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措施探析

2017-03-31郭英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案产后住院

郭英红

(马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 文山 663700)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措施探析

郭英红

(马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 文山 663700)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中实施护理应急预案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收治产后大出血作为研究对象,对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应急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应急组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急组患者止血时间为(5.26±1.53)min,住院时间为(10.86±2.31)d;常规组患者止血时间为(11.03±2.02)min,住院时间为(17.21±1.87)d,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应急预案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出血时间,促使患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护理效果

产后大出血属于产科比较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主要是产妇在分娩后引导出血量超过500 ml/24 h,轻则影响患者恢复,重则危急患者的生命,因此必须对该种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1]。护理应急预案主要是通过事前制定应急预案的方式控制风险,应用在产后大出血护理中效果显著[2]。本次研究对产后大出血中实施护理应急预案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了探讨,具体内容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68例,所有患者满足产后大出血诊断标准。对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4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年龄在22岁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82±2.72)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9例,剖宫产11例,自然分娩23例;应急组患者年龄在23岁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41±2.51)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10例,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21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高度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给予应急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外,实施护理应急预案:①产前应急预案,对所有孕产妇在产前均需要做好健康教育,确保产妇了解足够的产科知识,对于产前检查中出现异常情况的产妇,必须要求其提前住院,并做好监测,尤其是高危产妇。②产时应急预案,在第一产程时,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产妇的详细情况,如宫缩、胎心等,对于出现产程延缓或停滞的产妇,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在第二产程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关注分娩后的初学情况,做好会阴部保护。在第三产程时,医护人员应当胎盘和胎膜进行检查,并协助产妇分娩胎盘。③产后应急预案,医护人员需要在产妇产后监护2 h内密切观察产妇会阴伤口、流血情况及子宫收缩情况,并做好对症性护理。若产妇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出现大出血,则可以应用宫缩药进行止血;若产妇因为胎盘因素造成,则需要及时将胎盘取出,并做好刮宫。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和记录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处理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参照判定标准。

2 结 果

应急组患者止血时间为(5.26±1.53)min,住院时间为(10.86±2.31)d;常规组患者止血时间为(11.03±2.02)min,住院时间为(17.21±1.87)d,应急组患者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7.t=12.45,P<0.05)。

3 讨 论

产后大出血作为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具有必要性。对孕产妇实施护理应急预案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在为孕产妇制定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应急预案,确保在各阶段均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和保证产妇的安全[3]。如在产前进行健康教育和加强预防,产时积极进行对症处理,产后密切观察和药物治疗等,均能够明显加快止血速度,降低危险性。此外医护人员必须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前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产时给予产妇鼓励,产后控制产妇情绪波动,促使产妇积极配合治疗[4]。本次研究对产后大出血中实施护理应急预案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急组患者止血时间为(5.26±1.53)min,住院时间为(10.86±2.31)d;常规组患者止血时间为(11.03±2.02)min,住院时间为(17.21±1.87)d,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能够明显缩短止血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对产妇的损害,促使产妇能够尽早恢复。

综上所述,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应急预案能够明显加快患者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1] 潘婷婷,亓 敏.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J].母婴世界,2015,10(17):143.

[2] 谢京香.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251-253.

[3] 马立单,郜恋恋,陈 雪,等.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应急措施预案进行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293-294.

[4] 高 艳.高龄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247-248.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10.105.01

猜你喜欢

预案产后住院
妈妈住院了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