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7-03-27曹丽

新课程·上旬 2017年2期

曹丽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转变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注重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培养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不仅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知识的引领者。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倡导自主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教学理念。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课堂环境

学生只有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激发出学习的激情,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力,使课堂变得生动、轻松。因此,教师就要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和习惯,就要让学生在轻松的心情下,在无思想负担的心理作用下,开展各种自主学习活动。只有这样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施展求知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据旧知,获取新知。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精神上处于放松状态,行为上处于参与状态。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与日俱增。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唤起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展开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实现自我价值,进而自我创新,达到一种全新的学习境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合作,在小组内再一次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取长补短,各尽所长。在许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留下充分的余地,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动脑筋想问题提疑难。将教师意识和教育管理放在了第一位,束缚了学生,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让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错位。比如,我在上《田忌赛马》这一课时,待学生把课文弄懂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叙述了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不同,就会取胜?”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取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兴趣很浓,讨论好后都争着回答,有的说:“按出场上、中、下的顺序,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强,所以第一场田忌必输无疑,第二场田忌在孙膑的指挥下,改变了出场顺序,所以轻而易举地赢了齐威王……”我又问:“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踊跃回答:“孙膑相当于孔明,会算、会设计、会想办法,足智多谋,同时也教育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要有智慧才能取胜。”课堂氛围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心理学家通过实践证明,人们的思维有一种套用习惯的定式倾向,这种倾向愈强,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越单调,思路就越狭隘、呆板,就不能进行灵活的创造性的思考。在教学中,当学生一时思路阻塞,跳不出定式的影响时,老师就要看准时机,巧妙地加以引导,挑起争论,激起波澜,让他们从迷茫困惑中一下子豁然开朗,越思越勤、越思越精、乐趣无穷。

三、坚持训练,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考试的教育质量是衡量学生掌握多少知识。素质教育和质量不仅包括知识,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独立的预览和复习习惯,使用参考书的习惯,学生之间互相玩的习惯思维,坚持阅读的习惯,积累用钢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反省自己的学习习惯……

习惯属于养成教育内容,而养成教育绝非朝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应从每个学习环节抓起,目标明确,严格要求,同时给予必要的督促、指导、鼓励。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训练,要科学安排,要求做到适度、适量;同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训练的质量;训练也不只是局限于课堂,可以向课外延伸,把课内获得的自学能力运用到课外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如开展课外阅读,讲故事,社会调查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中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优化课程教学设计。而其中的精髓是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只有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情境,才能启迪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4(5).

[2]李鹏程.略论自主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0(7).

編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