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训练,提升田径课堂教学效果

2017-03-27张玉琴

新课程·上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合作精神田径教学

张玉琴

摘 要: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小学生身体耐力与精神毅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开展科学合理的训练,以达到体育教学目标。从设置合理的负荷、开展张弛有度的训练、推行团体合作与游戏教学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训练提升田径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小学;田径教学;运动负荷;游戏教学;合作精神

目前,体育教学依然是小学教育中的弱项,教师在田径等运动的教学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只强调运动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能,这种教学的片面性也造成学生参与性降低、运动损伤现象经常出现。本文在研究中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开展科学的田径运动与训练活动。

一、合理负荷,避免损伤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处于较低水平,虽然在田径运动中,学生的运动负荷量与强度应该达到一个足够高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机体承受达到最大的应激状态,进一步提高个体的运动能力。为了避免运动损伤、疲劳过度等现象的发生,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身体素质与机能发展的现状,合理地調整、控制运动负荷,这样才能发挥体育运动对身体训练的良好效果。

我在教学中就注意小学生的感受,经常询问或者观察学生在运动后的感受,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率或者是回答了解学生承受负荷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好下次活动的安排。我在教学中还经常使用互补训练方法,即采取200米、400米的距离,提高孩子们的速度耐力;每周开展1到2次的长跑耐力训练,让孩子们通过慢跑实现速度耐力或者是身体耐力的提升。

二、改善代谢,张弛有度

很多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训练,却忽视了学生在疲劳之后的有效恢复。这造成小学生的能量消耗过大、肌肉工作能力明显下降。在田径运动中出现疲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能有效消除疲劳就会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教师应该正确处理运动与恢复之间的关系,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小学生消除疲劳,从而为下次田径运动的开展做好积极准备。

例如,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改善代谢法:在运动的过程中我经常为学生搭配一些节奏性较强的音乐,使学生的心灵与身体保持统一节奏,为有氧代谢运动的开展提供支持;而在正式开展跑步、跳远等活动之前或者是完成运动之后,我会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全身性的运动,使学生的颈部、肩部、手臂、腰腹以及下肢等关节部位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伸展、弯曲,教给学生正确的代谢方式。最后,我会教导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按摩动作,对紧绷的肌肉进行调节,改善肌肉的工作能力与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实现了田径教学的张弛有度。

三、加强配合,融入团队

小学生田径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其身体素质、运动机能,还能实现挫折教育与合作精神教育。对此,教师应该利用多种类型的田径运动,开展丰富精彩的团队运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团队协作上,让学生能够思考、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例如,我就经常组织开展4×100米的接力跑。首先,我会进行简单的动作示范,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种接力跑的动作要领、相关规则;随后,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集中性的联系。在这一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多开展交流活动,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主动配合,学会根据各自的优点合理分配接棒顺序。最后,我会根据学生比赛过程中实际配合的效果与比赛的成果了解组内的合作能力。有的小组配合好、每个学生的优点都被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自然取得良好成果;有的小组成员缺乏紧密配合,还存在合作的抵触情绪,因此取得的效果不太理想。我让学生相互借鉴,通过观察深入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团结协作的方法。

四、组织游戏,快乐练习

小学田径教学面对的是性格活泼的小学生,教学内容不能过于狭隘和枯燥,应该在把握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开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刻意追求投、跑、跳等技术动作的标准化、严格化,而是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对传统的教学进行优化,进一步刺激学生对田径运动参与的新鲜心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我专门设计了“大灰狼抓小白兔”的游戏活动,通过追逐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与体制。我将游戏的活动场地设置在250米的操场上,根据班上的学生人数,将他们分为5组,每组8到10人。学生在同一起点成一纵队,依次出发进行追逐。跑在自己前面的都是“小白兔”,而在后面追逐的都是“大灰狼”。如果“大灰狼”追到了“小白兔”,那么就可以继续去追逐下一个同学。这种相互追逐的游戏活动,使每个学生的乐趣都被调动起来,都不愿意被身后的“大灰狼”抓到,因此会更加努力地去追赶猎物。

小学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树立正确意识,了解每一个孩子的运动负荷、心理负荷,在此基础上开展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运动训练。另外,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心理特点,尽可能丰富训练的形式,为开展生动的田径运动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宜刚.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田径教学新思考[J].田径,2016(6).

[2]成善义,姜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田径课学习兴趣[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9).

[3]章扬安,李成玥.趣味田径教学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的构想[J].田径,2014(9).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合作精神田径教学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