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教材学写作

2017-03-30周晶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回归写作教材

周晶

[摘 要]学习教材,回归教材,要凝视,要思索,不只是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体味出教材在写作方面经典的示范力量,学习其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手法,这对我们的写作有莫大的直接帮助。

[关键词]回归;教材;写作

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好的归类,有对青春的吟诵,有对人生的体悟,有对底层光芒的赞颂,有对亲情的如泣如诉,有对爱情的执手相约,每一类的课文中都有我们要学习的力量,从写作手法到思想主题,从表达效果到布局谋篇都起到了经典的示范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些精心选进教材中的课文时,不只是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手法,这对我们的写作是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的。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板块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在狂风暴雨的夜晚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一片常春藤叶,点燃了一个年轻女孩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互相关爱的友谊,特别是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也暗示我们人只有坚定生命的信念,才能够战胜死亡。我们在品读作品的同时,还要感受它对我们写作不可小觑的示范作用。

一、学环境描写

全篇之中有多处环境描写展示了人物内心和行文情节的跌宕起伏,这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

课文开头便写道“街道仿佛发了狂似的,分成了许多叫做巷子的小胡同,这些巷子形成许多奇特的角度和曲线。”这一段的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是在“租金低廉”“错综复杂、苔藓遍地、狭窄的”的“艺术区”。这里生活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靠着信念支撑的失魂落魄的贫穷的“艺术家”,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下,在生活的磨难面前,前途渺茫,孤独绝望,琼珊才会数着常春藤叶计算自己的余日。“一个空荡荡、阴沉沉的院子,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叶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

这是琼珊和苏艾合租的画室,望着所剩无几的叶子,琼珊说“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悲哀、贫穷、绝望的气息充斥着整个空间。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环境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命运,尤其是人物绝望、自暴自弃的心情。

环境描写在一篇文章中起着无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些欲言又止,那些顾左右而言他,那些无声的抗争,那些爱慕的娇羞都可以通过环境等描写来另辟蹊径表达,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二、学语言描写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以语言色彩渲染悲剧或喜剧氛围,使读者能在幽默或夸张的言语中感悟到真挚的情感与生命内在的庄严肃穆,在生动活泼的语言中给人以带泪的微笑。如这篇文章中“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语言时而风趣幽默,时而沉重多思,就是在这样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人物的思想与魅力,精神与境界。

考试说明上强调: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善于运用多种语言技巧。

三、学手法技巧

学习以点贯面,精神彰显法,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的情节空白,含而欲滴,但不点破,让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有更多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却只有两处,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贫穷的老画家。再见贝尔曼时,他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二天就去世了。中间关于贝尔曼的语言描写也不多,但是我们却感受到了一位善良有爱心的老人,他平凡甚至有点令人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虽然穷困潦倒,但却无私关爱帮助别人,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看似忽视却是有意留白的写作手法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贝尔曼冒雨为琼珊画最后一片叶子的珍贵场面没有极力去写,只是通过苏艾的语言,在文章的最后简单交代,这反而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贝尔曼是如何步履蹒跚地攀爬到二十来英尺高的墙上,如何调色,如何颤抖着双手画叶子的。

点面结合,以点贯面,详略的把握是我们在写作中所要注意的。一块小小的石子,只要抛得漂亮同样可以泛起层层涟漪。

四、学伏笔与照应

伏笔与照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文章前后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还能让人产生心灵共鸣、会心一笑,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也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那儿摸摸。”天的冷为老贝尔曼冒雨画叶子染肺病埋下伏笔。

再如小说前部分展示给我们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贫穷的、令人讨厌的老画家贝尔曼,把读者的情感和注意力层层推进引到了一个对贝尔曼蔑视讨厌的方向,到达顶点时却掀起波澜,事情突然一转,完全出乎意料,老贝尔曼竟然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挽救了琼珊的生命,虽然他穷困潦倒,表面上令人讨厌,但他有一颗火热的心,无私关爱帮助别人,到文章的结尾,贝尔曼如此高大、闪光的形象才让我们为之一震并深深思索。

这种尽水兴波,风生浪涌的突转的写作手法,起到了铺垫蓄势、设悬念、突出主旨的作用,这是我们写作所缺少的。

五、学写作视角

学生写作视角的定位很重要,学生往往将视野倾慕于古今中外社会上的名人名事,却忽略了我们身边那些有着美好而深邃情感的普通人。

本文的老画家贝尔曼,平凡甚至邋遢,有着各种坏习惯,但他身上却有着为朋友两肋插刀、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我们可以将写作视角更多地投向各阶层的普通人,他们普通的工作生活学习,他们的喜怒哀乐。平凡的小人物身上闪烁着大光辉,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记录,那些普通的人和事中也流淌着情感热血,闪烁着人性光輝,

蕴含着深邃思想。我们不妨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人物身上寻找灵感,整理重组,经过艺术再加工,呈现到作文中。

六、学细节描写

作文中精当的细节描写,可以使记叙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枯燥走向生动,从平淡走向真实感人。

比如,在得知琼珊的病情后,苏艾“哭了一场,把一张日本纸餐巾擦得一团糟”,展示了两个相依为命的女孩子间的真挚情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开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这段细节描写,展示了那片仅有的经历风雨的叶子依然坚强地“长”在枝条上,预示着一股新生的力量,也预示着这场不可能的“不落”其实是以一个生命的陨落为代价的。

课本、教材,是我们最原始的学习工具,回归教材,从教材中学习写作,将是我们写作的最有效的途径。

北大教授曹文轩说:人类看世界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扫视,一个是凝视。要写好作文,必须要仔细打量、凝视这个世界,才能发现它的无比丰富和美妙,学习教材也一样,回归教材,要凝视,要思索,从中体味教材在写作方面经典的示范力量,这对我们的写作有莫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回归写作教材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