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表情包对中年群体话语结构的解构与重塑

2017-03-28朱筱倩

传播力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解构话语符号

文/朱筱倩

一、表情包与中年群体

(一)表情包

1982年9月19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师斯科特•法尔曼在电子公告板上,首次输入了一串ASCII字符“:—)”,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符号表情由此诞生。[1]1999年,日本颜文字之父(emoji)栗田穰崇ShigetakaKurit,为满足公司需求,设计出更多标准化的文字表情图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定义表情功能的加入以及大批90后涌入社交网络,使得自定义表情创作经久不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并逐渐形成一种网络流行表达现象。

微信表情包属于表情包3.0时代,指的是网民自创或者是在微信表情商店中下载的表情包,这类表情包涉及文本、图像等符号话语,或者说由任何一种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微信表情包发展至今,形式、内容、风格多种多样,不同风格的表情包给不同群体身份认同感。表情包可以作为一种划分不同群体的标准,根据用户所用的表情包就可以判断出其年龄、性格等,因为不同的群体在社交习惯、审美标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是很明显的。

(二)中年群体与表情包

我国国家统计局将中年年龄区间限定在35岁至59岁之间。年初,《人民日报》在其一篇评论文章中将1982年作为一个中年年龄分界线。因此本文的中年群体指的是出生于1958年至1982年间的人。

本文借助互联网调查法,在微信平台发布问卷调查,旨在提高有效问卷数量,最终得到有效问卷93份。问卷数据反映了中年群体使用表情包的一个基本情况,此次参与访问的男(47.31%)女(52.69%)比例相当;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初中(46.24%)阶段,学历在大学及以上的仅为27.96%;仅有4人不会使用微信表情包,原因是不会用;而中年群体的表情包来源(多选)主要是收藏他人所发(73.12%)及社交平台下载(38.71%),这说明绝大部分中年人可能由于技术上的缺失,导致只会使用表情包但不会制作表情包。问卷数据显示,受访者表情包的主要使用对象是朋友、同事,对亲人的使用频率较少,其主要目的是活跃气氛和表达心情。

二、中年群体话语结构的解构

拯救社交恐惧、化解各种交流尴尬的表情包中,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中老年表情包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表情包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一)中年群体的“传统”话语结构

表情包是一种网络群体传播文化,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的网络用户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在表情包广泛使用之前,中年群体的社交平台主要是腾讯QQ,其话语结构方式如下:

其一,文字是主要传播符号。在表情包盛行之前,中年群体的话语是以文字符号为主。在表达感谢、问候语或者平时聊天时,只有文字符号或者语音功能能起到传播作用,然而中年群体的传播对象有可能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那么此刻文字符号或者语音功能并不是最好的传播方式。

其二,传播内容较为严肃。表情包属于第五代媒体的产物,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年群体使用自媒体社交平台的时间并不长。一方面,中年群体还未完全掌握使用自媒体社交平台的能力;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年群体在使用文字符号传播信息的能力不够,所以往往只能传播简短的、严肃的信息,因为他们不能运用自如地表达自我的情感,只能使用很书面的话语结构。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年群体,在进入第五代媒体之前,他们长期受到印刷媒体的影响,印刷媒体时期的文字符号特征之一就是严肃。因此,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年群体的话语方式也是较为严肃的。

其三,话语结构完整。在开始接触自媒体社交平台时,几乎所有用户都是如此,传播给对方的信息,话语结构十分完整,就连标点符号都要有,如“中午吃了吗?”,这充分体现了文字符号的特色,口语时代——人们只要能准确传播信息就可以,而印刷时代——不仅要求能传播信息,更要求“格式”规范、正式、书面语。如此正式的网络交流实际上是束缚和压抑了用户。

(二)表情包对中年群体话语结构的解构

中年群体使用表情包前在社交媒体上的话语结构是较完整的,符合印刷时代文字符号的特点,其表现形式十分正式。然而表情包的出现解构了中年群体的话语结构。

其一,图片成为一种传播符号。微信推出“长辈专属表情包”、“长辈萌萌哒第一弹”来表示对中年群体广泛使用表情包的支持。研究发现,中年群体借助表情包符号传播信息一般是在表达感谢、鼓励、问候等时刻。且无论受何种教育程度的中年群体,他们喜欢的表情包类型都是一样的,所以中年群体选择表情包和他的受教育程度无关。

其二,传播内容娱乐化、非正式化。表情包其中一种属性是娱乐性以及抵抗主流文化,受到表情包影响的中年群体将不再用完整的话语结构来传递信息,中年群体会自动将文字符号简单化,至少不再会为一个标点符号纠结。同时,语言风格也将有所改变,本研究问卷调查统计,74.19%的受访人员表示表情包使其说话风格幽默化,且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三、构建中年群体全新话语框架

表情包是一种全新的符号,通过解构叙事赋予图片全新的话语意义和认知框架。网民可以自由分解表情包元素,进行重组。在网络问卷调查中,最受中年群体喜欢的一个表情包是“儿童头像、佛主身子,配祝福文字”,这说明中年群体受到了青年群体解构风潮的影响,中年群体在表情包的选择和制作上也存在解构行为。但同样受到中年群体喜爱的一款表情包是“动态祝福文字”,这反映出中年群体的认知并没有因受到青年群体解构风潮影响而彻底改变,他们仍然保留自我的认知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审美。

表情包使得原本在网络群体中不敢发言或者不知如何发言的人打破了“潜水”状态,每个人都将变成传播者,同时拉近了与他人距离,促进感情交流,用这种“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的方式,集体狂欢。虽然父母和孩子对表情包的审美和认知出现差异,但是表情包符号也是父母走向孩子的渠道,即使父母不能理解孩子所发表情包的真正内涵,但是孩子反而会觉得父母可爱。

表情包改变了中年群体的话语结构,他们不再使用完整、正式的话语表达方式。但更多受访者认为微信或者微信表情包的使用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或者个人均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影响更偏向于负面,这同时也说明中年群体可能并不适应这种传播格局,微信表情包的使用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虚妄感,但是他们为了构造和青年群体相似的价值和情感共同体,为了免予被社会出局,他们紧跟青年人的步伐,以期获得社会的认同与鼓励。

四、结语

网络生态亦是社会生态,表情包泛滥使得社会话语生态发生变革。这种具有对抗、消解主流文化及娱乐化的交流方式,是青年群体创造的情感和文化共同体,是青年群体的价值体现。但同时也影响着中年群体的审美、认知和话语结构,使得中年群体在表情包的选择和制作上也存在解构行为,这种解构行为若不加阻止势必会发展成一种惯习,而惯习会在人的潜意识层面发生作用。中年群体应当固守本位,努力传承和弘扬主流文化,加强与青年群体的情感认同构造,以期影响青年群体的态度和认知。

[1]陈阿娇.中国人为啥喜欢表情包?[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6(11):118-120.

[2]郑满宁.网络表情包的流行与话语空间的转向[J].编辑之友,2016(08):42-46.

[3]孙雨婷.从网络表情包看视觉化语言及情绪表达[J].新闻知识,2016(10):78-81+93.

[4]张宁.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38(09):126-131.

猜你喜欢

解构话语符号
还原
学符号,比多少
解构“剧本杀”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符号的由来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