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2017-03-29龚添妙朱国军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湖南省

龚添妙,杨 虹,朱国军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龚添妙,杨 虹,朱国军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近年来,湖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的发展。但仍存在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培养主体单一、与企业需求脱节、社会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需要从促进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协同,推进高技能人才供给结构变革;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参与培养机制;注重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提升高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改革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方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改进完善。

湖南高技能人才;现状;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产业的升级转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并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要实现价值链与产业链的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精品制造发展,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需要一大批的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一、湖南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人员,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人才队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力的支撑了产业的发展。

一是高技能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截止2015年,湖南省有技能劳动者约400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00万人,较“十一五”末增加15万人。湖南省2016年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9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20名,截至2016年,湖南共有“全国技术能手”36名,“湖南省技能大师”45人,“湖南省技术能手”244人[1]。二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湖南省基本建立了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为基础,社会和行业、企业力量兴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补充,覆盖各行业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截至2016年,湖南省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65所,高级技校25所,国家和省部级重点技校31所,各类职业培训机构150余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7家。三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不断丰富。湖南省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打造了校企合作型二级学院、职教集团、产业园区、“校中厂”和“厂中校”等协同育人平台。截至2015年,湖南省共有校企共建二级学院10个,职教集团30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1个,形成了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培养、卓越技师培养、定向直招等多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2]。

二、湖南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湖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规模不断壮大、培养体系逐步健全、高技能人才发展环境逐渐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

与湖南省加快建设制造强省,重点发展千亿产业要求相比,与发达省市相比,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依旧存在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一是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高技能人才队伍与产业布局和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二是高技能人才技能层级结构不够合理,高技能人才和领军人才紧缺,技师特别是高级技师比例较小,基础制造、高端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三是高技能人才领域分布不够合理,一些职业存在着高技能人才断层危机,许多新兴行业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比较单一

目前,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为基础,人才培养主体比较单一。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重使用、轻培养、要求多、支持少”的现象仍然存在,职工培训缺少统筹规划,培训经费难以落实,职工培训参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政府在职业技能培训上的政策支撑不足;行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等各类社会培训资源仍有待加强。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仍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校企合作一头热的现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课程标准的开发滞后于产业与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对接,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部分行业、社会职业培训模式与鉴定的标准与生产操作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培训体系与培训资源开发滞后于技术发展需求。

(四)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尽管“大人才观”日益深入人心,但受传统文化和观念影响,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在社会上仍有一定的影响。高技能人才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的社会地位不高、待遇整体偏低、发展通道不畅、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依旧存在,人才培养培训投入总体不足,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湖南高技能人才培养改进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协同,推进高技能人才供给结构变革

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特色性。引导高校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鼓励高校撤销与对接产业不相关专业,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的发展需求,新增前沿专业,依据技术变革,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形成与区域产业布局相适应的专业布局。支持高校围绕行业布局规划,对接产业集群和职业岗位群,将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的专业组成专业集群,形成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格局,发挥集群优势,融入全产业链。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保持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协同[3]。

加快推进教育强省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展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持续推进卓越高职院校建设,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打造若干所一流职业院校和一批一流专业,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鼓励支持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更高层次的高技能人才。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加强企业大学、培训中心等机构建设,在企业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完善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制度,依托开放大学等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构建高技能人才终身学习体系,持续提高员工技能,变革高技能人才供给结构。

(二)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参与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员工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企业实施职业培训的积极性,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等知识技能培训,引导拔尖技能人才在本单位传技带徒。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开展校企合作,支持企业发挥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共培、技术开发等多领域深度合作。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培养”,推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校的现代学徒培养,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质量[4]。

鼓励行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发挥行业信息公布、教学指导、质量评价等功能,推动行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教学实施预评价、质量认证等人才培养全过程。支持行业、中央企业、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产业链、岗位连、教学链的深度融合。探索集团内部产权制度改革和利益共享机制建设,开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试点,构建集团现代治理体系,推动集团化办学,构建高技能人才多元主体培养机制。

(三)注重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提升高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观,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质,高技能人才既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职业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职业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人为目标,职业精神的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职业教育文化观,将以契约、标准、效益为核心的产业、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推进产业文化和教育文化、校园文化的融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元素相结合,为职业精神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鼓励企业把职业精神培育作为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培育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增强员工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注重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职工创新专项资金,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创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设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设创业基础、创新设计、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改革人才培养评价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考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

(四)改革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方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改革高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方式,构建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倡导在高技能人才薪酬结构中充分考虑技能贡献的因素,完善劳动、知识、技术、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从其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以奖金、股权等多种形式给予奖励。完善高技能人才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健全高技能人才职业年薪制度。

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简政放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人事制度,落实学院用人自主权,清理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晋升等方面不合理的政策限制。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推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学院领导、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健全高技能人才流动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在高技能人才服务中心的主导作用,构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发展各类职业中介组织,为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提供服务,优化高技能人才发展环境。

[1] 朱厚望. 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8):85-88.

[2] 红网.论湖南省高机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协同[EB/OL]. [2015-01-20]. http://news.sina.com.cn/o/2015-01-20/140031421529.shtml

[3] 卢志米.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85-89.

[4] 王玲.高技能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及培养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11-15.

[编校:杨 琴]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killed Talents in Hunan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de in China 2025” Plan

GONG Tian-miao, YANG Hong, ZHU Guo-jun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410124)

In recent years, the highly skilled talents team construction in Hunan province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which strongly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such as acute talent structural imbalance, single training subject, divorcing of enterprise need, and the unimproved soci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s shall be made as follows: promoting th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boosting high-skilled talent supply structural change ; playing the role of main body of enterprises in high-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onstructing multiple participation in cultivating mechanism ;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 and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killed talents ; reforming of high-skilled talents evaluation incentives , and optimizing tal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high-skilled talents of Hunan provinc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C964.2

A

1671-9654(2017)03-0001-03

10.13829/j.cnki.issn.1671-9654.2017.03.001

2017-01-03

龚添妙(1989- ),女,湖南长沙人,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杨虹(1978- ),女,湖南临澧人,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研究。朱国军(1972- ),男,湖南郴州人,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本文为2016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25湖南智造”高职项目“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实践创新研究”(编号:16YBG002)和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基于产权制度和治理能力的集团化办学创新实践”(编号:2015A0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湖南省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
《湖南省志·军事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