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襄麦35的选育及应用

2017-03-27张道荣陈桥生周芳菊汤清益刘先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麦区粒重湖北省

张道荣+陈桥生+周芳菊+汤清益+刘先斌+陆天泰+孙华卫

摘要:襄麦35是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复合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全省各麦区种植。该品种集北方小麦的丰产性和南方小麦的多抗性于一体,并且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标准(GB/T17320-1998),是湖北省小麦高产育种的成功尝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襄麦35;选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2.1;S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2-021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2.003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高产途径的探讨是小麦研究的永恒课题[1]。对于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模式的研究结果不甚相同,有研究指出,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应该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只有穗大、穗匀、穗粒数多才能建立高产群体结构的框架[2-5]。姜文侯等[6]的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麦区要求较高的成穗数和稳定的穗粒数与千粒重。上述第二种观点较为符合湖北省的实际[7],在目前中高产水平条件下,由于受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制约,湖北省小麦高产育种途径仍应该以中间型[8]为宜,但在品种设计时,应将提高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作为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襄麦35正是按此思路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将北方小麦的丰产性和南方小麦的多抗性进行了较好的聚合,是湖北省小麦高产育种的成功尝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1 选育经过

襄麦35是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复合杂交的方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5年9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15001,适宜在湖北省各麦区种植。该品种组合为8811/贵农24-7//鄂麦19,最初配组始于1991年,先以“8811”與贵农24-7杂交,经选择基本稳定后,1998年择优再与鄂麦19杂交。其间,F2和F5因夏繁加代未加选择,由于分离世代较长,整个选育过程历经15代11次择选。2011年编号为S1347的株系表现优异,通过田间评选育成出圃,定名为襄麦35。具体选育过程见图1。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襄麦35属弱春性、芽鞘绿色、幼苗生长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525万~600万/hm2、每穗粒数为35~40粒、千粒重42 g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子粒卵圆形;株高80 cm左右、茎秆有少量腊粉、穗下节较短、叶耳较大、旗叶较短上举、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抗倒性强;落黄稳健、耐高温逼熟、熟相较好、成熟期比郑麦9023晚4 d。

2.2 产量性状及其构成分析

2.2.1 产量性状 襄麦35产量潜力在9 000 kg/hm2以上,最高单产达8 546.7 kg/hm2(2014年襄北农业科学研究所);2013-2014年在湖北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为6 165.9 kg/hm2,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2.91%,增产达显著水平,居第一位;2014-2015年在湖北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为6 224.6 kg/hm2,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11.97%,增产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单产6 232.8 kg/hm2,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7.92%,20个试点中,14个试点较对照增产,增产点次率为70%。

2.2.2 产量构成分析 依据湖北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对襄麦35的产量三要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相关分析结果(表1)表明,襄麦35有效穗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616 2),达极显著水平;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次之(0.560 2),达显著水平;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小(0.179 7),其他因素间相互影响不大。由此构成了以有效穗为主效增产因子,以较高水平的粒重因子(中等粒型)和尚有增产空间的穗粒数为搭配因子的高产乘积模型。

协调产量构成因素的量值一直是小麦高产栽培和育种的基本思路[9],湖北麦区冬季干旱,春后多雨,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小,两极分化剧烈,加之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内在限制,成穗条件不及北方。4月下旬至5月份灌浆期间的高温逼熟等非生物逆境胁迫又常常造成年际间粒重波幅过大,这都是湖北小麦高产稳产的障碍因素。已有高产条件下的研究表明,不论多穗型品种或大穗型品种,单株穗数与单株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10]。宋健民等[11]认为提高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因此,湖北小麦的高产育种应以穗、粒为基础,要能充分利用本区穗分化时间长的生态优势(本区小穗数的分化一般均可达到20个左右,而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的平均穗粒数只有30粒左右,从产量空间看,粒数还具较大潜力),在遗传上解决好“小库”(粒重与单穗重)不易过大,“总库”(三因素之积)有所提升,不主打粒重,但要求其相对稳定,力求“库”、“源”、“流”协调,产量三要素间具有较大的兼容性、互补性和稳定性。襄麦35以有效穗为主效增产因子,以较高水平的穗粒数和相对稳定的粒重因素(中等粒型)为搭配因子的产量结构特点,形成了对本麦区上述生态条件的高度适应性[12],组合出了该品种的高产水平和稳产性能。

2.3 品质性状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两年检测,2013和2014年品种性状指标分别为:容重816和795 g/L,粗蛋白含量(干基)13.65%和13.65%,降落值450和344 s,湿面筋含量(以14%水分计)30.8%和26.3%,吸水量63.4和60.8 mL/100 g,面团形成时间3.5和4.4 min,稳定时间3.1和3.3 min,弱化度113和113 F.U,粉质质量指数55和59 mm,粉质评价值49和53分,最大拉伸阻力(Rm,135)240和215 E.U,延伸性(E,135)184和163 mm,能量58.4和44.9 cm2,R/E值1.30和1.32,两年的主要品质指标平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标准(GB/T17320-1998)。

2.4 抗逆性

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鉴定,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感赤霉病和纹枯病。两年20个试点田间倒伏≥4级的试点1个,平均倒伏面积为6.0%。

3 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襄麦35的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该品种产量水平在8 250 kg/hm2以上的产量结构应是:有效穗525万/hm2左右,每穗35~40粒,千粒重40~42 g。高产策略为主攻有效穗数,稳定或促进单穗产量。

3.1 适期早播

该品种熟期较晚,注意适期早播。江汉平原及鄂东南地区10月25日至11月3日播种为宜,鄂北地区10月18-28日播种为宜,有利于获得高产。

3.2 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的高低和播期的早晚灵活调控好基本苗。适播期内播种:高肥水田块基本苗180万~210万/hm2,中等肥力田块225万~255万/hm2,中低产田块270万~300万/hm2;适播期后播种,每晚播 1 d播种量增加7.5 kg/hm2。

3.3 科学施肥

注意N、P、K平衡配方施肥。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每公顷施N量195~210 kg,P2O5和K2O量各105~135 kg。N肥70%作底肥,30%作追肥。追肥施用期应根据苗情灵活掌握,晚、弱苗及群体不足的田块应早施,反之则于拔节期集中追施。追肥不宜过晚,防止贪青晚熟。

3.4 搞好以赤霉病和纹枯病为主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小麦起身期,当病株率达15%~20%时,每667 m2用5%的井冈霉素水剂300~400 mL加水50 kg喷雾,防治纹枯病1次,施药重点部位为小麦茎基部;齐穗至扬花初期每667 m2用50%多菌灵粉剂100 g加水50 kg喷雾,防治赤霉病1次。也可根据病虫测报情况,结合中后期穗蚜及其他病害防治和根外追肥实施“一喷三防”。根据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适期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施,达到防病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吸浆虫、麦蜘蛛等)、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效果。以防治锈病、吸浆虫为主的麦田,每667 m2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 g或12.5%烯唑醇40 mL加4.5%的高效氯氰菊酯50 mL,再加98%磷酸二氫钾100 g或液体叶面肥50 mL加水50 kg喷雾;以防治赤霉病、麦穗蚜为主的麦田,每667 m2用50%多菌灵60 mL或70%甲基硫菌灵100 g、加3%啶虫脒乳油25 mL或10%吡虫啉20 g,再加磷酸二氢钾100 g加水50 kg喷雾。

3.5 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宜在蜡熟期收获。若由于雨季迫近,则应适当提前收获,以防发生穗发芽。

参考文献:

[1] 于振文,田奇卓,潘庆民,等.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作物学报,2002,28(5):577-585.

[2] 田纪春.超级小麦及其育种方法[J].麦类作物学报,2002,22(1):87-90.

[3] 孙道杰,王 辉,闵东红,等.小麦品种产量改良的限制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2,15(13):13-16.

[4] 谭飞泉,张怀琼,任正隆.“协调型”小麦新品种的产量潜力及其构成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21(3):189-193.

[5] 郭秀焕,赵 平,连光艳,等.超级小麦的育种方法与实践[J].山东农业科学,2005(6):19-20.

[6] 姜文侯,吴兆苏.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初步探讨[J].作物学报,1983,9(4):233-239.

[7] 陈桥生,张道荣,汤清益,等.从襄麦25的育成谈鄂北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几个问题[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38-1740.

[8] 王婉仪,薛民生,朱维云,等.对北京地区小麦高产育种的看法[J].华北农学报,1989,4(3):16-23.

[9] 亓开振,赵广才,常旭虹,等.小麦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J].作物杂志,2016(3):45-50.

[10] 庄巧生,王恒立.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的进展[M].北京:科普出版社,1987.351-367.

[11] 宋健民,戴 双,李豪圣,等.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6):1114-1126.

[12] 王永士,杨春玲,郭瑞林,等.合理评价品种的适应性与稳定性[J].小麦研究,2004,25(2):26-31.

猜你喜欢

麦区粒重湖北省
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河南省同一适宜生态区小麦品种引种备案目录(第四批)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氮磷施用量对冬小麦小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