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药物性肝硬化合并丹毒及左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7-03-31李倩倩牛小霞徐碧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丹毒药物性体温

李倩倩,牛小霞,徐碧海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中路100号解放军302医院,北京 100039)

一例药物性肝硬化合并丹毒及左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

李倩倩,牛小霞,徐碧海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中路100号解放军302医院,北京 100039)

药物性肝硬化;丹毒;左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护理体会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药物时,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1]。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DILI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药物性肝损害会引起大片肝坏死,形成重型肝炎,会出现严重黄疸、凝血机能障碍和二重感染等。国内外报道大约有1000余种药物可诱导DILI[2-3]。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病损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除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外,病人或有头痛、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好发生于下肢或面部[4]。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下肢浅静脉因血流障碍,发生扩张、弯曲、延长,拥簇成团,晚期会出现皮肤瘙痒、脱屑、溃疡。药物性肝硬化合并丹毒、溃疡后,由于免疫力的低下及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溃疡及丹毒均不易恢复。本文将回顾在2016年6月7日我科收治的一例药物性肝硬化合并丹毒、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患者病情,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80岁,因乏力、下肢水肿12年,发热、下肢红肿半月于2016-05-13,入院。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右下肢红肿,左下肢皮肤破溃,考虑左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右下肢软组织感染,给予头孢类药物治疗,左下肢碘伏消毒,入院后最高体温38℃,入院急查血常规:WBC:5.71×10^9/L NE%:0.699,RBC:2.94×10^12/L,HGB:100.00 g/L,PLT:276.00×10^9/L,肝功:TBIL:19.5umol/L ALT:36U/L,降钙素原0.166 ng/ ml、CRP14.66 mg/L。腹部饱满,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胆囊已切除,脾已切除,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Ⅴ肋间,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3次/分,不亢进。右下肢轻度水肿,皮温高,无触痛。左下肢局部皮肤发黑,有一约10 cmx5 cm的破溃,创面清洁,纱布包扎固定妥,外观无异常,右下肢股骨头病变,活动障碍。化验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低下,提示肝脏受损严重,化验多种肿瘤标志物异常,但患者年纪大,无法耐受胃肠镜检查,嘱其定期复查。肺部CT:1.双侧胸腔积液;2.右上肺钙化灶;3.心脏起搏器术后改变;4.约胸11椎体内致密影。心电图:心房颤动,肢体导联低电压。初步诊断:1.药物性肝硬化失代偿期;2.丹毒;3.左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4.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5.脾切除术后;6.胆囊切除术后;7.房颤。治疗:1.头孢呋辛钠抗感染治疗2.局部加强换药3.抬高下肢,50%硫酸镁、呋喃西林溶液湿敷。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保肝、降酶治疗,此外,予补充白蛋白、提高免疫力、改善微循环、利尿、补钾等治疗。经治疗好转出院。

2 护 理

2.1 监测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的变化是最直接反应病情变化的指标。护理人员每日监测患者的体温。遵医嘱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1次/4h,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必要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如果发现患者出现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不稳等情况,提示病情危重,应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2.2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

在静脉曲张的炎症反应期,嘱病人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15°~30°,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每日用常规方法消毒溃疡周围皮肤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溃疡处,去除死皮、脓液,用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患处,用纱布块包扎固定,每班护士观察敷料是否包扎固定妥,有无渗液,如有渗液,要及时更换,同时观察呋喃西林溶液的副作用。严禁按摩、推拿、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每日测量大腿周径,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皮肤颜色、温度变化。在对于新生成的肉芽组织,仅用生理盐水冲洗,动作要轻,涂以氯霉素软膏,之后用纱布包扎。给病人穿宽松柔软的衣裤,及时更换脏的衣裤、被褥,避免局部刺激。由于患者白蛋白较低,不利于破溃处愈合,所以遵医嘱及时输注白蛋白。

2.3 感染的护理

患者由于肝硬化导致了机体免疫力下降,并且右下肢软组织感染,左下肢的溃烂也易引发感染。我科为患者提供单间病房,防止交叉感染,任何的侵袭性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执行好消毒隔离制度。各种仪器设备均单独使用,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严格分开存放及使用、销毁和消毒处理,应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如采血针、输液器等,接触患者前后及时洗手,病室内定时通风换气2次/d,15~30 min/次;空气净化器消毒4次/d,1 h/次,保持病室的清洁、空气的清新,温度在23~25℃,湿度在50%~65%。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等均随时消毒,及时清洁处理。限制探视人员数量,佩戴口罩。予患者每日早、晚两次口腔护理,嘱患者与三餐后、睡前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预防真菌感染。

2.4 发热护理

患者由于感染,身体会应激性出现发热。当患者体温在37.2℃以上、38℃以下时,病室通风,患者头部冷敷,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用75%酒精与三倍温水混合擦拭腋窝、后背、腹股沟处、腘窝处;体温在38℃及以上时,遵医嘱予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320 mg口服,同时温水擦拭,必要时给与新癀片口服,患者大汗时,防止虚脱。为患者及时更换潮湿的衣裤、被褥,安慰患者。患者体温在37.3℃~37.9℃时,每小时测一次,体温在38℃及以上,每半小时测一次,直到体温正常后,再连续测三天4/日的体温。

2.5 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

研究发现,65岁以上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危险性与年龄呈正比,80岁以上的住院老人有高度跌倒与坠床的危险[5]。该患者已经80岁,并且双下肢有严重的溃疡,加之由于肝硬化出现的乏力、腹胀等因素,患者需在轮椅上活动,随时有跌倒、坠床的危险。我们在患者床头挂高危跌倒的标识,安排专人陪护,并且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及跌倒的危险因素。患者卧床时双侧加床档,固定好床刹。将床头呼叫器放在患者容易触到的地方并且教会患者如何使用。护士夜间查房时密切关注该患者。病室和卫生间的地面保持干燥,将患者常用物品放于触手可及的地方,陪护椅及医疗器械的放置要合理。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告知患者双下肢活动的强度、活动时间、轮椅及拐杖的正确使用等。

2.6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例如蔬菜粥、粗粮米粥等,软面包、糕点,面片汤等等,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辛辣、刺激、坚硬的食物,并且量出为入。避免进食牛奶、豆浆等易产气的食物,经常摄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例如玉米糊、芹菜等,保持大便通畅。

2.7 房颤的护理

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生极快而不规则的冲动引起心房不协调乱颤,为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房颤有三种严重的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房室栓塞、心衰。护理人员及家属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教与家属数脉搏的方法。告知患者不使用电热毯,电按摩器,防止发生触电使起搏器发生故障,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做心脏彩超检查及心电图,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8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包括对患者及对家属的心理指导。患者为老年女性且患病时间较长,病种较多,会有焦虑、抑郁、悲观等情绪,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同时指导患者家属时刻关注患者的言语、行为,给与患者关怀、安慰、支持。护理人员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对患者的情绪变化采取忍让与安慰,减轻焦虑情绪。患者的家属为独生子女,对待老人的病情感到紧张、焦虑、无助,经常叹气。对此,护理人员表现出对家属的理解与同情,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并且教与患者及家属情绪放松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听轻音乐、相声,看喜剧视频、小品等。

2.9 出院指导

药物性肝硬化及丹毒均病情较长,无法治愈,目前只能靠保肝药物及抗菌素治疗,并且不能自行乱用药物。患者出院时教与患者按时服药、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对于皮肤破溃处要按时消毒湿敷,如有持续高热及时就医,定期复查。饮食一定要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告知患者及家属防止跌倒的注意事项及方法。由于患者有心脏起搏器,患侧上肢应避免抬高、外展、旋转、负重,以免电极脱位,告知家属监测心率的方法,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患者年龄较大,且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较重,病程较长,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仔细认真,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在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方面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多专业性的有效的指导,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

[1] 范文瀚,李成忠,万漠彬,等.三种诊断标准对药物性肝损害诊断的比较与分析[J].肝脏,2012,17(1):17-19.

[2] LETSE MD,POTERU CHALL,TALWALKAR JA,Drug-induced liver injury[J].Nippon Yakuriga ku Iasshi,2006,127:454-459.

[3] WEILER-NORMANN C,SCHRAMM C.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utoimmune hepatitis[J].J Hepatol,2011,55(4):747-749.

[4]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64.

[5] 吴小梅,王小华,高红香.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1851-1853.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6

A

ISSN.2095-8803.2017.10.191.02

猜你喜欢

丹毒药物性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苏智军: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傅青春: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