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学生不主动发言的原因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2017-04-02杨苏寿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村课堂教师

杨苏寿

凡是在农村初中教学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慨:从七年级到九年级,课堂上学生发言越来越少了,到了九年级,几乎无人发言,整个班级就像一潭死水。老师自导自演,学生都成了沉默寡言的观众,尽管你怎么样卖力的讲解,大多数的学生仍是表情冷漠,甚至面对老师提的问题无动于衷,还有的低着头。学生看到你一脸严肃,更是不敢吱声了。新的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这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师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教学过程就会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学生也不是教学的主体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农村初中生发言的积极性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多年来的一些认识。

一、不主动发言的原因

1.不自信,担心“出洋相”

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前提,而我们农村初中学生恰恰缺乏的就是自信这一心理品质。有些同学认为,简单的问题即使回答对了,也不怎么的;有难度的问题回答错了,别人会笑话、而自己又不能保证能回答正确,所以面对老师的提问左右为难,举“手”维艰。

2.习惯成自然

长期受到新课程之风的洗礼程度不深,教学方式依然未变,还是“我教你学”,因而学生已经习惯了“你讲我听”的授课方式。很显然学生没有把自己当作是课堂的“主体”、“主角”,而是已经习惯地把自己当作了老师的“听众”,课堂的“配角”,哪里还有主动发言的心理准备?

3.没有准备,不会回答

部分学生选择了“没有准备、不会回答”。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课前不好好复习、预习,等到老师上课提问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点名提问到他时,惊慌失措、目瞪口呆;或者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甚至闹出笑话,引得哄堂大笑。这样以后就更不敢在课上主动发言了,最终在课堂上只有被动“听”的份,而无主动“说”的资本了。

4.思想认识有偏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想法便会支配什么样的行动。不主动发言的学生中一部分认为只要提高上课时的听课效率,自己掌握了知识,主动发言与否并不重要;还有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认为上课回答问题是好学生的事,与己无关,反正我不会;少部分甚至认为上课发言是浪费时间白费口舌。

当然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教学缺乏民主作风、师生关系不融洽、设计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等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不强、不积极主动发言。

二、改进的策略研究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农村孩子单纯、内向,在经济条件、社会关系及所受的教育等方面与城区孩子有一定差距,心里难免产生一丝自卑感,总是害怕发言错了而出丑,所以安静有余,活泼不够。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树立学生自信,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抛头露面”的机会,搭建一些展示的舞台,最终使学生能“走到人前”敢于说话。

2.给学生留足时间,做到“有的放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学生课前没有准备,没有信息的储存,上课时怎么会有信息的输出呢?!所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课前认真复习、预习、准备“货源”。要给学生“想”的时间。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各人的条件、环境不同,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后,面向全体,给学生想的时间,尽可能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如果没有想的因素参与,部分学生就会迷惑不解,就不可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耐心地留些时间让学生想,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包办代替,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学生乐于发言

提问是教学艺术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味的问题,才会为学生喜闻乐答。可以设计具有情感性的课堂提问“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提问。皮亚杰有句名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趣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魅力,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教学变得趣味盎然。还可以设计具有思辨性的课堂提问。思辨性的问题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深入研究、探讨,在思维的撞击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另外,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分层提问。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有梯度,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给学生回答后的成就感,不断增强其自信,提高课堂主动发言的欲望。

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可以有以下几种:第一、直观教学,形象教学。教师要尽量运用较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直觀感染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求知欲。第二、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的习惯,养成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第三、让学生所学知识充分的联系实际,打破他们“读书无用”的思想,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知识的可用性。第四、尽可能多的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课外活动中很容易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朋友”关系,课外活动的环境和氛围更容易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5.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发言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点带面,注重榜样的感染力量。第一、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生活情况,从根本上关心他们。第二、经常和学生谈心,关注他们内心的发展变化,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包容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感到父母般的温暖。你的一点爱心,一次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都有可能在他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和产生学习的希望。第三、利用家访机会,发挥家长的作用。利用这个机会,对于那些发言不够积极地学生,在家访时跟他们的父母一起,做好学生积极发言的工作。并且要他们的父母平时多鼓励孩子,要积极举手发言,大胆表现、增强自信。

6.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根本途径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中心环节,也是课改的实践过程,而教学模式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必须彻底改变过后那种“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应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主角,我们要从老师的“神坛”上走下来,平视学生,和学生交心交朋友,办事公正,作风民主、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卸下思想包袱亲近教师,积极主动发言。农村学校有不少薄弱学校,为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更要关心每个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

注:本文为兰州市2015年教育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学生不主动发言的原因及改进策略的研究》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农村课堂教师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甜蜜的烘焙课堂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