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2017-03-27郑少华李鸿娟

教育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我园幼小课间

文|郑少华 李鸿娟

在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文|郑少华 李鸿娟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和老师分外关心的问题。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提早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与学习呢?我园从“一切为幼儿发展服务”出发,通过多种形式,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给幼儿创造“自我管理”的条件,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提高自主能力,鼓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服务计划,培养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促使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使幼儿能够对自己一日生活和学习进行自我管理,为步入小学生活,从习惯、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理能力等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齐抓共进,家、园、校形成合力

幼儿中班后期时,家长们就一直向老师咨询有关幼小衔接的问题,表现出焦急、迷茫的心态。我们也了解到,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因此,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我园着手制定实施具体措施,召开家长会积极与家长沟通,征得家长的理解和合作,又与小学沟通,达成合作共识。

首先,班级增加并完善了幼儿自我管理的内容及具体规则。如课间十分钟,尽量做到让幼儿全自主,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任何语言提示,幼儿在此过程中学会听音乐提示,看时间,合理有序安排自己在十分钟休息内的所有事情。再如自取餐,我们将原有的自取餐活动延伸成“自助餐”活动,为幼儿准备更多菜品搭配选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菜品进行荤素搭配,选择主食并自己估计自己的食量,少盛多添,充分实现真正的自主取餐。建立值日生一日负责制,充分发挥值日生的工作职责,从早来园迎接幼儿、收拾班级卫生、为同伴准备加餐、推饭、发餐具、进餐后的卫生整理、检查叠被子、收拾垃圾、刷碗等等,学习为他人服务。教师与幼儿以“能干的我”为主题开展谈话活动,让幼儿了解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自己所有的物品、事情等等。

其次,家园合作,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一致性。自理能力:如穿脱衣服、洗袜子、叠被子、整理自己衣物等。物品整理:在家中自己的玩具、衣服、图书等物品学习分类有序整理,并由家长监督配合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任务管理:根据幼儿园全园开展的读书、玩棋等活动,每天在家看书十分钟、玩棋十分钟,且老师每天会根据情况为幼儿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幼儿完成,家长则配合幼儿共同读书、玩棋及监督检查。日记活动:幼儿每天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一篇日记,家长则帮助幼儿用文字记录绘画的内容。参与劳动:幼儿参与家庭劳动的能力,如择菜、洗菜、洗碗、刷盘子、包饺子、打扫家里的卫生等等。

再次,园校配合,交流幼儿入学必备品质,开展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幼儿之间的共同沟通学习活动。课间十分钟交流:针对课间十分钟的自我管理,园校开展了多次学生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活动,幼儿通过提出问题、主动向小学生请教、沟通,以及在小学体验课间十分钟等方式使幼儿明确课间十分钟的具体活动。值日生工作交流:幼儿与小学生多次进行了有关值日生工作内容的交流,并在实际幼儿活动过程中进行不断调整与完善。师师交流:我园教师多次与小学一年级教师针对幼小衔接中幼儿必备的学习品质,以及一年级小学生在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沟通交流,并逐渐梳理完善我们的研究思路。

确立公约,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师幼、家园、园校之间的共同联系与培养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于是,我园逐渐完善研究思路,思考以“公约”的形式将三方各自开展且又联系密切的活动串联起来。

班级公约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幼儿与教师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共同讨论制定规则,形成某一个环节的规则要求,在逐渐建立各个规则的时候,逐渐形成了公约,大家共同遵守,自我监督,自我评价,逐渐修订完善。具体形成以下公约。

如,礼貌公约:遇到问题要说“请”,需要帮助要说“请”,邀请他人要说“请”,接受帮助说“谢谢”,受到表扬说“谢谢”,无心伤害“对不起”。活动公约:区域公约要遵守、他人游戏不干扰、共同合作讲友好、自评互评共思考、集体活动守规则、专心倾听认真做、主动举手答问题、我是公约小榜样。学习任务公约:我积极、我主动,爱想象、爱创造,遇困难、不放弃,多尝试、勤思考,反复试、换方法,专心做、坚持住,获成功、我最棒。劳动任务公约:早起床、早睡觉,自己事、自己做,爱劳动、讲卫生,为他人、做服务,擦细致、分类放,齐努力、共合作。

家庭公约我园借鉴齐大辉教授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家庭公约,并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修改,形成我园的家庭公约手册,并积极征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完成有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具体形成以下公约,如:家庭公约共制定;内心世界我进入;共同愿景齐努力;成员相互有约束;自我监督成习惯;发现改变共进步。我园为幼儿发放家庭公约手册,并为家长集中开展相关讲座,使家长了解家庭公约手册的使用方法,共同配合完成。

园校公约只有园校联动,才能促使园校双方不断改善管理机制,逐步由过去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表层衔接,向尊重幼儿自主学习品质的衔接,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此公约为我园从建园初期与印刷附小开展联系至今的梳理总结,逐渐形成的学期常态化工作内容。

成果初显,幼儿能力明显提高

随着幼小衔接课程的不断推进,幼儿成长显著。首先,幼儿的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幼儿能够将衣物和其他物品摆放整齐;生活技能上显著提高;分类整理的能力有所提升。其次,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与自控能力有很大提高。通过班级各区域公约的建立,幼儿能够在游戏中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公约内容,不断调控、满足自我的游戏需求。如:有的幼儿看到音乐区玩的内容很有趣,但是又因自己已经换过两次区域了,便会自言自语:“我想玩音乐区,但我今天已经选过两个区域了,我就得明天才能选了。”再次,幼儿能够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地做并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如:幼儿能够自己制定“十一”长假计划,并坚持实施;课间十分钟,幼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合理安排,懂的先解决生理问题再进行游戏活动。

与此同时,在教师发展方面,教师从站在前变为退到后,行为上有了较大变化;教师开始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理念上有了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家庭公约的建立,初步养成幼儿家庭生活和学习秩序,拉近了亲子关系。亲子之间在走进内心世界的过程中,理解了彼此的内心需求;在公约制定的过程中,达成了家庭制度的遵守共识;在公约落实过程中,发展了幼儿做事的坚持性与耐力。还有,通过园校公约的建立,形成了园校培养联动机制,促进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其他入学必备能力的提升。如,通过对小学学习和生活的了解,认识到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通过联动机制的建立,更使园校之间的沟通真正落在幼儿发展上,从形式上的体验转变为幼儿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十幼儿园)

猜你喜欢

我园幼小课间
户外厨房诞生记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