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额济纳旗蔡氏胡杨个木虱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

2017-03-31李玉春

绿色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李玉春

摘要:指出了蔡氏胡杨个木虱是危害胡杨叶部的一种害虫,以1龄若虫在叶面上取食刺激植物组织形成凹陷虫瘿,固定为害。该虫在额济纳旗天然胡杨林区1年发生1代,若虫5龄,成虫越冬,成虫寿命长,翌年3月中下旬出蛰活动,活动以跳跃为主,并能短距离飞行,具有趋色性,羽化较整齐。该虫发生受温度、林相、立地条件等环境影响。通过对蔡氏胡杨个木虱生物学特性的系统观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额济纳旗;蔡氏胡杨个木虱;生物学特性;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00403

1引言

蔡氏胡杨个木虱(Egeirotrioza ceardi Bergevin)属半翅目胸喙亚目木虱总科个木虱科胡杨个木虱属。国外分布于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印度、伊拉克、巴基斯坦和突尼斯,国内分布于新疆[1]、内蒙古额济纳旗(初报),寄主植物仅为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 Schrenk)。胡杨是荒漠环境中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系古地中海成分,是第三世纪残余的古老树种,在第四纪早、中期,胡杨逐渐演变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种, 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是国家二类珍稀保护植物,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额济纳天然胡杨次生林是世界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面积2.93万hm2,是额济纳绿洲的主体植物。近年来,干旱及其异常的气候使蔡氏胡杨个木虱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种群数量激增,遍布于额济纳绿洲所有胡杨林区,且危害程度在逐年加重。年均发生面积达0.6万hm2以上,受害严重的胡杨叶片平均虫瘿数达3.25/cm2个,叶片正反两面布满虫瘿,严重影响胡杨的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叶片提前枯黄,导致树势衰弱,树体生长缓慢,严重影响额济纳国际金秋胡杨旅游节自然景观。笔者从2006年在胡杨林虫情监测中发现该虫为害胡杨,开始留意其在当地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认定为木虱类[2],至2012年通过新疆的有关文献确定该虫的种名[3]。为摸清该虫的发生规律,及时开展防治工作控制其蔓延为害,笔者于2012~2015年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持续的观察研究,以期为该虫在当地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2材料和方法

2.1室内饲养观察

4月中旬开始从林间采回带叶的胡杨小枝,经高倍显微镜观察,对带有蔡氏胡杨个木虱卵粒或初孵若虫的枝条插入盛满水的瓶中,将枝条用塑料袋套住,袋壁用针尖扎上无数小孔,扎住袋口,即能使枝条保湿又能保持一定的透气度,进行室内水培,并隔日镜下观察,每隔7天从林区采集新枝更换室内旧枝一次,虫瘿形成后剖开虫瘿继续镜下观察若虫变化情况,观察记录若虫形态变化、个体发育、危害情况、室内与室外的虫态变化差别等。

2.2野外观察

在达来库布镇乌苏荣贵嘎查天然胡杨林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郁闭度的林地上选择不同树龄的20株胡杨作为固定观测标准树,定期观察记录虫瘿(若虫)的变化及成虫的活动情况,并从20株观测标准株上标记30个百厘米标准枝分别调查若虫虫口密度、危害情况及天敌种类,记载温度等相关气象因子和林地状况。

2.3防效观察

4月下旬至5月中旬结合当地胡杨主要食叶害虫褛裳夜蛾的防治采用植物源杀虫剂1.0%、1.3%苦参碱1000倍液、1.8%阿维菌素1200倍液分别采取飞机空中作业和机动地面喷雾两种防治方式,观察对蔡氏胡杨个木虱初孵若虫的影响。6月中旬结合蚜虫和无斑滑头个木虱的防治,采用吡虫啉1200倍液、乐果乳油1000倍液机动喷雾防治,观察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虫瘿内若虫的影响。8月中上旬,从实施过不同药剂的防治区采集相同数量50个胡杨叶片进行虫瘿剖析,镜下观察对蔡氏胡杨个木虱的防效。10月上旬在成虫飞扬期,选择蔡氏胡杨个木虱重灾区施放烟剂防治羽化成虫,白布铺在树下收集成虫,观察防治效果。

3结果与分析

3.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17~2.48 mm,体翅长3.45~4.03 mm,体黄色,具黑褐斑;雌色淡,具淡黄斑;头顶黄色,中缝两侧凹陷黑色、后缘及近前缘具黑色斑纹;颊锥黄褐色;单眼橘黄色,复眼黑色;触角黄色至黄褐色,第6~8节端及第9、10节黑色,端具2根刚毛;胸部黄色,中胸前盾片中央及两侧黑色,盾片具5条黑褐纵带,两侧角前部黑色,小盾片及后小盾片黄色;足黑褐色,腿节、胫节端、后足跗节黄色至黄褐色;前翅透明,缘纹3条;脉黄色,由RS向后到Cu2脉端黑色,A端斑黑色;后翅透明;腹部黑褐色。雄虫阳茎基节细长,端节粗壮,端膨大粗鉤状;雌虫生殖节侧视宽锥,基突棒状,略弧弯,端平截。

卵:长椭圆形,淡黄色,长0.28~0.31 mm,宽0.21~0.16 mm,与叶面接触的基部圆钝,有橙红色卵黄,端部稍尖,有一细长的端丝;多集产。

若虫:初孵若虫体扁平,体长约0.25 mm,宽约0.15 mm,复眼桔红色,头胸腹分节不明显,腹部中央有一桔黄色斑块;1、2龄若虫体色由淡黄色逐渐加深;3龄开始形成翅芽,复眼黑色;4龄若虫肩叶达头后缘,翅芽边缘已经与腹部边缘连接,腹部略上翘,胸腹交界处开始形成与虫瘿口连接的衍生物,翅芽由透明逐渐转变为黑褐色;5龄若虫腹部末端及腹侧着生大量蜡腺毛,腹部上翘,胸腹交接处形成顶部平圆的漏斗状衍生物,开始从漏斗口排泄白色腊质物。

3.2生物学特性

3.2.1生活史

据室内和林间观察,蔡氏胡杨个木虱在额济纳绿洲天然胡杨林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老翘树皮内和落叶层下越冬。在额济纳旗达来库布镇3月下旬越冬成虫出蛰活动,4月中旬胡杨萌芽期越冬成虫开始在芽苞及嫩叶片上产卵,4月下旬胡杨展叶期卵开始孵化,以1龄若虫在叶片上形成虫瘿,若虫在虫瘿内生长发育。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陆续羽化,11月中上旬进入越冬场所越冬

3.2.2生活习性

蔡氏胡杨个木虱卵聚产在芽苞或未展开的嫩叶背面,排列整齐,多紧密无间隙。卵块卵量多为25~50粒。在卵侧面靠下方有卵柄将卵固定在叶片上,4月下旬开始孵化,初孵若虫爬行至嫩叶上取食,取食时口器刺激叶表皮溶解,组织凹陷虫体固定在凹陷处,周边组织增生,虫体包裹在下陷的植物组织内,一瘿一虫,随着若虫的取食刺激,向下凹陷的虫瘿逐渐增大,若虫在虫瘿的底部固定取食。若虫共5龄。5龄若虫从其胸腹交接处形成的漏斗状衍生物口开始排泄白色腊质物,5 d左右成虫探头爬出。羽化初期体色浅黄半透明,体翅柔软,在枝叶上缓慢爬动。以后活动能力逐渐加强,能跳跃,受惊扰时能飞行,体色逐渐转变为黄褐色。成虫上午活动频繁,常在枝条及叶片上爬行、取食,偶尔在林间短距离飞行,下午多停留在枝条上,呈静止状态。11月上旬陆续转移到树缝、老翘树皮内及落叶层下滞育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取食。4月中旬开始交尾,交尾后即可产卵,产卵后2~3 d,成虫死亡。成虫寿命长,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均可见成虫活动。

3.3蔡氏胡杨个木虱的发生期与物候的关系

成虫出蛰期:柳树枝条开始变绿,胡杨树液刚开始流动;产卵期:胡杨芽苞初绽至展叶;卵孵化及1龄若虫形成虫瘿:榆钱败谢开始;成虫羽化初期:胡杨叶色转黄;羽化期:叶色金黄时;成虫越冬期:胡杨落叶时。

3.4防效分析

由表2可以计算出:4月下旬采用无公害喷雾防治,叶片平均虫瘿减退率达69%以上,瘿内若虫平均死亡率达11%,故对初孵若虫的平均防效达80%以上;5月中旬采用无公害喷雾防治,防效达40%;6月中旬采用无公害喷雾防治,防效达35%;6月中下旬采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防效达57%。由此可见,4月中下旬在蔡氏胡杨个木虱卵和初孵若虫期进行喷雾防治效果最佳;在虫瘿形成后,任何时间喷药效果都不理想;在虫瘿剖析中发现蔡氏胡杨个木虱的天敌有一种蜂类和一种蝇类。另外,通过观察发现:在10月上旬成虫飞扬期施放烟剂,对成虫也有一定的防效。

4结论与讨论

(1)叶片的水份含量和环境温度影响虫瘿内若虫的生长。通过室内饲养观察,从林间采回的胡杨枝条,叶片容易失水,额济纳旗4~9月份的气温室外温度要高于室内温度,每7 d更换新枝时发现,从室外叶片上的虫瘿内剖出的若虫比室内水培枝条叶片上虫瘿内剖出的若虫个体大,故室内水培枝条上的若虫与室外自然条件下的若虫不同。

(2)蔡氏胡杨个木虱在額济纳旗天然胡杨林大面积发生且为害较严重,扩大了该虫在中国的分布区域;额济纳旗与新疆相似的气候特点与相同的树种,使蔡氏胡杨个木虱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在蔡氏胡杨个木虱产卵高峰期,及初龄若虫期利用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非常有效,可大面积推广;利用天敌防控蔡氏胡杨个木虱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法圣.中国木虱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牡丹江林业学校.森林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3]张炳坤,崔晓萍,王佩玲,等.新疆北部为害胡杨的三种木虱形态识别及为害特征研究初探[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0):1887~1890.

[4]蒋文忠,叶黎红,孙兴全.梧桐木虱生活习性及室外防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08~109.

[5]王维翊.木岑管木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6,25(4):28~29.

[6]王川才,周政华.梧桐木虱生物学及其防治[J].昆虫知识,1994,31(1):24~25.

[7]孙红艳,张炳坤,周黎,等.蔡氏胡杨个木虱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J].北方园艺,2012(21):112~114.

[8]杨友兰,王红武,吕小虎.槐豆木虱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昆虫知识,2002,39(6):433~434.

猜你喜欢

生物学特性
一株野生侧耳属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