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2017-03-29殷玲玲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4期
关键词:管理实践改革创新

殷玲玲

摘要:中国绩效管理中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中国政府的绩效管理,为了提高绩效,必须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提高绩效是现代政府管理最核心的一部分内容,也是落实政府责任、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最有效的工具。根据国家的要求,各地方政府必须尝试在绩效管理中做出最大的努力,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国自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重点强调国家绩效管理,也组织推出了众多的改革项目,其中很多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政府绩效管理;改革创新;管理实践

回忆改革开放后中国走的每一步,中国的绩效管理改革都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政府绩效改革的创新,中国政府的绩效改革也开始逐步的走上正轨。政府的绩效管理主要是来源于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主要是解决在政府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在中国绩效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旨在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并立志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寻求能够创新中国政府绩效改革的理论,使得中国特色真正的渗透到绩效改革中。为了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实、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治文明,必须实施政府绩效管理。为了更好地推动政府成为服务性的政府,本文围绕绩效的相关主题总结交流相关经验,探讨寻找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将绩效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原因

在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开展绩效评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传统的财政体系存在着弊端。(1)财政的资金分配存在科学依据不足的现象。现在中国存在最为严重的一种现象就是存在谎报与假报销的情况,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几乎是普遍存在。对于这一现象最准确的描述就是部门加报,财政少给,这种现象简直就是相互推脱,最终却也能皆大欢喜。(2)财政工作重点不够突出。对于部门申报项目支出之后,根本没有有效的跟踪,也没有专门的部门去衡量政绩的大小。在这样一种重视实际收入、轻视实际支出,但是却重视分配、轻视管理的局面之前,根本就不能够从实际上落实财政工作的稳步进行。(3)部门本位主义严重。在众多部门都齐头并进的时候,多数部门以自己部门工作为重,并不能协调各部门工作,使得有限的资金成为部门工作争夺的“香饽饽”。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只能搞平均主义,忽视了部门的轻重缓急,更导致了部门本位现象的加重。(4)项目管理不规范在部门工作的进行中,市场都会出现“拍脑袋”的现象——有的部门急用资金却没有,有的部门占用资金却使不出去。在这种现象下,只能导致资金运用不合理,进而导致使用效率不高。(5)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由于财政支出的“雪球'越滚越大,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的突出。就算是财政预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根据城市的年消费与支出,仍然会有“入不敷出”的现象产生。

以上的财政弊端不仅反映出了政府管理方面的种种漏洞,也表明了公共财政与财政体系某些方面的不相容。在传统的财政管理中,只有根据以上弊端采取必要的创新措施才能使绩效评价成为具有真实意义的改革。

二、改革的具体做法与历程

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项目自评。广州市早已以身试法,在整个广州都开始推行项目自评。在自评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突出“绩效”这两个字,提高自评的效率,在按照绩效实行各大原则的过程中,增加了项目筛选这一环节。开展重点评价环节。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财政支出的重点越来越向民生方面倾斜。在实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着力于市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实施重点评价。

将评价结果运用于实践中。绩效评价的基本模式注重的是结果,将结果与预算的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助于积极的运用评价结果。在部门绩效自评的时候,要帮助寻找问题,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中肯的建议。优化部门的预算编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相关的单位部门中。要开展先試点,根据先试点的种种问题与实际情况进行铺开活动。

三、中国绩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绩效虽然是考核过程中的一样“好东西”,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它。目前的绩效编制已经有了很多的改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合理之法。在新绩效与旧绩效之间难以取舍,并不能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旧绩效的目标主要是完成部门任务,为了完成使命,推动项目效率的提高。然而新绩效不仅会注重“绩”,也会注重“效”,为了达到二者的平衡,政府会将绩效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绩效。

在绩效改革中,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是领导的重视并不如认识上的那样完整。同样的,每个部门对于绩效评价的态度也十分重要,一些部门不能正确的认识绩效评价的深刻含义,只是单纯的应付,这对于绩效检查工作的展开也会产生一定的困难。由于政府的预算过于复杂,没人能在真正意义上把握财政预算,而有些人对于改革也不会主动去推进,往往会产生绩效只在很少的程度上改进预算。

在中国的绩效管理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基础信息难以让人信服;预算管理的方法和运行程序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缺乏统一的标准;财政不能真正的运用于公共服务中,使得服务职能不到位;财政管理的绩效意识不浓厚,不能从理念中加强认识。

四、绩效管理改革的实践

解决预算管理中基础信息不可靠的现象,将信息失真、做假账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政府重点推行公共财政制度创新的措施,推行财政综合改革,做到从源头上治理社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创新绩效管理体制,学会理财,从源头上要倡导反对腐败、提倡廉洁奉公。要从根本上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改进行政方式。

四权分立制衡,重点解决财政收入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在权力的框架之中,四权之间不仅能够相互制衡,更能够相互促进,绩效作为中间纽带促进整个系统循环有序地进行。建立能够反映政府完整收支的公共预算体系,使得部门预算能够从侧面反映整个部门的整体预算,预算体系能够清楚的反映整个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建立多元式的绩效监督机制,保证公众能清楚明白的了解整个资金的使用明细。实行绩效预算模式,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将财政的不同功能结合起来,运用于财政的绩效评价中。

建立科学民主的分配体制,做为民着想的事情,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对资金进行分配的时候,不仅要对项目进行正确的评价,而且要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评价之中,使不同部门或者相似的项目能够展开公平公正的竞争,避免出现重复任务、重复资金问题。

五、结论

将中国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改革不仅收获了不小的成效,而且推动了政府的服务职能转变。为老百姓做实事,考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财政预算编制的落实,使政府的管理变得透明、变得更加的公开。政府不仅强化了自己的管理责任,而且把自己的权利推向了服务,解决了众多的疑难问题。政府依法进行绩效管理,使得制约管理的监督机制开始进入自己的工作中。在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状态之下,不仅控制了公用经费的无线增长,而且优化了政府的权利配置。这不仅确保财力真正的用在基础建设中,也缓解了增资压力,确保了社会的稳步前进。对于我国政府的收入和预算,很多人都存在概念上的模糊和不解,这些模糊对于增强财政透明度、加强政府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影响。在当今的国际政治格局之下,政府的绩效管理应该有一个国际标准,而为了体现中国特色、适应本国的国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政绩管理标准。国内的标准应该立足于本国的国情,提高政府的财政透明度,进而提高绩效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实践改革创新
浅议“看齐”文化的构建
以企业公民理念为导向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与路径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管理哲学的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