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多种复调技法研究

2017-03-28张楠

戏剧之家 2017年4期

张楠

【摘 要】在音乐横向流动的线条中,作曲家们仍旧不可避免地运用多种复调技法将民歌改编成钢琴曲。本文所指民歌钢琴改编曲还将一些根据创作歌曲与革命歌曲改编的钢琴曲,同时也将个别极具影响力的戏曲钢琴改编曲纳入其中,进而对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多种复调技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多种复调;技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J648.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13-01

在专业的西方文献记载中,复调音乐的出现大约是从公元9世纪开始的,到了巴赫生活的时代(18世纪前后),复调音乐发展到了高峰时期,之后复调的内容就一直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一、支声复调

支声复调是复调中最初级的一种,是一个主旋律在某一阶段进行中分支出不同的音调,以此对主要旋律进行线条性的润饰,即这帮衬的副旋律是由主旋律派生出来的,因此称为支声复调。随着结构的变化,支声复调也变得更加复杂,形成和主旋律相对抗衡、相对独立的声部,逐渐发展成更加复杂的模仿复调或对比复调。如《沂蒙小调》(王震亚曲),在这首小曲中,作曲家采用支声复调的手法,将两个不大相同但又有着某种联系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右手为主旋律,左手为副旋律、如同两个人一问一答、一唱一和)。

二、对比复调

对比复调是指采用对位的方法写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节奏、不同音调的乐曲,或者说被作曲家结合在一起的几个旋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比关系,这里的“对比”表示相互不同的意思。这种写作的方法更加复杂,更具有多变性。如《儿童组曲选段》(王仁梁曲),作曲家运用对比复调的手法,将主题与对题穿插进行,好似两人之间的对话与交谈。

三、模仿复调

模仿复调亦被人们称之为“卡农”,这种复调是以模仿的手法写成的。简而言之,就是主要声部最先进入,其他的声部在随后的一定时间里一模一样地进行模仿,有时作曲家会稍稍改动一两个音,以适合和声的需要;有时也会在主题的上方或下方的某种音程关系上进行模仿。如《子弟兵与老百姓》(陈铭志曲),可以看出,主题首先在上声部响亮地奏出,之后低声部于第2小节以低八度的模仿轮唱进入,虽从第5小节开始旋律音有所变化,但仍保留主题的主要节奏特点,以呼应主题。

四、支声复调、模仿复调和对比复调等多种手法相结合

作曲家运用复调手法并不僅仅局限于某一种,有时会将各种手法综合起来运用。例如在《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之“思乡”中,作曲家桑桐就将支声复调、对比复调等多种手法结合起来发展音乐。例如《思乡》(桑桐曲),在这首小曲中,作曲家运用了重音对比、节奏对比、句读结构划分对比和旋律线对比等复调对位技巧,因而具有明显的对比式复调音乐的特征;同时两个声部又具有支声音乐的特征。这种将支声复调与对比复调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不但使作品的两个旋律声部的独立性大大增加,而且使作品更富民族韵味。

当然了,民歌改编曲不只简单地划分为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有时作曲家还将主调与复调的写作技法结合起来。比如在有的乐曲中,前一乐段(乐句)采用主调手法,而后一乐段(乐句)采用复调手法;或者将乐曲分为“主调-复调-主调”或“复调-主调-复调”三个部分。主复调结合的手法,不但使多声部织体保留了原有的民族风格,而且使音乐富于变化,使结构的层次感更为突出,并获得了更为丰富的音响效果。例如黎英海先生所作的钢琴小曲《采花调》,这首乐曲以原四川民歌《对花》的曲调为主题,采用主、复调相结合的手法,将乐曲发展成为二段式结构的钢琴小品在第一段0-12小节入主题出现在高音部,由两个短句和两个长句构成,为复调写作手法;第二段的前半句03-18小节)为主调写作手法,原民歌主题出现在低音声部,后半段则又转为复调写作手法。这首作品就是运用主复调相结合的手法写作而成的典型范例。

五、有时复调技法不光体现在音调上,可能还会体现在节奏上

例如在《儿童组曲选段》和《红头绳》中,右手的旋律为2/4拍,而左手的音型却是3/4拍;在《绣金匾》的第25、26小节中,右手的内容是切分节奏与十六分音符的综合,这也好似一个复调性的节奏训练。

我们的民族音乐以单声部音乐为主要特色(当然,在一些少数民族民歌中,多声部民歌还是较多的,樊祖荫先生就曾著有《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一书),大家早已习惯于单声部线条,但在音乐横向流动的线条中,作曲家们仍旧不可避免地运用多种复调技法将民歌改编成钢琴曲。

参考文献:

[1]王昌逵著.中国钢琴音乐文化[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魏廷格著.魏廷格音乐文选[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樊祖荫著.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居其宏著.新中国音乐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张 楠,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键盘专业201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