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盲目扩群带来的痛,悲惨现实击碎的梦,如何跳出火坑?

2017-04-03董广林

兽医导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困局猪价盲目

盲目扩群带来的痛,悲惨现实击碎的梦,如何跳出火坑?

国人有什么习惯呢?尝鲜者寡,从众者多。而支持扩群的声音无非就是环保拆迁的影响、大集团的扩张、猪价还能上涨多久云云……可是你仔细的去分析的话,支持并制造这种观点及声音的都是什么人?他们养猪吗?如果大家都去扩群了,谁是最大也是最终的受益者?这些东西你思考过吗?

猪场赚钱不易,而服务者能做一个成功的案例也不容易。国内养猪业的风险很大,能在养猪这个行业赚钱且能持续赚钱的人很少,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养猪业的服务不好做。

让一个猪场从不赚钱到赚钱,从不稳定到稳定,从不赚钱到持续稳定的赚钱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资源和时间。但是这种结果很脆弱,或许因为猪场老板的一次贪心、一次疫情、一次猪价低谷、一次决策……而成为过眼云烟。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很多人在这两年确实赚了点钱,但是赚到钱后飘了、膨胀了、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痛和赚钱的艰辛及赔钱时候的无助,在别人的忽悠及自己的贪欲下开始去期望更大的斩获。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往高处走。但是可悲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当你的野心与能力不匹配的时候,结果是可以预判的,风险也是可以预期的。点到为止,可能是教头唯一能做到的风险支持了。

尽管笔者一直坚持再提这种观点,但是还是有不少猪场认为自己是对的,扩群是很正常的一种投资。谨慎点的,扩的保守一点,豪赌的最近很多很悲惨。

首先是环保和资金的压力,其次是现在产房不够用,小猪销售出现问题,管理人员难以契合匹配、各种管理漏洞频繁出现、伤亡居高不下……在这样的现实下,其老板们出现肝疼、肾疼、全身疼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理解能解决问题吗?

笔者经常给他们讲一句话:不要只看到贼吃肉,要看到贼挨打的惨状,但是很多猪场老板最终只有在体验了一把贼挨打的时候才有可能觉醒,才开始后悔。可是世界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诚然,确实有少数扩群的猪场得到了效益,同行不同利,但是按照笔者自身的调查结果及猪场咨询的案例来讲,舒服的少,头痛者多,现在生不如死的也不少。

最近猪场生产成绩直线下滑,老板火烧眉毛的不在少数,而这些猪场最头痛的其实是用人问题,这也是很多猪场走入困局的共性特征,工人难找、技术人员难找,有责任心且有能力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更难找是目前很多盲目疯狂扩群后的最大共性特征。

从50头到100头 甚至到300头母猪存栏,从500头母猪到1 000头甚至2 000头母猪存栏,这样的现象少吗?仔细对比现在与以前的生产成绩及盈利水平,是多赚了还是少赚了?甚至赔钱的都不在少数。

现在走入的困局一点都不奇怪,不过实力雄厚且能力较强的老板尽管头疼还能坚持,可是很多猪场老板如果再持续下去或者猪价一直下行,其结果是什么?只有自己的体验最清晰。

在最近的众多此类案例处理中,笔者给其最多的建议是缩群,哪怕是赔钱、哪怕是忍受巨大的损失,也要有壮士断腕及刮骨疗伤的勇气。既然错了,就要认识错误并纠正错误。这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式之一。

因为目前来讲,由于扩群所带来的众多压力中,人的因素是最难解决的,而一个猪场的软件及硬件实力都需要人来运作的,没有人,你能跳出火坑的几率有多大?没有与之对应的人,你怎么可能把这个烂盘玩活?

故而,缩群是最简单、粗暴、有效的共性处理方案之一,当然,很多不同的情况还有另外的处理方式。但是总体的核心还是保持猪场猪群稳定性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的持续性成本降低为核心目标。

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资金、软硬件配套、人员的能力支撑等等都需要与之匹配才有最大的可能保持健康的运营,可是我们务实的去分析自己的时候,你距离这个标准差多少?

既然选择了扩群,如果得到了实惠,请谨慎的经营下去,如果盲目的扩群已经给你带来了经营上的困局甚至是难以承受的痛苦,那么如何正确面对及有效的解决问题,进而跳出火坑才是当务之急。

悲惨现实击碎的梦请不要再为了不必要的面子再去强撑,有效的解决才是智者所为。

董广林

猜你喜欢

困局猪价盲目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Trouble I’m In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三株直销困局
猪价又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