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7-03-31毛红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针对性

毛红玉

(新疆省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急诊普外、胃肠外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毛红玉

(新疆省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急诊普外、胃肠外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目的 分析术后护理干预作用于胃肠手术患者中对于其胃肠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胃肠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后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 对胃肠手术患者实施术后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加快其胃肠功能的恢复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胃肠手术;针对性护理干预;胃肠功能;不良反应

从临床来看,胃肠外科手术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手术类型,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但患者的胃肠功能会因为手术而受到相应的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研究将以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术后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对研究过程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胃肠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男性13例、女性7例,患者平均年龄(45.2±5.6)岁,平均手术时间(79.4±11.2)min,术中失血量(31.3±10.2)mL;对照组(n=20),男性14例、女性6例,患者平均年龄(44.9±6.0)岁,平均手术时间(80.1±13.4)min,术中失血量(32.1±12.5)mL。资料汇总提示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间均无差异(P>0.05),可进行分组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后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为:(1)早期活动干预,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术后6~24 h内,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呼吸、上下肢的被动运动;其次在术后24~72 h,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运动基础上加入腰背部的叩击活动,手术后72 h在完成上述两项运动指导的期初上,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其进行各种主动运动[1];(2)腹部护理干预,腹部按摩能够对患者的胃肠道形成刺激,极快血液循环,在手术完成后6 h护理人员将患者置于常规仰卧位,并将膝盖适当收缩,在按摩时以患者的肚脐为中心,并避开手术切口,以顺时针进行运动,操作力度由轻到重[2];(3)心理干预,胃肠功能的影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影响,因而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够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以提升其认知度,另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通俗易懂的讲解,以免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4)早期饮食干预,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沃恩认为早期进食能够加快伤口愈合,患者的饮食除了要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物质丰富的原则外,护理人员在制订具体饮食计划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患者本人的饮食习惯,以免其出现抵触。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n=20)肠鸣音恢复时间(32.1±5.7)h,对照组(n=20)肠鸣音恢复时间(40.7±7.1)h;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数据比较有意义(t=4.2241,P=0.0001)。

观察组(n=20)肛门排气时间(36.5±4.9)h,对照组(n=20)肛门排气时间(44.9±6.3)h;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更短,数据比较有意义(t=4.7068,P=0.0000)。

观察组(n=20)排便时间(43.2±7.7)h,对照组(n=20)排便时间(50.8±8.0)h;观察组排便时间更短,数据比较有意义(t=3.0610,P=0.0040)。

观察组(n=20)进食时间(31.7±3.9)h,对照组(n=20)进食时间(37.9±4.4)h;观察组患者恢复进食的时间更短,数据比较有意义(t=4.7158,P=0.0000)。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护理资料汇总显示,观察组(n=20)共出现恶心呕吐1例、腹胀1例,不良反应率10.00%;对照组(n=20)共出现恶心呕吐1例、腹胀2例、肠梗阻1例、尿潴留1例、肠粘连1例,不良反应率30.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更低,数据比较有意义(x2=12.5000,P=0.0004)。

3 讨 论

文献资料记载来看,胃肠手术后患者由于机体正常生理结构的变化、镇痛泵的使用以及麻醉药物的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会对康复进程造成影响[3]。研究中我们对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从康复锻炼、心理干预和饮食干预三个环节着手,充分考虑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患者的康复。研究结果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胃肠功能各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均占据了明显的优势(P<0.05),提示了术后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4]。

[1] 冯 锋.胃肠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对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4):80.

[2] 王 辉.探讨特殊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253-254.

[3] 祁建宾.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5,(21):70-71.

[4] 祁雯琳.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6,3(22):176-177.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10.63.02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针对性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