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癌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2017-03-30黄燕东王占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4期
关键词:氨酸激素水平游离

黄燕东,封 凯*,王占龙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甲状腺癌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病症,在全部恶性肿瘤病症中占比约为1%,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处理方式、内分泌治疗手段、放射外照射治疗方式、放射性核素治疗方式实现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1]。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实施甲状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选取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23~67岁,平均为(48.73±2.83)岁。甲状腺肿物分布于双侧叶位置、单侧叶位置、峡部位置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69例、8例、3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3例、77例。其中包含淋巴结转移情形患者51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运用甲状腺叶全切手术处理方式或次全切手术处理方式,收集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随后对患者手术处理前、手术完成后第一天、第五天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实施检测,观察患者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患者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患者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

时间  游离甲状腺素水平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 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水平手术处理前 17.39±3.28 4.91±0.87 2.82±2.51 1.91±0.53 115.23±24.62手术完成后第一天 19.23±5.72 4.11±1.72 1.98±1.92 1.72±0.83 102.32±45.32手术完成后第五天 15.24±11.27 3.32±1.27 5.48±3.22 1.46±0.55 89.38±32.84

3 讨 论

甲状腺功能与患者自身甲状腺相关病症及手术处理操作具有紧密关联性。甲状腺功能的变化过程包含以下三部分:微小甲状腺功能减弱,主要是指患者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轻微波动,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并未产生显著波动变化;轻度甲状腺功能减弱,患者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一定提升迹象,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并未产生显著波动变化,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呈现一定下降迹象;严重甲状腺功能减弱,患者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显著提升迹象,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呈现显著下降迹象[2]。在对患者实施甲状腺功能减弱情形评断的过程中,主要评断依据为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波动情况。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运用甲状腺叶全切手术处理方式或次全切手术处理方式,研究发现,手术完成后第一天患者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相较于手术处理前,提升趋势显著,但术后第五天时相较于术前,则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给予手术处理操作后,患者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水平相较于手术处理前,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且随时间推移,下降趋势更加显著;手术完成后第一天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相较于术前,下降趋势显著,但术后第五天时相较于术前,则呈现显著提升趋势。

综上所述,对患者运用甲状腺叶全切手术处理方式或次全切手术处理方式后的一天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将呈现显著变化趋势,此时应注意对患者开展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查处理。

[1] 赵 剑,罗天航,丁 三,等.甲状腺癌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10)∶57-58.

猜你喜欢

氨酸激素水平游离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甲功正常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的相关性
黄连-厚朴药对9个配伍比例对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高羊毛氨酸硒提高猪肌肉中硒沉积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流者激素水平的影响
孕妇血清激素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