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浅议

2017-03-26石若楠

采写编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新

石若楠

内容提要:广播电视站是我国广电系统的基层单位,是地方基层贯彻国家宏观政策和法规、面向基层群众的主要传播纽带。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工作的针对性、真实性、及时性关系着基层受众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关系党的宣传工作深入社会的力度,关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内化和具体实施效果。本文结合目前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现状,就其工作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工作;创新

作为基层广播电视站,报道的内容多是受众的身边事、身边人,贴近受众,很受大家关注,认真进行新闻采编和制作,做好新闻报道,对党和政府政策下行落实过程中的实际成效产生重要推进作用;搞好对社会热点事件、民生事件的关注报道,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稳定良性的社会生活秩序。

一、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的现实性问题

广播电视站,在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大潮中,其生存处境并不乐观,随着广电系统技术变革的深入下行,基层组织的广播电视站也在逐步实现技术升级,而新闻采编工作表现出的缺陷比较明显。

(一)新闻采编工作被动。广播电视站在信息收集、新闻采编过程中,表现比较松散,新闻信息征集渠道比较狭隘,且敏感性、机动性不够,导致新闻内容偏向于为地方基层行政传播、宣传服务,而对于与受众生活关联性较强的其它资讯较少关注,甚至常常因忽略而较少采编。对于群众比较关心的时事热点、以及地方建设发展规划、涉及民生的基本建设、咨询问政反馈等方面,进行新闻挖掘的意识不足,以至于基层群众接收到的新闻资讯过于单调,除政策法规和国家大事外,与自己生活基本靠不上边,久而久之难免产生脱节和疏远感,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广播电视台有的采编人员还存在深入基层不够,对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性问题较少了解,无从关注和挖掘其中的报道点的问题,阻隔了群众呼声和意见的上传,以至于形成群众反映问题无门时便找到广播电视站。广播电视站对民生类新闻素材的反应比较被动,对涉及民众生产生活安全和便利的治安管理、交通建设以及水利、教育、三农问题、惠农政策和国家、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采编的关注度还有不足。

(二)新闻采编过程脱离群众。从新闻制作体系来看,新闻采编与后期制作是相辅相成的,采编工作的细节处理,包括场地选取、录音以及拍摄的角度、同期处理等方面,细节效果直接影响后期制作及新闻播送质量,影响新闻受众的观看效果。采编细节处理不到位,使新闻素材所蕴含的真实性和现场感降低,对受众而言,新闻与自身的关联性、说服力下降,特别是对与群众生活切实相关的民生素材,在采编过程中脱离了现实生活基础,就不能达到宣传、疏导和引领的效果。新闻采编工作脱离群众还表现在下基层还深入,只下到村委会为止,采访总是围着基层干部转,未能深入到群众生活的真实场景,放不下身段,对田间地头、民情民意缺少认识,在深入体验了解群众生活,主动为群众发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三)新闻采编人才培养机制欠缺。由于基层广播电视站采编人员在编制、待遇上存在的问题,广播电视站的工作人员专业科班出身的很少,有许多文化程度不高,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同时,由于人手紧的问题,在广播电视站工作的采编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其工作安排和工作内容缺乏必要的分工,采编人员非专业化,致使基层广播电视站在新闻采集时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往往对一些较好的新闻素材熟视无睹,对新闻线索的捕捉、新闻价值的提炼不同程序存在欠缺,导致新闻采编工作的原创、风格以及包容性都相对较低,久而久之对我国基层广电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应有的宣传作用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创新途径

对于基层广播电视站而言,新闻采编工作更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立足全局,緊跟形势,以创新为动力,全面变革现状,革除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引导采编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

(一)明确重点,创新报道内容。首先,广播电视站各级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地方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清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主体服务对象是群众,从大方向上树立正确的新闻观,立足群众生活、资讯所需,安排具体采编工作。其次,采编人员应深入群众生活,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力争在素材选取上更加贴近群众,新闻采编上突出群众生活的关注点,开发新闻线索渠道、增加新闻素材来源,增加基层广播电视站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使之真正得到群众欢迎和认可。增设咨询栏目,增加民生政策解读、三农政策落实跟进、惠农扶持等各项有利于民的政策实施的内容,使广播电视站成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资讯传输纽带。此外,广播电视站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应形成重视民生工作的共识,在采编过程中将视角、镜头对准群众生活,对准民生百态,关注群众需求和呼声,为基层群众诉求的上行反馈建立起桥梁。

(二)注重细节,创新报道风格。采编人员要提前做好采访准备,对场地和采访对象进行实地查看、走访。确定采编内容后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景,在问题设计上,需要注意口语与书面语言的合理使用,特别是针对基层群众,建议使用群众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且方便交流的语境,避免过于书面化、套路式的语言,伤害整体采编报道效果。录音、拍摄需要选取有表现力的角度,注意突出采访内容、切入角度,以及同期效果。如采编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素材,在采编过程中既需要对合作社主要发起人、合作社的具体制度进行素材采集,现场拍摄也需要涵盖合作社内部、周边等场景,同时,还需要深入到合作社的田间地头,对合作社社员、产品、市场分布情况进行素材收集,拍摄现场也需要面向农业种植场景,以直观、真实、生动的现场视觉资讯,结合来自于田间地头的采访报道,使受众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新闻报道的真实和可信,起到良好的新闻宣传作用。

(三)加强培训,实现采编能力创新。提高基层广播电视站采编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个人素质,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协调解决广播电视站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薪酬福利待遇问题,使其无后顾之忧,吸引优秀专业人才进入基层广电系统,留住具有实践经验、具有专业水准的优秀采编人员,从体制上保障人才资源的品质。其次,需要形成人才培训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常规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的培训,可以选送采编人员去进修学校接受系统学习,提高采编水平和业务技能。可以逐步推进采编人员专职化,加快广播电视站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使采编工作岗位设置、职责、权限及工作要求明确清晰,促进采编人员的能力培养和工作创新,改善新闻素材发现、发掘以及价值提取的水平,改进广播电视站的新闻质量,使其在基层发挥出应有的新闻宣传作用。

民生是基层工作的根本,广播电视站作为基层组织的宣传机构,应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关注民生、报道民生问题、反馈民众愿望的信息主渠道作用。要改变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工作的单调、被动状态和临时观点,要大举创新,改变落后的采编思维,同时跟进人才培养工作,扩大视野,使采编人员的创新意识植根于思维习惯中,转化成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使面向群众的基层广电系统在新闻采编方向、质量和内容上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莉娜.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21:105.

[2] 宋雯.对加强基层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02:154.

[3] 曹美良.关于如何加强基层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若干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05:206.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学系学生)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