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

2017-03-30魏碧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康复期颅脑外伤效果

魏碧

【摘要】 目的:研究优化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76例分为A组(38例,采取优化康复护理措施)和B组(38例,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A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4.6±4.2)分,显著高于B组的(82.9±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并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化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康复期;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6.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073-02

调查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者约占临床创伤性疾病发生率的5%~10%,该病具有创伤大、致死率及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1]。此外,其患者康复难度较大、生活质量较差。研究提示,优化康复护理可针对康复过程中限制颅脑外伤后运动功能、自理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临床路径,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实践价值[2]。为研究优化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笔者特进行本次研究。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A组给予优化康复护理,38例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9~69岁,平均(34.2±2.6)岁;B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38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0~67岁,平均(33.8±2.3)岁。所选患者入院后均经颅脑CT、脑电图、神经系统检查,患者的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均符合文献[3]《颅脑外伤的分类分期诊断标准》,且患者及家属对本试验内容、目的了解全面,自愿参与。研究排除了急救无效死亡、具有原发性精神疾病、语言障碍者。经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B组 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关注神志、瞳孔及并发症,做好生化指标监测、护理记录等)、护理操作(输液、给药、留置针、给氧、连接呼吸设备等)、专科护理(脑脊液漏液处理、约束带使用等)、日常生活护理(安全标识、清洁床铺等)、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环境介绍、简单功能练习等)、饮食和排泄护理(饮食支持、协助排尿等)。

1.2.2 A组 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给予优化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体位。取仰卧位,使患者头部稍微偏向一侧,外展肩关节、拉伸肘部腕部,使患侧上肢和下肢自然舒展,使健侧下肢弯曲>90°并加软枕支持,体位应定期调节,1~2 h/次,旨在保证肢体运动功能、血液循环不受影响。(2)加行中医护理。采用针灸法刺激患肢神经,同时进行简单的肢体运动练习,如屈伸练习、关节旋转练习,每次练习后辅以肌肉按摩、推拿,旨在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3)语言及意识训练。采用音乐法、针灸法、谈话法、认知训练法等形式促进患者意识及语言功能的康复。(4)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早期训练。根据不同患者的运动功能缺损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训练内容包括站立训练、下床活动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进食、如厕、洗衣练习等),并以循序渐进、练习适量、全程陪护为原则开展上述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一般在病情稳定后1周内进行。

1.3 观察指标

1.3.1 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 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价两组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ADL)缺损情况,内容包括转移、活动、穿衣、大小便等日常自理项目,总评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强;应用Fugl-Meyer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包括上肢运动积分(33项,66分,每项积分0~2分)、下肢运动积分(17项,34分,每项积分0~2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4]。

1.3.2 护理质量评分 由护士长参照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颅脑损伤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采用未达标扣分制。评价内容包括病情观察(30分)、治疗措施(20分)、专科护理(20分)、基础护理(10分)、健康教育(10分)、饮食和排泄(10分)6项,满分100分,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A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结果显示,A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由于强大外力作用于头部而形成的一类严重创伤,可分脑震荡、颅内血肿、头皮裂伤等类型,本病具有致死致残率高、康复困难等特点,显著降低了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而近年来,颅脑外伤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颅脑外伤的康复护理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提示,颅脑外伤康复期的常规护理要求更侧重于病情观察、日常生活辅助、健康教育、并发症护理等,而忽略了早期进行运动功能锻炼、神经功能缺损修复、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康复内容。另有研究提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康复,这也表明传统的康复护理存在明显的缺陷[5]。优化康复护理是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在病情稳定后初期,通过刺激神经系统、开展认知训练、语言训练、关节活动练习、自理能力训练等达到促进神经系统功能修复及重组作用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而为了激活神经系统,笔者所在医院也采用了中医方法,如应用针灸、手法按摩等,同时,通过优化体位也可减少肢端神经的压迫及损伤,另外,在患者病情稳定后1周内即开展早期的个性化认知训练、语言训练、关节活动练习、自理能力训练则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快速康复,而上述护理措施均以患者为中心,自然也能够提高护理整体质量[6]。本研究结果表明,经比较,A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改善水平、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P<0.05),这也支持了上述研究观点。

综上所述,优化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并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管新妹,沈敬敬,丁爱萍,等.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137-138.

[2]张旦,徐晓娟,颜莉,等.急救护理干预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救治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8):103-105.

[3]潘美群,毛淑芬.询证护理模式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96-97.

[4]卢远新.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重症患者康复期恢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2): 62-64.

[5]李冬梅,韩玉婷,陈兰兰,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颅脑损伤42例[J].武警医学,2015,26(10):1073-1074.

[6]李岩.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恢复期护理观察[EB/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1):166-167.

(收稿日期:2016-10-09)

猜你喜欢

康复期颅脑外伤效果
灵动耳环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男性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研究
颅脑外伤引发的精神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分析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36例临床诊治分析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