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长征精神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借鉴

2017-03-29郭玲丽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4期
关键词:借鉴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征精神

郭玲丽

摘要:长征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迈向新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进入新阶段的强大精神支撑。在国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形式面临诸多挑战的形势下,深刻剖析长征精神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中,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长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借鉴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建设”改为“建成”,是共产党向人民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为党和政府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当期,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现象依然存在,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长征精神能够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源于伟大精神的指引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原意是指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是比理想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小康”状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之一。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访,在同他的交谈中,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一,”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里所说的“小康”是达到小康水平,即主要是在物质方面达到小康,还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的概念。但它仍然为当时的中国指明了阶段性的奋斗目标,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深入分析了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认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会议对于小康社会的阐述更加深入,不仅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生活水平。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十六大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部署,使其更加具体、更加细化。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会议初步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举措更加全面深入、科学合理。

201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车专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议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内容更加明确细致,层次更高更深,措施更加完善。

纵观小康社会建设历程的演变,在不同发展时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策略,这本身就是对于长征精神中独立自主、一切从实际出發内涵的集中体现。小康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宗旨出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排除万难、勇于创新的扎实苦干。

二、长征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丰富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产生于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持。长征精神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体现在:

首先,长征精神对执政党建设的借鉴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农PF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与群众共患难,群众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群众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实现和保障,会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人民对执政党的信任和支持,损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和质量。在这种关键时期,共产党员更要端正态度,摆正身份,投身到人民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听取群众意见,落实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诉求,始终保持执政为民的情怀。

二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团结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军事纪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广大党员身体力行,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本身的质量直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执行党的纪律不能有任何含糊,不能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造成“破窗效应”。凡是违反党章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的行为,都不能放过,更不能放纵。党员要加强党性要求,认真学习和践行党纪国法,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始终坚守党纪这一红线。同时,党员还应加强作风修炼和思想学习,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其次,长征精神对培育国民精神和国民信仰的借鉴意义。

一是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品质在长征途中的集中体现。那就是为了伟大事业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的精神;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今,改革开放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家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攻克很多难题、破除很多藩篱,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实干的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既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主体,又是享受成果的主体。因此,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积极行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因此,在当前,更需要加强对长征精神的宣传和学习,使长征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二是长征精神是一部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史诗。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的许多思想观念纷纷涌入,这其中不乏精品,但也有糟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对人们的信仰和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一些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产生怀疑,甚至主张照搬西方的套路。伟大的事业需要艰苦的奋斗和必胜的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各个阶段的积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重要一环。“行百里者半九十”,半途而废只会一事无成。因此,在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信心百倍,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奋力拼搏。

伟大的精神产生于伟大的事业中,同时又推动着新的伟大事业走向新的胜利。长征精神产生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实践中,对长征精神的坚定传承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必定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借鉴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征精神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克拉克财富分配理论对中国财富分配现状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