苗期和定植期适当控水,开花后应在上午露水干后浇水,浇水后要及时放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2)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带出棚外烧毁,减少病菌传播。(3)重点在辣椒移植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3个关键时期用药。移植前可用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幼苗,幼果形成后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扑海因800倍液防治,5~7d喷1次,连喷2~3次。

5 辣椒青枯病

5.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辣椒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苗期不表现症状,坐果初期开始发病,最初病株在中午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气温高和土壤干旱时,2~3d后全株凋萎不再恢复,随后死亡,但植株仍保持绿色。棚内高温高湿、土壤连作带菌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排水不良、湿度过大或钾肥不足易诱发该病。

5.2 防治措施

(1)选用衢椒1号、渝椒五号、弄口早椒、特早长青等抗病品种。(2)改良土壤,轮作换茬,增施钾肥。(3)降低田间湿度,禁止大水灌溉,提倡穴灌。(4)调节土壤酸碱度,结合整地施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及时清理病株,且在病穴四周撒少量生石灰。(5)坐果期可选用可杀得、农用链霉素、硫酸链霉素等药剂防治。

猜你喜欢

条斑病株苗期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番茄髓部坏死病空间分布格局与参数特征应用研究
不同干条斑紫菜和烤条斑紫菜光合色素含量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在番茄果实颜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