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造口护理研究新进展

2017-03-31廖柳荫卢琳媚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造口术肠造口造口

廖柳荫,卢琳媚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腹部外科,广西 河池 547000)

・综 述・

肠造口护理研究新进展

廖柳荫,卢琳媚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腹部外科,广西 河池 547000)

肠造口术属于临床常见肠道外科手术,目前我国的每年新增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高达10万例,患者护理对患者临床康复具有重要影响。我们特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对肠造口术护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肠造口;护理;并发症

所谓结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1]。虽然这项手术能够挽救患者生命,但是术后康复存在较多问题,因此肠造口护理成为临床的研究热点[2]。结肠造口术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但是毕竟改变了生理通道,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对患者产生伤害。由于患者的造口护理知识缺乏和心理接受程度欠缺,会造成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造口周围溃疡、造口水肿、造口狭窄、造口出血、造口疝等。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医务工作者行结肠造口术时面临的问题。本文则结合相关文献,对目前肠造口护理研究现状分析。

1 心理护理

患者在进行造口前后均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其中包括愤怒、惧怕、自卑及抑郁等等,严重可以出现厌世情绪,相关研究表明,25%的肠造口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严重抑郁症患者比例占到5%[3]。心理因素对患者临床康复具有重要影响,通常在患者术后1年属于是患者适应分界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均处于调整阶段,术后1年患者的适应性更好[4]。因此在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和患者讨论自身价值,特别是了解患者自身认知,积极引导患者正确看待自己,积极鼓励患者出院后参加社会劳动及工作学习等等。郭亚玲[5]对38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其中实施心理护理患者的临床抑郁及焦虑不良情绪改善效果显著,对患者融入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2 造口护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造口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症状,例如破溃、皮炎等等,影响患者切口愈合,强化造口护理,能够减少患者造口不良症状发生,促进患者切口愈合,改善临床效果。对患者造口情况观察有重要作用,肠造口粘膜的正常颜色为红色或者粉红色,如造口颜色为灰白或者发暗,则为异常,就要立即实施抗感染处理[6]。其次观察患者造口附近的皮肤颜色变化,回肠造口一旦切开则会出现大量稀便,在造口处出现粪便之后则需要采用软布或者软手纸进行擦拭,并对周围皮肤采用温水清洗。皮肤如果出现破溃等则需要立即清洗,并且在清洗结束后撒上造口护肤粉,多余的造口粉则可以采用棉签清除干净,以免对造口袋粘连效果产生影响。如果患者的皮肤不平坦则需要采用防漏膏将其填平[7]。更换造口袋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粘连牢固。关于底板的剪裁则应该和造口周围距离保持在2 cm,注意防范空气进入底板。杨井红[8]等在临床上对康乐保造口护理粉和皮肤保护膜在肠造口周围皮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发现,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刘婷[9]等对老年肠造口患者的造口定位及造口护理分析,结果表示术前造口定位有助于患者接纳造口的存在,从而在造口护理中积极参与,减少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叶新梅[10]等对尿路造口袋在回肠造口术后早期收集粪水可行性进行调查,发现其能够延长造口袋粘连时间,从而减少造口袋更换时间,对于减少患者造口周围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促进作用。

3 并发症护理

3.1 缺血坏死

缺血坏死是肠造口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发生时间通常是在术后24~48h,临床发生率为2%~7%。如果发现及处理不及时,则会对患者的手术成败造成直接影响。李菊云[11]在临床研究中对肠造口缺血坏死实施预见性护理,在患者肠造口缺血坏死过程中实施有计划地分阶段连续性护理,提示1例完全性造口缺血坏死术后48 h实施造口重建,其余患者均得到及时处置,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刘莉[12]对1例肠造口完全性缺血坏死护理工作进行研究,提出患者缺血坏死通常发生在患者术后24~48h内,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临床缺血坏死发生率。其中1例直肠癌根治患者手术后结肠造口粘膜完全性缺血性坏死患者,在通过一系列护理后,造口重建成功。

3.2 造口水肿

在患者术后早期,造口水肿的持续时间能够达到10~15天,通常在术后2个月后造口大小则可固定。造口长时间水肿不缓解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造口隆起、粘膜发亮、肿胀以及紧绷。谢敏仪[13]等对36例临时性肠造口水肿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及时处理肠造口出血、拔出造口支撑帮、选择合适的裁剪粘贴方法,同时强化患者心理护理及营养护理,患者的造口水肿则可以在21~42天基本消退,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刘丽[14]等总结分析腹壁切口内置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强化舒适护理,做好患者的造口及切口评估及护理,有助于显著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及水肿发生率,减少患者愈合时间。

3.3 造口感染

造口感染也是肠造口常见并发症,一旦患者发生造口感染,则会延迟患者切口愈合,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陈劼[15]等对1例新生儿回肠造口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的护理分析,结果发现新生儿造口及切口感染等相关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评估及干预,积极给予患者切口湿性愈合及保护,造口皮炎处理和预防造口袋渗漏措施等等,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刘爱云[16]在临床中对低位直肠癌Miles术结肠造口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要点分析,结果发现细致入微的观察可及时发现造口感染,精心的护理可降低或避免结肠造口感染的发生率,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在肠造口护理过程中,早期预防及及时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进一步促进肠造口患者早期融入社会,则需要加大造口治疗师以及造口专科护士培养,同时强化肠造口护理机构及相关社会支持,积极鼓励患者到肠造口门诊复诊,积极引导肠造口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侯华芳,段 迎,寇红艳,等.农村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护理知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54-55.

[2] 张六一,王建才,李 晶,等.肠造口患者社区护理现状及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73-1275.

[3] 赵建雪.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590-591.

[4] 张宏丽,常秀平.1例青年患者空肠造口术后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149.

[5] 郭亚玲.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238.

[6] 洪 涛,李 华,彭静君,等.10例回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凹陷伴造口回缩及皮炎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4,(18):39-40.

[7] 王 颖,张云平,罗晨晨,等.自制小儿肠造口护理保护装置用于造口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6):22-23.

[8] 杨井红,赵素青,钱云利,等.康乐保造口护理粉及皮肤保护膜在肠造口周围皮炎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58-59.

[9] 刘 婷,杜月娥,徐 为,等.老年患者肠造口的术前定位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40-42.

[10] 叶新梅,姚秋琼,刘艳平,等.尿路造口袋在回肠造口术后早期使用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09,30(8):1031-1032.

[11] 李菊云.肠造口缺血坏死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33):146-147.

[12] 刘 莉.1例肠造口完全性缺血坏死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4):18-19.

[13] 谢敏仪,苏永辉,龙凤娇,等.36例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急性水肿期的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4):371-372.

[14] 刘 丽,韩 杉,关 萍,等.腹壁切口内置肠造口24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7):658-660.

[15] 陈 劼,张玉侠,顾 莺,等.新生儿回肠造口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39-740.

[16] 刘爱云.低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2):253-254.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13.197.02

猜你喜欢

造口术肠造口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