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图对话卡结合短信教育在肝硬化饮食教育中的应用

2017-03-31王园园钱湘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短信出院肝硬化

孙 岳,王园园*,钱湘云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1.传染科;2.护理部,江苏 南通 226006)

看图对话卡结合短信教育在肝硬化饮食教育中的应用

孙 岳1,王园园1*,钱湘云2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1.传染科;2.护理部,江苏 南通 226006)

肝硬化;饮食教育;看图对话卡

肝硬化患者饮食是否得当与其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1];肝硬化治疗上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予以科学有效的饮食条件,有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促进肝脏局部的血运和肝功能的恢复。因此,肝硬化饮食教育很重要。进行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延缓肝硬化的进展速度[2]。临床实践中,在饮食教育上存在着:饮食宣教形式单一,内容笼统、不够具体细化、缺乏针对性指导;患者对饮食知识缺乏正确认识,对饮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集中授课、专题讲座是目前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饮食教育模式[3],但上述教育方式在患者饮食调整的依从性方面较差。因此,针对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不同,开展个体化、针对性的饮食教育有重要意义。本科自2016年01~6月,对纳入的130例肝硬化患者开展了看图对话卡结合短信教育的分组对照研究,现将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均依据相关的肝硬化诊断标准[4]予以明确诊断,其中男89例,女41例,平均年龄(45.13±1.72)岁;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5例,高中及大专47例,本科及以上28例。职业:农民45例,工人35例,个体户24例,无业9例,干部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较好的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依据相关诊断标准,予以明确诊断者;②意识清楚,能沟通,无严重并发症;③自愿参与本研究。④所有患者均拥有个人手机,会使用手机收发短信。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不能沟通,有严重并发症;②不愿参与本研究;③不会使用手机收发短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采用饮食教育卡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相关知识的讲解;同时,组织5名业务能力突出的护士制作肝硬化饮食模板,并由宣传科制作成饮食教育卡,大小15 cm×10 cm,外层封塑。卡片分两面,其正面提供饮食的种类,包括流质、半流质、软食,或低脂、低盐、低蛋白饮食等;其背面则提供食物详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表达,并予以量化:如,100 g鱼类含15~20 g蛋白质,肉类则含10~20 g,豆类含20~30 g,蛋类含13~15 g。于患者入院后,经由主管医生开具饮食医嘱,并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全面评估,借用卡片向患者细致讲解饮食注意事项,达到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另外,将此看图对话卡放置于患者的床头,以便于其随时翻看、记忆;责任护士可根据患者饮食医嘱的更改,予以随时调整宣教指导,患者出院后一周内电话回访一次。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短信教育。(1)成立饮食教育小组:组长由科室省级营养专科护士担任,组员5名具有5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每位组员固定负责10例患者的饮食教育和短信教育;(2)短信内容:由组长负责编辑短信教育模板,发送给组员,组员根据分管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微调;(3)发送时间:晚上17∶00~18∶00;(4)发送频率:出院后1月内每周1次,2~3月每周2次,第4个月每周一次;(5)建立患者反馈登记本。

1.3 评价方法

自制饮食知识问卷,信度、效度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对饮食知识掌握程度、饮食执行情况3个部分组成。患者出院后4个月采用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表1)

3 讨 论

肝硬化是一慢性的病理改变过程,患者有多系统受累,在肝硬化晚期可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肝腹水和肝性脑病等,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5]。该病的特点是病程长且并发症多,易反复发作,其治疗效果受患者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较大。由于患者的病程长、治疗时间久,导致其家属产生厌倦、照顾疲劳,患者自我饮食调理意识淡漠等情况。因此,应予以积极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以指导患者改变其生活、饮食习惯,促进康复。其中,饮食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更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持其病情稳定、降低并发症,均有积极的意义。苏玲华等[6]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避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其医疗费用。翁海光[7]应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饮食与营养进行干预,认为能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赵光斌等[8]利用健康管理式教育,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生活、用药和饮食进行指导,同时予以心理辅导,其生活质量SF-36量表获得明显改善,心理压力明显缓解,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为此,本研究尝试对肝硬化患者予以看图对话卡和短信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采用的看图对话卡具有通俗易懂,其正面与背面的饮食教育知识更为具体、形象,有较强的直观性,患者更易于掌握,更易于记住自身所需要的饮食类型以及饮食调整要点;相对于既往传统的健康教育而言,该方式更有利于患者对自身饮食健康的掌握[9];另外,我们将此卡于患者床头悬挂,护士在查巡、换药等与患者接触的时候,可针对个人的饮食情况进行宣教、督查。结合表1可看出教育后两组患者的饮食知识掌握程度均较教育前提高,说明看图对话卡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饮食知识水平。

看图对话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出院后的患者继续进行教育,而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改变患者不健康行为最有效的手段[10]。患者出院后的饮食教育出现空白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控力差的患者,会抱有侥幸心理,随心所欲进食;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也容易忽视自身的健康状况,此时随访显得尤为重要。短信教育是新型健康教育模式,不受空间限制,具有方便、快捷、可随时重复查看的优点,它弥补了看图对话卡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住院与出院的护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让患者充分感受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延伸,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短信的发送时间选在患者进餐时间,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及时的提醒,促使患者通过正确的饮食认知,改变饮食行为。看图对话结合短信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肝硬化患者的饮食知识水平,通过对出院后的患者重复发送短信提醒,持续不断的强化教育,使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坚持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最终使肝硬化患者发生行为改变。表1显示实验组的饮食执行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笔者总结看图对话卡教育模式的优点,包括以下方面:(1)直观易懂,可用性极强。卡片的正面和背面,采用形象直观的图文并茂表达方式,无论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如何,非文盲的患者均可较好地接受相关知识。(2)以卡片的形式表达,简洁、小巧,患者的接受度高,易引起其兴趣而不反感。(3)有利于提醒管床护士,在护士查房过程中,床头悬挂的看图对话卡有利于提醒护士,使其反复叮嘱患者饮食注意事项,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记忆点。

参考文献

[1] 孙 娟,习 羽.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6例诱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6-7.

[2] 丁玉娥.肝硬化的饮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8):62.

[3] 胡一予,黄丽华.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55-557.

[4] 刘 云,朱 猛,杨红欣.住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198-199.

[5] 尤黎明,吴 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0.

[6] 苏玲华,张毅聪,吴 薇,等.护理人员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72-76.

[7] 翁海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在肝硬化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5,(7):674-677.

[8] 赵光斌,张宇妮,何晓娟,等.健康管理式教育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心理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6):435-437.

[9] 孙秋英,王俊巧,韩晓燕.应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A):20-22.

[10] 陶翠菊,吕 露,曹 叔,等.健康教育路径在TB/HIV双重感染患者治疗督导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99-30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94

B

ISSN.2095-8803.2017.10.36.02

王园园,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E-maill:1327380141 @qq.com

本课题为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HS149018)、南通市卫生和计划委员会青年医学人才科研基金立项课题(编号:WQ2015037)

猜你喜欢

短信出院肝硬化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道歉短信
代发短信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