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与临床护理研究

2017-03-31布阿西菇阿不都吾甫尔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监护室置管重症

布阿西菇•阿不都吾甫尔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99)

・肿瘤科护理・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与临床护理研究

布阿西菇•阿不都吾甫尔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99)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中PICC置管的应用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参为研究对象,依据均分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PICC置管,观察组在置管后实施全面护理,对照组在置管后实施基础护理,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45.72±4.63)天,对照组为(20.46±5.15)天;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结论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在置管后开展全面护理能够保证置管效果,提升安全性。

重症监护室;PICC置管;临床护理

PICC置管治疗属于置入治疗的一种,硅胶是PICC导管的主要成分,可以在静脉血管中长时间放置[1-2]。为了确保PICC置管治疗期间患者的安全,有必要做好临床护理,本研究具体分析重症监护室中PICC置管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参为研究对象,依据均分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2±6.3)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5±6.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开展基础护理,置管前进行健康指导,讲解置管步骤及基本原理,准备好置管所需的各类物品,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确保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包括:(1)做好穿刺记录,穿刺结束后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穿刺细节,包括置入导管位置以及置入长短,对患者置管后身体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2)做好置管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完成PICC置管之后必须预防导管脱落、阻塞及做好感染预防。护理人员必须确保导管稳定固定,同时要适当提高巡视次数,尤其对于躁动以及昏迷的患者,必须预防发生意外拔管。护理人员在确保导管稳定的前提下必须定时帮助患者转换体位以及翻身,同时护理人员要定时进行导管放置位置以及穿刺部位的检查,全面记录导管固定情况。此外,护理人员在巡视期间必须对导管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导管是否出现扭曲以及打折情况,确保导管通畅。如果患者需要输血,应该对穿刺位置进行重新选择,在注射完高浓度液体后,必须通过生理盐水实施冲洗。最后,护理人员在进行换药输液以及穿刺等各项操作的时候,必须保证处于无菌环境,保证覆盖在穿刺点的药物整洁干燥,置管后1天之内必须更换1次敷料,之后每个星期更换2次敷料。并且要注意每天更换输液管,同时全面记录好输液管以及服药的更换情况。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置管后穿刺点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ICC导管留置时间

观察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45.72±4.63)天,对照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20.46±5.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3例,导管堵塞1例,穿刺点渗血1例,导管脱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9例,导管堵塞3例,机械性静脉炎1例,穿刺点渗血2例,穿刺点感染1例,导管脱出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PICC从上世纪90年代就逐渐应用于我国临床,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通过PICC置管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能够为之后的抢救争取更多有效时间[3]。为了保证置管治疗的安全性,应该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置管之前应该合理选择外周血管以及导管型号,明确穿刺位置,尽可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同时护理人员在插管前应该评估外周血管情况,掌握患者疾病史,确保插管符合适应证[4-5]。针对部分缺乏良好依从度的患者,应该给予适当的约束,此外护理人员必须对置管操作步骤做到熟练掌握,严格依据规范实施各项操作。在置管结束后护理人员还应该做好密切观察,做好各类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本研究对两组重症监护室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分别实施基础护理、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45.72±4.63)天,明显长于对照组(20.46±5.15)天(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够提高置管效果,延长置管时间,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置管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1] 谭海云,曾丹平,唐美华,等.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上肢PICC置管及其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1980-1982.

[2] 陈 青,周晓蓉,刘建红,等.超声引导联合微插管鞘技术行PICC置管的环节控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35-1037.

[3] 田爱萍.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30-1231.

[4] 吴丽晓,陈赢赢,韩紫敏,等.早产儿经PICC置管导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237-1239.

[5] 于士玉,吕红英,边艳玲,等.PICC置管长度体外测量改良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8):702-704.

本文编辑:张 钰

R472

B

ISSN.2096-2479.2017.13.127.02

猜你喜欢

监护室置管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