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氏无痛手法联合温针灸和蠲痹汤内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33例

2017-03-27李长河

中医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邵氏肩部肩周炎

李长河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临床研究·

邵氏无痛手法联合温针灸和蠲痹汤内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33例

李长河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观察邵氏无痛手法联合温针灸和蠲痹汤内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1﹝取穴:阿是穴(痛处)、肩前、肩髃、臂臑、肩髎、肩贞、曲池、阳陵泉﹞进行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邵氏无痛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方法2(取阿是穴)和蠲痹汤(羌活、姜黄、当归、蜜炙黄芪、白芍、防风、炙甘草、生姜、大枣)内服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5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4.85%;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3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邵氏无痛手法联合温针灸和蠲痹汤内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有较好疗效,在改善肩周炎疼痛、肩关节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活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风寒湿型肩周炎/治疗;邵氏无痛手法;温针灸;蠲痹汤/治疗应用;临床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简称肩周炎[1]。由于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称“漏肩风”。该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成人,女性多于男性,故俗称“五十肩”。因患者肩部常畏寒怕冷,尤其后期出现肩关节的炎症粘连和肌肉萎缩,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故又称“肩凝症”“冷冻肩”。该病起病缓慢,病程长,患者甚为痛苦,治疗见效慢。2014年11月—2016年6月,笔者采用邵氏无痛手法联合温针灸和蠲痹汤内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33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66例,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45~67岁,平均(52.84±4.32)岁;病程6~20个月,平均(11.18±3.52)月。对照组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46~68岁,平均(53.12±4.48)岁;病程7~22个月,平均(11.34±3.64)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①多由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湿邪所致;②多见于50岁左右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多发于体力劳动者;③肩部串痛以夜间痛重,可放射至前臂或颈背部、手部等,常因天气变化或劳累诱发,遇寒加重得温减轻,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④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⑤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⑥有“邵氏诊疗法”必备的软组织治疗灶反应。

3 排除病例标准

①颈椎病、骨折、骨肿瘤、Pancoast瘤、风湿病,以及其他引起类似上述症状的疾病者;②不适合中医治疗者;③患者或家属不认可治疗方案;④病历资料不全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⑥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1进行治疗。主穴按照《针灸学》[3]选取阿是穴(痛处)、肩前、肩髃、臂臑、肩髎、肩贞、曲池、阳陵泉。随症加减:手阳明经证,配合谷;手少阳经证,配外关;手太阳经证,配后溪;手太阴经证,配列缺;气滞血瘀,配内关、隔俞;外邪内侵,配合谷、风池等。操作方法:进针前对穴位进行严格的常规消毒;先刺远端穴,肩部穴位要求有强烈针感,用毫针得气后给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2 cm 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次使用3壮,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隔日治疗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邵氏无痛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方法2和中药内服治疗。邵氏无痛手法[4]操作方法:①医者采用“邵氏诊疗法”划分治疗区域,找准治疗灶,确定治疗点及手法方法、用力标准(分Ⅳ级)等,首次手法试验疗效为“优”或“良”;②治疗体位可采取坐位;③治疗部位选择隆椎区A//a线、肩胛骨脊柱缘、冈上、喙突、盂下(分1~3点)、三角肌(分为前、中、后3束)、肱骨大结节、肘窝等,采用“邵氏诊疗法”中的肩关节功能运动分解检查诊断法,根据肩关节不同活动范围或阶段而确定手法治疗侧重点,进行阶梯式治疗;④医者采用邵氏无痛手法以拇指指腹点按为主,对准治疗灶,因早期患者疼痛较重,手法治疗部位软组织粘连或水肿较重,故手法力度宜轻,后期随着病情的缓解,逐步采取增力点按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由浅入深,60~80频/min,用力柔和、渗透、均匀,使患者有或痛、或酸、或困、或胀、或沉等感觉,以及舒服、无放射、无烦躁等现象,以感到“快然”为度。每次30 min,每日1次。温针灸在采用对照组所用治疗方法1的同时加用治疗方法2,根据“邵氏诊疗法”在手法所治疗部位,选取3~5处软组织治疗灶或点(即阿是穴),行温针灸治疗,操作方法同治疗方法1,但要注意进针的方法及深度。治疗方法1和治疗方法2均隔日1次,交替进行。同时给予蠲痹汤加减[5-7],药物组成:羌活、姜黄、当归、蜜炙黄芪、白芍、防风各15 g,炙甘草5 g,生姜5片,大枣3枚。加减:肩痛连前臂、手指者,加桑枝10 g、威灵仙15 g;肩臂重痛者,加独活10 g;肩臂冷痛者,加黑附片10 g(宜先煎、久煎)或制川乌2 g;手指麻木者,加全蝎、乌梢蛇各15 g;湿盛者,加薏苡仁、苍术各10 g等。每日1剂,水煎药汁至150 mL,去渣温服。

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

5.1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类比评分法(VAS)[8]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无痛: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9分。极度疼痛: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重。

5.2 肩关节活动情况

采用Melle评分[9],分别对肩关节的5个动作(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手到脊柱、手到嘴)进行量化评价。①肩外展:<30°计3分,30°~90°计2分,91°~120°计1分,>120°计0分。②肩中立位外旋:<0°计3分,0°~20°计2分,>20°计1分。③手到颈项:不能计3分,困难计2分,较容易计1分,正常计0分。④手到脊柱:不能计3分,第1/骶椎水平计2分,第12胸椎水平计1分,第12胸椎水平以上计0分。⑤手到嘴:完全喇叭征计3分,部分喇叭征计2分,肩内收0°~40°计1分,肩内收<0°计0分。总分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肩关节活动越差。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好转: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无改善。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4.37,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分,x±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8.3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Melle评分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Melle评分对比 分,x±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0.01。

9 讨 论

肩周炎属中医学“肩痹”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基本病机是肩部经络阻滞不通或筋肉失于濡养;病位在肩部筋肉,与手三阳经、手太阴经关系密切。五旬之人年老体弱,肝肾渐衰,气血亏虚,筋肉失于濡养,加之肩部过于劳损,若受外伤或风、寒、湿邪侵袭,易导致肩部经脉不运,气血凝滞,血不荣筋,寒凝筋脉,变生本病。

Depalma对42例肩周炎患者的手术[4]证明:所有病例的肩周各种组织均有无菌性炎症波及,关节囊也有波及;随着病变的进展,炎症的关节囊不是附着于肱骨头,而是形成粘连带,导致关节囊挛缩,使关节运动受限。肩关节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运动更为复杂,其运动时参与的主动肌群及被动肌群也较多。“邵氏无痛治疗法”和“邵氏诊断法”构成了邵氏无痛疗法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全国名老中医邵福元主任医师创造。邵氏诊疗法将肩部的肌肉解剖细分化;肩关节功能运动分解检查诊断法将肩关节活动度进一步划分为一定的活动范围或阶段(如肩关节外展划分为0°~30°、31°~60°、61°~90° 3个范围),特殊检查如后伸旋内内收(即摸背试验分为Ⅰ~Ⅳ级)、中线抬举(即梳头试验分为Ⅰ~Ⅶ级)、卡腰试验(分为Ⅰ~Ⅴ级)、内收搭肩(Dugas征分为Ⅰ~Ⅳ级)等逐级分清,从而查找限制肩关节在不同活动范围内或阶段时所参与的主动肌群及被动肌群,快速地诊断所损伤的肌群,提高诊断效率;然后采用邵氏无痛治疗法进行针对性治疗,起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邵氏无痛治疗法”不是一点不痛,而是有痛无苦,且痛的舒服,患者很愿意接受治疗。

温针灸主要是采用辨证选穴论治,针灸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同时借助燃烧艾草的温度来达到温通经脉、宣行气血的目的,常用来治疗寒滞经络、气血痹阻之疾病[10]。温针之温,使实者散、虚者助、热者泄、寒者温[11]。温针灸治疗方法1中的主穴和配穴远近相配,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起到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温针灸治疗方法2可进一步提高手法治疗和温针灸治疗方法1的疗效,同时促进病灶消除。临床中不乏医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如陈武杰[12]、卓廉佳[13]等,均收到较好疗效。周鑫[14]也在文章中指出:针灸在治疗肩周炎方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蠲痹汤[15]方中羌活为辛苦温燥之品,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尤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当归辛行温通,补血活血,散寒止痛;白芍敛阴和营;防风辛温,祛风散寒,胜湿止痛;蜜炙黄芪补气行血;炙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生姜解表散寒。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和营、祛风胜湿之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邵氏无痛手法联合温针灸和蠲痹汤内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有较好疗效,在改善肩周炎疼痛、肩关节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活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手到脊柱、手到嘴活动属于复杂复合运动,治疗期间难以恢复至正常,故嘱患者后期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此外,由于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小,故后期还需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10 参考文献

[1]马勇.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9.

[4]邵福元,邵华磊.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詹红生,冷向阳.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43.

[6]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6.

[7]杨硕根.蠲痹汤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3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4):53.

[8]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

[9]宋海云,何华琼.浮针刀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2):115.

[10]高忻洙,胡玲.中国针灸学辞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8.

[11]林海瑞. 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16,32(5):25-28.

[12]陈武杰,林妙君,刘朝科.温针灸配合运动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 2008,28(11):75.

[13]卓廉佳,王琦,潘长青.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3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2):78-79.

[14]周鑫,王平.肩周炎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5,28(11):73-76.

[15]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编辑 颜 冬)

1001-6910(2017)02-0026-04

R685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2.12

2016-12-29;

2017-01-13

猜你喜欢

邵氏肩部肩周炎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邵氏”复拍,借电视剧人气
邵氏影城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