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

2017-04-02靳纾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园

靳纾

【摘 要】游戏自身带有娱乐性、体验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挖掘游戏精神的深层次的延伸,有益于教学事业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这种游戏精神,并建立成熟的游戏教育模式,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精神;探析与重塑

对幼儿来说,当下永远是最重要的,幼儿以此时此刻的需要来组织自我活动,通过不断地体验来认识和塑造自我,而体验的过程就常常表现为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探寻和重塑游戏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

一、游戏的特质

1.独立性

儿童是游戏活动的主体,游戏相对于教师有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并倾听儿童的意见,尊重幼儿自主的游戏生活,避免对儿童的游戏进行过多的人为控制。教师一旦把游戏活动变为实现自身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手段,就会让游戏失去它自有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幼儿教育应该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沉迷”于游戏的状态,通过游戏的形式来体验自我的成长,并感受成长的乐趣。

2.体验性

幼儿尽情忘我地投入游戏,不知疲倦,似乎没有任何的目的,他们只是在游戏,并在游戏中充分的享受。这种享受过程就是体验。“生活唯一的意义乃是对生活本身全面彻底地体验——去全面地感知、深刻地认识生活中真挚的爱、关心、理解、创造、发现、渴求和希望的真正含义。这种体验和认识是生活至高无上的价值。”对幼儿而言,体验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与此相比,游戏带来的知识学习与增长只是一种派生和附属。当教师对游戏进行的生硬干预,会人为中断或改变游戏的走向,使幼儿进行中的体验突然终止,从而必然导致幼儿心理上的失落感。带有某种功利目的或以游戏为手段的伪游戏更是无法给幼儿带来参与的热情,因为游戏中的幼儿只是教师棋盘上行进的棋子,而不是拥有独立情感的生命。

3.愉悦性

游戏的愉悦性源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在游戏中的满足感,源于其身体和精神的放松,智力和情感的自由运用与表达。在游戏中,他们的很多梦想都能得以实现,这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满足。而教师主导的游戏却由于承载了太多成人世界的价值而缺失了能够让幼儿自由实现梦想的元素,因此不能给幼儿带来真实的满足感。当游戏成为一种徒有其表的“圈套”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4.创造性

创造是幼儿游戏的最高阶段,它包含了幼儿心智的高度活跃和情感上的高度自我肯定。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你给他一个世界,他立刻可以创造出无数个世界来还给你。”可见,游戏是创造性的源泉。幼儿期是儿童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游戏能够激发儿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宽松的环境、自主的活动能让幼儿敢于创造,乐于创造,并享受创造的乐趣。而预设程度越强的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约束也越强,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焦虑,从而影响他们活动的热情。可见,游戏的意义不在于活动能达成怎样的效果,对幼儿来说,游戏无所谓成败,游戏中想像力无拘无束的发挥才是最重要的。

二、游戏精神对于教学的意义

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于事物正在形成着初步的认知,整个心理以及思维状态都处于敏感而稚嫩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关注到幼儿的这些身心特点,并进行合理的教学,使教学能够针对这些特点展开,绝不能够强硬地进行成人模式的教学。面对这种情况,要能够详细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思维特征以及成长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使教学过程富有游戏趣味。在设置具体的课程时,要能够兼顾儿童的体质以及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儿童拥有广阔的活动空间。让整个教学在游戏中展开,儿童将会全身心投入进去,并对教学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天性的驱使下投入进学习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将教学内容和游戏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体验中学会相关知识,从而将自身感受进行另一种形式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才能够逐渐转变,以游戏精神为内涵进行相关活动的开展。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全身心投入游戏时,顺便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从而培养认知能力,并锻炼了自身的精神品质。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被充分尊重,以此为基础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这时学生将会有足够的空间,想象力也不会被扼杀,思维将在游戏刺激下更加活跃,从而通过游戏获得极好的教学效果。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干预者的角色,学生在进行游戏时教师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干预,这样不仅破坏了游戏精神,同时也难以获得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不能够以指导的名义进行对学生游戏的干预,要能够保证学生游戏自主性和自由性。这样一来,学生将会在游戏过程中逐渐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能够展现出一定程度的创造力。

三、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

1.探寻游戏精神

在开展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认知特点,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利用新颖独特的活动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渗透游戏精神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主导作用,进而使教学活动内容能够充分体现出生动、开放和真实性。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活动来代替传统教学形式,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游戏活动,并引导幼儿从中积累丰富的知识。通过游戏精神的渗透,以及教学内容游戏化和人性化,使幼儿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2.游戏精神的重塑

(1)更新教育理念。在传统幼儿园教学中,其教育理念通常都以教育和教科书为主,幼儿常常处于客体,不仅难以实现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预期效果和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游戏精神的重塑,重点强调了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进而使活动内容能够充分满足幼儿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进而让幼儿能够在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相应知识。

(2)本色教育。所谓本色教育就是要注重自然、原始的风格。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幼儿的本真,这种本真不仅是幼儿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也是其今后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幼儿追求个性、特长的重要动力。教师在结合幼儿本真特点设计、组织游戏活动时,不仅要为幼儿传授教材中丰富的知识,还要适当地为幼儿延伸教材内容,进而使幼儿的知识面得到不断拓宽。因此,教师应积极设计能够全面激活幼儿本真的游戏活动,进而营造出愉悦、高效的学习氛围。同时在开展相关活动时,教师也不要一味的让幼兒完成自己布置游戏任务,应适当地给予幼儿一些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些独立空间,让其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实践操作和创意发明。另外,也可以利用拟人的手法引导幼儿将玩具视为真人,并提供给幼儿不同的角色玩具,如,同学、朋友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并引导幼儿为自己选择的玩具取一个喜欢的名字,从而使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参与游戏活动过程中的更加全面科学的培养与发展。

四、总结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探寻和重塑游戏精神,不仅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结合幼儿认知特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的指导与组织作用,进而为幼儿学习创造更加自由、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幼儿的思维与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全面培养与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柳姣.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学苑教育,2014(1).

[2]王云飞.探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生活教育,2014(S1).

[3]杨琪.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28.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刍议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