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新闻发言人中的体态语言及其运用

2017-03-28吴卫红

传播与版权 2017年9期
关键词:体态公众政府

吴卫红

政府新闻发言人中的体态语言及其运用

吴卫红

在新闻发布会中,除了使用语言表达外,还使用了大量非语言因素,体态语言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对外沟通公众的窗口,发言效果直接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此,独特的责任与使命要求政府新闻发言人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要掌握新闻发言技巧;不仅注重语言表达,也不可忽视新闻发布现场每一个体态语言的传递。体态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符号,对新闻发言人的语言交际起到了强化和辅助的作用。体态语言的运用可以生动形象的传达方针政策,达到与媒体沟通的目的,拉近政府与公众、媒体之间的距离,营造亲民的政府形象。因此,主要从情态语言、身势语言、空间语言三个方面来阐述体态语言在新闻发言人中的运用及其特殊意义。

新闻发言人;体态语言;情态语言;身势语言;空间语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闻发布工作的影响和作用更加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逐步趋于完善,新闻发言人的素养得以提升。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对外宣传与沟通的窗口,一言一行都会在新闻媒体眼中得到放大与解读,这直接关系着政府部门在媒体以及公众心中的形象。在与媒体、公众进行沟通时,多一句话,多一个字都有可能传达出不一样的意思,这是属于语言符号的范畴。新闻发言人虽然站在政府的立场,但是语言是自己的。一个好的发言效果要求发言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风格,既表述准确又生动形象。同时,在新闻发言人活动中,更直观的无声的体态语言也对发言效果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体态语言丰富而微妙,是人们心迹的显露,情感的外化。因此,在新闻发言人活动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符号的传达,也不能忽视体态语言的重要性。否则极易因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而使得新闻发布会失败,加剧媒体、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从而损坏政府在媒体以及公众心中的形象。

一、政府新闻发言人及体态语言

新闻发言人是指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包括政府、企业或其他机构)身份发言,并向记者宣传情况、回答记者问题的公共关系人员。它所代表的不是独立个人的看法,而是背后所属单位的态度,因此又称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是对公众知情权有效履行的途径之一,是沟通媒体、公众以及相关部门的桥梁。政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在政府常规新闻发布以及突发公共事件中扮演沟通政府与公众的作用。在媒体越来越有渗透力的时代,政府新闻发言人优秀与否,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重要影响。

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符号,对语言表达起着强化和辅助的作用,是人际交往中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面对面沟通过程中,50%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体态语言来实现的。[1]人们平均每天讲话只占与人交往时间的10%,与人交往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进行体态语言的传达。有时候,体态语言能够将意思清楚地表达,而有声语言反而显得多余。体态语言主要包括情态语言、身势语言以及空间语言。[2]新闻发言人在进行信息传达、回答记者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体态语言的控制,依据不同性质的新闻发布现场,而有相对合适的体态语言呈现。

二、体态语言在新闻发言人中的表现形式

(一)情态语言

情态语言是指人脸上各部位动作构成的表情语言,如目光语言,微笑语言等。[3]美国伯德惠期研究表明:人的脸部表情能做出25种不同表现。这些表现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在新闻发布过程中,政府新闻发言人的风格主要显露在其面部表情上。

1.面目表情语言。面部表情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心理的放大镜,你的语言可能会说谎,但是自然的表情是无法说“不”的。政府新闻发言人通过非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高兴、生气、不耐烦等。媒体和公众会透过这些面部表情来解读政府部门如何应对问题,是持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是专业或非专业的水准。这些语言都为媒体和公众了解事件发展情况提供信息。当政府新闻发言人是做常规报告时,微笑的面部表情表达出对各位媒体朋友的热烈欢迎,更能展示政府的亲民形象。一个善于把微笑挂在脸上的政府新闻发言人更容易与记者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但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涉及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新闻发言人应当保持冷静、严肃的状态,通过表情传达出感同身受的感情,这给人一种人文关怀,否则就会受到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和批评。这会大大损害政府在媒体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使政府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

2.目光语言。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应当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角色,而不是一个领导者。所以,在新闻发布过程中,政府新闻发言人的目光应该是与记者平视的,而不是俯视状态。在面对摄像机时,通过与镜头的交流,实际上也是在和观众交流,这样政府形象就会变得亲民化。同时,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当在前期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能够在现场与记者直接进行眼神的交流与沟通,而不是一直盯着稿子,低头念稿,一方面体现了对别人的不尊重,另一方面也会传达出新闻发言人不专业的信号。在进行信息传达时,也应该照顾到整个全场,而不应该只盯着某个人看,或者眼神出现闪躲、放空,这会让敏感的记者产生发言人不自信或者有事相瞒的认知。从容不迫的现场表现可以更好地提高传播效果,展示政府自信、负责的形象。

(二)身势语言

身势语言亦称动作语言,指人们的身体部位做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包括手、肩、臂、腰、腿、背等动作。[4]在人际交往中,最常用且较为典型的身势语言为手势语和姿态语。

1.手势语。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活动来传递信息,能直观地表现人们的心理状态。政府新闻发言人尤其是非职业的,或者是第一次作为发言人,在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闪光灯时,会有过于紧张的情况出现,手不知道往哪里放,平时私下不注意的手势也会出现在现场。在传达信息时,尤其是面对危机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中,切不可手舞足蹈,这会给人一种随意与事不关己的态度。在与记者互动时要注意手势,比如回答记者提问时手一直转笔,这就给人口是心非、不尊重记者的感觉。同时不要用食指指着记者,这会让记者感到被蔑视,也会让记者认为发言人有着明显的“官本位”思想,不利于塑造政府亲民的形象。在一般常规的新闻发布会中,比如说是一些方针政策的解读,新闻发言人可以借助一定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语言进行传达信息,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不仅能体现新闻发言人睿智与生动的发言风格,也能使得媒体和公众能够清晰地获得信息。

2.姿态语。姿态语,是指通过坐、立等姿势的变化表达语言信息的“体语”,人的动作与姿态是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教养的外在体现。[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被教育“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可见姿态对于一个人的情感与素养的体现很重要。在新闻发布活动中,有时会因为发言人的一个动作而使得精心准备的发布会受人诟病。政府新闻发言人要保持身体的端正,头不要左摇右摆,身体更不要晃来晃去,要体现政府部门应有的精神面貌。但是也不能整场发布会保持一个动作,这会显得呆板僵硬,照本宣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可以适当就所提问题以轻微的点头表示认可,这不仅让记者感受到被倾听,也感受到对自己新闻职业素养的肯定。

(三)空间语言

空间语言是人类利用空间来表达某种思想信息的一门社会语言,属于无声语言的范畴。空间的变化可以传达出各种信息,尤其和人际关系的远近与特点密切相关。[6]

1.距离语言。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中,政府新闻发言人在离媒体区较远的地方进行发布信息,会让记者感到疏远和高高在上,也不利于记者与发言人的相互交流;相反发言人站在离记者较近的地方,现场的互动效果会更好,记者会体会到新闻发言人的真诚与和善。新闻发言人将信息传达给媒体,希望媒体能准确地传达给公众,以树立良好形象;媒体又希望从发言人那里得到有用的,公众关注的、感兴趣的信息。因此新闻发言人与媒体不是朋友,当然不可保持太过亲密的举动;同时两者也不是敌人,不能存有敌对心理,新闻发言人应尽力处理好与记者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因此,发言人应与记者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不可太远,也不可过近。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空间语言,使其与体态语言、有声语言相配合,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树立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2.场所语言。新闻发布会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如果没有合适的场所,主题再好,效果也不会突出。比如当举行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可以选择在事故现场进行信息传递,这会更具有直观性、可说服性,能够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当然我们可以根据新闻发布会的规模大小选择场所,也要根据发布会性质选择场所。可以选择室内,也可以选择室外。

三、体态语言在新闻发言人中的作用

(一)营造和谐的现场气氛

不管是在常规新闻发布活动中,还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布活动中,政府新闻发言人都直接代表着政府部门的形象。发言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媒体的关注,并且极易影响现场记者的心情。媒体及公众从中去解读,以此产生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当发布对媒体或公众不利的新闻时,新闻发言人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得体的举止、微笑的面目表情来面对记者,可以大大缓解现场针锋相对、尴尬的场面,缓和记者激动的情绪,让现场发布会有序进行。切不可由于一些被疏忽的体态语言导致记者们怒火中烧。当新闻发布现场是一个和谐的气氛时,新闻发言人和媒体处于良好的互动中,政府可以透过媒体来传达自身负责、自信的形象,媒体也可以从发言人的回答中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达到三赢的局面。因此,政府新闻发言人在传达信息时辅以体态语言,能够缓解现场严肃拘谨的场面,从而增强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效果。

(二)加强媒体及公众对信息的理解

政府新闻发言人最主要的职责是将政府部门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媒体及公众。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尤其是当传达生硬艰涩的政策或者报告时,单是用语言去解释可能不利于公众的感知,尤其是对教育水平不高的群体而言,新闻发言人配以一定的体态语言,能够增强公众及媒体对信息的理解。如在解释一个事物的发展行径或者增长速度,新闻发言人可用手势来形象生动的体现。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过程,选择事发现场也能给媒体及公众提供更为直观的信息,不仅能够将更多语言无法表达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还能带来身临现场的感觉,以情绪感染公众,从而增强了新闻发布会的传播效果。

(三)树立政府部门良好形象

在新闻发布过程中,新闻发言人可以通过一定的场合与形式树立自身的形象。和善的表情,友好地对待记者,从容不迫的神情,规范的行为举止都能够直接影响到现场的记者乃至电视机前公众的反响。如微笑的面部表情及从容而又不失风趣的体态语言表达能缩短政府与媒体及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在他们心中呈现一个自信的精神面貌。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新闻发言人通过体态语言将感同身受的悲痛之感和全身心投入补救工作的计划传达给媒体和公众,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在危难事件前表达出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应对困难的态度,从而树立政府负责任、做实事的良好形象,以免政府成为舆论的焦点。因此,体态语言在新闻发言人的运用中,能够拉近媒体、公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营造政府亲民形象。

四、结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信息来源,人们的思想很容易混乱。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有利于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晰的信息环境,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一个优秀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心理素养,还应当具有优秀的业务素养。不仅要掌握新闻发言技巧,还应该注重体态语言的表达。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用体态语言来辅助语言表达,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更好地承担起沟通政府和媒体及公众的责任。

[1]冯平.让你的声音更有魅力[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8.

[2]肖克芬.简谈体态语言[EB/OL].http://www.gmw.cn/01gmrb/2007-04/21/content_595647.htm.

[3]何文明.谈手语的语言学特征[J].现代特殊教育,1995(11).

[4]雷涛.概说身态语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

[5]蒋纯青,邓涌.身态语言与交际[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6]Hall,E.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Doubledayamp;Company,Inc.1959.187-209.

[作 者]吴卫红,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体态公众政府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