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一片茶叶而停留

2017-03-29聂姚

新城乡 2017年3期
关键词:制茶峨眉山茶园

聂姚

从峨眉山高铁站开车出发,不多久就到了峨眉山山脚下。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上山,约莫半山腰处,一边是金顶方向,另一边就是茶山方向。2月12日,春寒料峭,我行向茶山深处。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道路两旁的植物叶片上结了一层白霜,远处的山头在朦胧的白雾中若隐若现,大片茶园就选址于此。

自古峨眉产香茗,峨眉山茶史已有3000余年。其中一片茶园的主人叫贾思瑶,一个1986年的海归姑娘。为什么她要放弃城市里的高薪工作,而选择种茶这个传统行当?

种茶也是参禅

贾思瑶在茶园体验点等我。

眼前的她,中等身材,眼睛大而有神,高挽着的头发整齐束在脑后,没有一根散落在脸上,非常利落。

体验点是一个古朴而自然的院子,檐角上挂着的鱼形风铃随风摆动,发出清脆的声响。院外包围着一圈活水,几条锦鲤慵懒地沉在水底。茶园就在院子后面,路上满是冰渣,一脚踩下去吱吱地响。前一天的雪压弯了路两旁的竹子,倒压在茶树上,得一边走一边扶。

趁这个空,贾思瑶跟我讲起了她与茶的结缘。

原来,早在她念小学的时候,她的母亲有一次到峨眉山登山,发现山里的茶叶味美质优,便租赁了一片茶园来经营。贾思瑶经常跟着妈妈行走在茶山上,挨家挨户去品茶,茶叶渐渐在她心中埋下了根。

2008年,贾思瑶考取了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最开始选修的专业是金融和国际研究双学位。读大学时,她时常会把家里的茶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每次得到赞许她都很开心。在逛街时,她也总会下意识地捕捉有关茶叶的信息。终于有一天,她下定决心学成后回到故乡继续谱写与茶叶的故事,于是把所修的金融专业改为市场营销,一毕业就回到了茶园。

贾思瑶家的茶园位于峨眉山龙洞村海拔1200米—1800米区域,我们翻越了大约10分钟,终于到了。说是茶园,更像是森林中的相对集中的植物。

每到采春茶时节,贾思瑶都会组织顾客上山体验采茶。“你知道吗?气温上来以后茶树周边的野草长得特别高,好多客人来了以后都在问我茶树在哪里。”她捂嘴笑着说。

山脚下的红梅已经盛开,茶园的红梅才刚吐露花苞。茶树叶子上积着一层薄薄的冰,冰渣在叶子边缘处聚集出一圈白白的边,在阳光的照耀下亮得有些刺眼。贾思瑶爱怜地看着这些挂满冰霜的茶叶,用手摩挲着一片被虫吃过的叶子说,“这些虫就交给森林里的鸟儿吧。”

贾思瑶家的茶园一直推崇这种自然生长、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有机茶。这里海拔高,温度低,病虫害少,村民们不用打药。

“自然而然”,是贾思瑶常说的一句话。茶商常常会为了利益,一年里多次采摘茶叶,但她们一年只采一次。

“种茶也是一种参禅。”贾思瑶说。在她看来,土壤与植物都有生命,索取越多,得到就越少,采茶也是如此,采摘次数越多,茶叶品质越低。顺其自然地做好每件事,这种累积就是禅。

求学茶艺之旅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思瑶觉得只有充分了解茶叶从种植到销售的整个流程,才能了解茶叶性格然后和它心意相通,最后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好的茶叶产品,于是她开始向师傅学习制茶技艺。

但是学制茶的过程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制茶时,杀青可以去掉茶叶的青草味,阻止茶叶继续发酵。而在杀青过程中,需要把手伸进机器里捞一捧茶,然后在手上轻轻摩挲,透过指尖感受手掌中叶子的温度和湿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起初,贾思瑶看着几百度高温的杀青机里还快速煽动着叶片,不敢下手。终于她鼓起勇气把手放进去,结果被烫了一个很大的水泡。

但是贾思瑶没有被吓倒,继续练习,后来还总结出一套经验:胆子大,出手快,多练习,熟能生巧。正是因为贾思瑶对茶叶制作技术的了解,才能在顾客口感喜好和制茶工艺技巧上找到平衡点。每年制茶的时候她都要参与其中,制好的每一批新茶她都是第一个品尝者,然后把意见反馈给制茶的师傅,师傅再进行调整。

不光是川茶的制作技艺,武夷山岩茶、福建铁观音、台湾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她通通都去学习过。

2011年,日本茶道名家佃一可到峨眉山和中国茶艺师进行友好交流。贾思瑶与他有了第一次接触。这开启了她东渡日本求学茶艺之路。

在去日本之前,体现了东方文化深层精髓的日本《茶之书》已被她熟读三遍。佃一可与贾思瑶交流时也颇为感触:“能够熟读并理解《茶之书》的人,在日本人里也不多见。”

日本的求学之路只是出国求学的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电视播放的《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纪录片,里面的英国茶文化专家简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她,她决定去找简求教。

然而, 纪录片中只有“简”的中文名,并没有姓,而“简”又是个很大众的名字。

贾思瑶在中文网站中无法搜到简的有效信息,她尝试在外国网站中搜索。终于,她在英国茶文化协会中的顾问一栏里确认了简的英文全名。然后顺着名字又搜索到她所办的培训班,终于取得了联系。简被她的诚意所打动,很快就与她敲定上课时间。

在英国,她除了学习茶叶文化,还考察了英国的茶叶市场。让她惊叹的是中国茶业种类在英国市场上非常齐全,就连小众茶太平猴魁也常可以见到。

英国人的下午茶文化也深深触动了她,英国人极爱喝茶,“他们或三两成群,或一个人静静坐着。喝茶时,时间仿佛为这片树叶停留,停下来思索自己一天的得失。就像中国的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也应该慢下来,回过头思索反省。”

挑战重重

2012年,贾思瑶为了更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在成都著名的寬窄巷子开了一家茶舍。

我到茶社的那天,天气正好。茶社分内外两部分,外部是展示区,茶叶和茶器整齐地陈列着,穿过门厅别有洞天。院子里摆放着几张茶桌,茶桌上有盆栽小景,角落处有个水池,水池上错落着假山,一派清幽场景。

“我们很多顾客都是年轻人。”贾思瑶说,“上周还有跳街舞的茶客来茶社做直播。”

然而,与茶结伴的故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山上一些土地被用于房地产开发,很多村民搬到城里居住,人工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除了人工,茶叶在市场的认知度也是她担忧的问题。即使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有机健康茶叶,时常还是有顾客对“有机”产生质疑。有顾客调侃道,“喝惯了打农药的茶,没打农药的还喝不惯”。每当这时,贾思瑶和店员都只能一遍遍耐心地向顾客讲解。

最近,她打算将山上的茶园体验点重新修整升级。除了让上山采茶的顾客能更亲密地与茶接触,还可以在非茶叶采摘季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民宿,看到茶园的天然原生态。

她还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虽然中国茶叶在国外销售量很大,但目前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中国的茶叶品牌,她想喊响自己的品牌。

贾思瑶在美国读书时,曾经见到有日本人在那里开的和果子店,门面不大,但门庭若市。

“日本人可以做,我们也可以!或许你哪天走在加拿大的街头,一抬眼,就能看见中国自己的茶叶品牌。”贾思瑶说。

猜你喜欢

制茶峨眉山茶园
中国传统制茶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茶园飘香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茶园之晨
勇登峨眉山
湄潭茶园
PLC自动化技术在制茶中的应用
峨眉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