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探索

2017-03-28刘华旭杜京义昝宏洋

传播力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通识分流教学管理

文/刘华旭 杜京义 昝宏洋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不断蓬勃发展,传统高校招生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分化过细等弊端越发明显。从北京大学首先进行实践大类招生政策以来,国内高校陆续开始尝试按照学科大类而不细分专业的招生制度改革,即新生录取后首先进行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再转入专业教育进行培养。

目前就大类招生后的专业分流问题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可的概念和精确模型。大多数研究者都对这种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该模式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在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前提并结合学校实际,合理的组织和实现专业分流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

一、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旧的招生模式下同一个专业录取的人,往往采用同一份培养方案,在相同的教学计划下,被培养成知识面较窄的单方面的技术人才。与之相比强调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综合素质提升,注重拓宽专业口径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新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一)大类招生是时代的需要

大类招生后分流培养,可以培养出具备宽厚的学科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毕业生,避免了毕业生知识面偏窄,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等弊端。同时,分流培养的专业选择时间往往在入校后一到两年之后,学生在专业选择时能够更加精准的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情况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大大扩宽了就业机会。

(二)大类招生是社会的需要

一带一路新经济的发展的瓶颈是人才,交叉学科、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同时自新世纪开始的就业难问题始终存在,第三方调研结果表明,不是因为毕业生人数大造成就业困难,而是因为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社会需要地方高校采用大类招生模式,加快培养能够符合社会需求的丰富专业理论和实践研究经验的创新型人才的步伐和力度。

(三)大类招生是个体的需要

旧模式下由于对专业的认识不深、志愿填报的盲目性等问题,相当一部分新生入校后存在专业认可度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而大类招生制度避免了考生被一次性限定在某个具体专业。学生在通识教育后,可以根据对专业的认知,结合自身兴趣和家庭社会背景等进行专业分流,一方面可以调动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避免毕业生“学非所用”,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地方类高校大类招生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大类招生制度虽然已经有许多高校进行了尝试,从实践效果看符合新形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需求。但在地方高校还处于发展和积累经验阶段,还未建立相对完善、成熟的体系。

(一)正确处理好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的关系

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在充分考虑学生志愿时,应实事求是地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社会需求等因素,避免学校各专业不能协调发展。

(二)合理安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设置结构

从开展大类招生的高校经验来看,往往是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而地方高校是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应用型人才为主,大多数本科毕业生直接结业,对专业的要求较高。

(三)理顺刚性与弹性教学管理方式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教学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同专业同一个刚性培养模式不再适应。包括分流前后的学籍管理、弹性学年、学分制、专业方向自主选修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改进。

三、地方类高校大类招生应采取的措施

(一)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手段

改革“平台+模块”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前期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广度,后期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实现“因材施教,适应需求”。搭建各学科大类基础平台;注重素质教育,实施分层次教学;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鼓励教师开设网络课程、精品课程,鼓励网上教学等。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学分制

为确保教学管理的顺畅,以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长处。突出实践教学,压缩理论教学,扩大选修学分比例,施行弹性学制。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分流方案的制订不仅要强调办学效益,同时还要兼顾特殊专业。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支撑体系

该体系由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系统、校、院两级教学监督系统和教学评估系统构成。制定学院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对各学院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同时,重视对专业、优秀课程、优秀教材的评估工作;以课堂教学评估为主,实行学生评教与学院评估相结合;最后,开展教师评学的试行工作,开展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估。

四、结语

地方高校毕业生一般毕业后直接就业,且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探索合理可行的招生和分流制度,制定比较完善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能适应十九大对教育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使地方高校内部的资源进行综合整合,增强办学效益。

[1]李姣姣,陈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81-83.

[2]钟国忠,邱吉福.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70-73.

[3]赵长山,何付丽,樊东.专业分流:高校按类招生瓶颈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5(5):15-17.

[4]宋永涛.从招生模式的变化解析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4-65.

猜你喜欢

通识分流教学管理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NSA架构分流模式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