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课”之我见

2017-03-28宁鸿彬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评课鸿门宴项羽

宁鸿彬

通常情况下,某位教师讲研究课,总要请专家学者、教研人员、有关领导或年长的教师评课。

既是研究课,就要确有研究之意,就要结合所讲之课,探讨语文教学的真谛,探讨语文教学的科学规律,探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教学方法,等等。

既是评课,就是对该课堂教学进行评论。评,具有评判、评定之意;论,作分析、说明之解。因此,评课就是对该课作分析、说明和评定。

既如此,评课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评课就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要发表真知灼见。不可轻率而为,不可含有个人的感情色彩。既要使讲课者心悦诚服,得到教益,也要使听课者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鉴于此,评课要尽力做到下列几点:

一、评课要讲求科学性

评课时,从教材的解读,到教法的运用,评论其正与误,深与浅,精与粗,雅与俗,都要有科学的依据。科学,就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评课,就要以此为据。具体地说,评论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看其教学过程是否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或者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形式的巧立名目。若说细一些,还要看其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简言之,评课的重点就是:以科学教育理论为依据,去评具有方向性的问题;以科学教育规律为标准,去论具有原则性的问题。这是评课者首要的评课之道。笔者在评课时,尤其注重科学性。例如,在点评北京第80中学涂洁老师的《鸿门宴》课堂教学时,笔者分别从正、深、新、实四个方面,指出其教法的可取之处:

涂洁老师今天教学的成功之处,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第一个字是“正”,意思是路子正。

大家都知道,我们使用的语文课本,几十年来一直采用文选式。为了给学生提供阅读各种文章的范例,课文内容的选材面极为广泛,涉及文理各个学科。如果忽视了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教学目的,课文写什么内容,就盲目地精读细讲这些内容,就可能把语文课教成了政治课、历史课或者科技课等等。这样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意图,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再者,语文课本的作用是什么?新中国第一套语文课本的主编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这就是文选式语文课本的编辑意图。明白地说,课本就是语文教学的凭借,课本就是语文教学的手段。这就是语文课本的作用。既然是这样,语文教师不是去教课本,而是去用课本去教——教读写听说。

通过涂洁老师的课堂教学看得出来,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和我上面刚说过的那些观点,是吻合的。她虽然正在进行新的课题研究,教学过程也有了变化,但她做到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语文教学的宗旨,就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图,就是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在课上,她不是被动地就课文去教课文,而是主动地凭借课文去教读写听说。她教给学生怎样抓住关键性的语句去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她以刘邦、项羽谁是英雄为题,展开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综合从而作出判断的评价能力;她引导学生思考项伯、刘邦、樊哙三人对项羽的说法其本相同,为什么项羽没有反应这个问题,教给学生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要联系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她还引导学生对比刘邦、项羽双方在鸿门宴上的处境及情节发展的态势,最后用“机”和“势”两个字作结论,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这都表明,她是以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为凭借,去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涂洁老师的语文课,走得是一条语文教学的正路。

第二个字是“深”,意思是解读深。

说它深,首先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深。她不受已有观点的束缚,坚持独立思考,把鸿门宴这一事件,解读为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机”和“势”的相互转化过程。这样解读既简洁明快又深刻入理。

说它深,再一点就是教师的用意深。她不是只让学生理解课文本身,而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纵深拓展。从《鸿门宴》到《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再到《史记》和司马迁的历史观,让学生理解课文有了深厚的根基,让学生学到怎样从一个历史片段去追寻历史的宏大背景,怎样搞清楚作者的历史观。她这是在教给学生怎样阅读史书典籍,怎样认识历史,可见老师的用意之深。所以说,这是一堂深刻的语文课。

第三个字是“新”,意思是方法新。

说它新,首先是具有创造性。涂洁老师的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读课文后先由学生质疑,而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解疑,最后得出结论,解读了课文。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課文,而且从中学到了质疑和解疑的一些方法。这篇课文,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质量的。例如“项羽为什么由原来的主动变为被动?”这个问题就问到了点子上。接下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共同解疑,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这种以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为教学主线的做法,区别以往,很新颖,具有明显的创造性。

说它新,再一点是具有开放性。在讨论“谁是英雄”的过程中,老师不设标准答案,欢迎学生对刘邦、项羽这两个人物,进行多元解读。这样做,提倡学生个性化解读课文,对于多角度地全面理解人物形象,对于突破已有的认识,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都是有益的。所以说,这是一堂新颖的语文课。

第四个字是“实”,意思是过程实在。

说它实,是因为涂洁老师的教学过程实实在在。没有单纯追求形式的花样翻新,没有走过场的华而不实。她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要做到有实际的效果。让学生或是学到知识,或是增长能力,或是发展思维。她的宗旨是教给学生的都要有用。学生质疑时提出的问题,她总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形式,或详或略地给予回复,让提出问题的学生有所收获。引导学生探索司马迁的历史观,落实于“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给了学生有用的知识。像板书中画龙点睛的“机、势”两个字,对于怎样把握课文的精华,怎样概括总结对作品的理解,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所以说,这是一堂扎实的语文课。

总而言之,涂洁老师讲授的《鸿门宴》,继承了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又作了明宗旨、合规律的创新尝试,这是正宗的语文课。

二、评课要具有指导性

评课不是随随便便的闲评漫论,而是面对执教者和听课者,对教材的内容与形式,对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进行严肃认真的、具有指导性的评论。具体地说,就是讲评教材的解读是否到位(不同年级的要求不同),教法的运用是否得当。不仅如此,而且还要分析其所以然。即:解读到位,为什么能做到到位;教法得当,为什么能做到教法得当。再进一步,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中总结出可以推广的经验。另一方面,解读不到位,为什么会不到位,怎样做就能到位;教法不得当,为什么会不得当,怎样做就能够得当。这样,也可以从中总结出改进提高的努力方向和途径,与大家共勉。这样评课,执教者和听课者双方均可从中受益。

评课时,可指导的内容很多。诸如:怎样以教材为范例,凭借教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写作的方法;怎样重过程轻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指导学生的思维;怎样兴利除弊,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以上各项,均需依据执教的教材实际和执教者业务水平的实际,从中择其有针对性者,适当地给予具体的指导。

对于涂洁老师的公开课点评,我是这样条分缕析进行指导的:

涂洁老师的课讲得很有章法,看得出来,她的教学智慧,还有进一步发挥的潜力。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质疑教学,可进一步求新

涂洁老师正在研究质疑教学。今天讲授的《鸿门宴》一文,就是从学生质疑到师生共同解疑这样的教学思路。这项教学研究,有见识,有创新,有成效。对于质疑教学怎样充实和发展,我想提点建议,供参考。总的意思就是要进一步求新。所谓求新,不是单纯追求形式的别出心裁,而是要遵从内容决定形式这一指导思想,开辟新的思路,不同的课文可进行不同的质疑和解疑的设计,做到新颖独特,超凡脱俗。

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多种多样。有的浅显,有的深奥;有的单纯,有的复杂;有的直陈,有的委婉;等等。所以,可以针对课文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质疑设计。可在解读课文之前安排学生质疑,也可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适时地安排质疑;可一次性集中质疑,也可多次分散质疑;可固定安排质疑,也可随时质疑;可针对全文广泛质疑,也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作专题质疑。总之,就是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打开思路,不拘一格,不断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新的质疑设计。

就质疑和解疑的方法来说,也可以进一步求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办法。这样,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我的建议是:可否借鉴一下思维的方法、修辞的方法和寫作的方法等,再创造一些质疑和解疑的方法呢?可否引进是非问句、选择问句、特指问句等提出的问题的句式,丰富一下质疑的形式呢?

如果可以这样做,质疑教学就会多姿多彩,学生也会有新鲜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可进一步求变

无论多么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一成不变,时间长了,学生的感受就会疲劳,学习的兴趣也就会随之下降。如果同类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有所变化,学生就会感到新鲜,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学方法要求变。

所谓求变,就是寻求变异,殊途同归。因为,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正确、可行的方法,所以,求变是丰富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怎样求变呢?就是不受已知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开拓思路,另辟蹊径,寻求高兴致、高质量、高效率、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

如果这样思考的话,像《鸿门宴》一文,就会想出多种解读课文的方法。除了涂洁老师采用的已见成效的“人物评价法”之外,还有几种解读课文的方法,是否可以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

一是对比法。就是把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这三组人物,两两对比,研究分析,从而理解课文。这是从人物入手解读。

再一个是分段法。就是把全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分为几个阶段,从而去理解每个阶段中,刘项双方矛盾冲突的演变及其原因。这是从情节入手解读。

另一个是求因法。就是研究鸿门宴的结局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这是从故事结局入手解读。

还有一个是铺陈法。就是把课文中关键之处的重要词语,像“大怒”、“许诺”、“默然不应”、“未有以应”、“竖子不足以谋”等,让学生把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详详细细地描述出来,以此理解课文。这是从语言入手的解读。

以上,以《鸿门宴》为例,提出几种教学设想,是想以此说明:讲授诸如此类的课文时,如果能够开动脑筋,多方思考,用心求变,就可能设想出多种可行的教学方法来。方法多了,选择的余地就大了。这样,就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或是择优选用,或不止一种配合使用,或是几篇课文更换运用。如此,课堂教学的方法适时变换,就会做到常讲常新了。

三、评课要有亲和性

评课者的言行举止、表情态度对于执教者是有直接影响的。若是不苟言笑,过于严肃,执教者的心理就会产生压力,也就难免有些紧张。这样,他就可能专注于对他的评价,而对那些细致的分析和悉心的指导,就会听而不闻。这样,评课的效果就打了折扣。如果评课者谦恭和蔼,面容可亲,执教者则心理放松,踏踏实实,就会专心致志地倾听评课者的讲评。这样,评课的效果会更为显著。如果评课者言语耿直生硬,甚而严苛,则执教者或萌生反感,或失去信心。这就有悖于评课的初衷。若用语温和,措辞委婉,就会使执教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并心生感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好从建议的角度,用商量的语气,给人的感觉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善意地帮助,这样,执教者就可声声入耳,铭记于心。特别是给年轻的教师评课,更要以鼓励为主,多肯定少否定。其优点要尽可能谈尽,其不足之处可择其要者,提出努力方向,真正做到和颜悦色,耐心讲解,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这样,可使人心悦诚服,颇得教益。

总之,评课者不要做裁判、法官,而要做执教者的益友、良师。

如上所述,评课者想要把评课做得尽量完美,就要在评课前做足功课。要谙熟科学的教育理念,以及当前的教育理论发展动态;要深入钻研执教者讲授的教材,做到心中有数;要考虑好此教材所需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设想不止一套可行的方案;要预想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应对之策。这样,课前有备而来,听课时成竹在胸,评课时也就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有理有据,言之凿凿,令人信服了。

[作者通联:北京八十中]

猜你喜欢

评课鸿门宴项羽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高中函数的概念》教后反思
谈评课的“四度”
梦遇项羽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