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樊恭烋:树教育事业于百年

2017-03-25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产学学校教育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樊恭烋(1921年-2011年),曾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名誉校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会长、世界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理事等。长期从事教学及教育组织工作,参与了建国以来高校教育改革和管理改革的全过程,并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曾获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稱号和“五一”劳动奖章,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家》一书中被选录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家14人之一。

一本文集—《樊恭烋高等教育文集》,收录了北京工业大学一位老校长毕生的教育理念;一项事业,倾尽了一位教育家毕生的热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樊恭烋一生致力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方面,特别是在高等理工科产、学、研教育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

勇立潮头敢为先

1.推崇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

195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办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并调时任北京航空学院教务长的樊恭烋到北工大任教务处长。对于刚刚起步的北工大而言,具备丰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的樊恭烋的加入,可谓为学校办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樊恭烋认为,大学办学首先要从教育学的角度去考察学校的教育过程,这也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互相影响的十分复杂的过程。他将其概括为由社会状况及需求、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科目的内在规律等三点要素决定。瞄准社会状况及需求这一首要因素,樊恭烋从北京市工业、市政建设的需要出发,大幅度调整了学校的招生计划,增设了急需的土木建筑工程系,修改了各专业教学计划,加强了实践环节,充分体现了北工大为首都建设服务的方针。

契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调整并未止步。1984年,北工大被国家教委、北京市作为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单位,樊恭烋被委以实行校长负责制院校校长的重任。在他的领导下,根据北京市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北工大再次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大幅调整,成立了计算机系、热能系、材料工程系以及环境工程系,恢复了数理系,创建了管理系,形成当时以工为主,理、工、管结合的办学格局,也成就了学校如今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

2.督促教与学的有章可循

北工大建校初期,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大多数是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渴求上进,对学校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却相对缺少教学工作经验。基于此,樊恭烋组织制定了北工大《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和《学生学习方法卅条》,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章可循。为了尽快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基础课教学在三年内过关,在樊恭烋的建议下,学校把有关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教研室组织起来,成立学校基础课委员会。他兼任主任,重点抓好基础课教学和教学法的研究工作。此外,樊恭烋十分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安排有经验、高水平的教师上讲台;另一方面,紧抓教师培养工作,为每位青年教师制定培养计划,同时号召学校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支持,优先保证基础课实验室和陈列室的建设。由于抓住了关键并且措施得力,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北工大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践行实践教学理念探索

1960级毕业生“真刀真枪”毕业设计是北工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的最佳缩影,被公认为北工大历史上的五个亮点之首。这正是在樊恭烋深化实践教学理念的提议和督促下成功实施的。

1964年,樊恭烋担任北工大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在确保基础课教学的前提下,他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理念和模式探索,主张专业课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965年,他为北工大制定了 “狠抓基础、探索规律、适应需要、实事求是、科学创新、迎头赶上”的发展方针。同年,首届毕业班进行毕业设计,樊恭烋提出要改变“假题假做”的传统做法,把毕业设计同北京市企业“双革”(技术革命与技术革新)结合起来,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在樊恭烋的带领下,全校各系教师为了选取适合学生开展毕业设计且半年内能够完成的实际课题,几乎跑遍了北京市所有的工厂 。对于与毕业设计相关的55个工厂 、科研单位,涵盖的16个专业、几百个选题的下厂计划,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师、干部的配备等情况,樊恭烋亲自督促、逐项听取报告,审核把关,直至逐项落实。这一年,全校900余名毕业生全部下到工厂 ,学校共接受生产和科研课题429项。1965年冬,北工大1960级毕业生的“真刀真枪”毕业设计成果,在北京高校毕业设计成果展览会上所展出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仅次于清华和北航。此后,北工大将着重突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以此为基础又提出了“教学实践一条线”的教改思路,并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化,提出将北工大打造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摇篮”的目标。

锐意改革求突破

1.倡导“产学研”加“校工贸”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理工科大学、研究院所及一些重要的工矿企业的技术部门,几乎没有人不知道TP801单板计算机。以这台“家喻户晓”的单板机为代表的一批成果,正是在樊恭烋“抓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两手抓”的改革理念下促成的。

樊恭烋鼓励支持办好校办产业,创办了以技、工、贸为一体的校办企业;提出了“组织学校的科技力量,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合作”。1979年,北工大协助香港一家公司在北京举办微型计算机展览会。会后,港商将一台已损坏的美国SD公司生产的Z-80单板机留给学校。北工大教师们对其进行了研究,不仅修复了这台单板机,还发现可以对该机进行技术改进,成功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单板计算机,即北工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P801单板机。与Z-80相比,TP801的内存由2K增为4K,后来增为8K;使用双功能键,功能命令由8个增至19个;管理程序也纠正了原有缺点,而且完全由北工大自主开发,大大降低了成本。当年,校办电子厂生产的TP801单板机成为畅销全国的具有北工大品牌的产品,并销往香港地区和出口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它不仅提高了北工大的知名度,而且还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资金支持。学校后来分别在深圳、香港建立起研发、生产和贸易基地,形成产学研、校工贸相结合的格局。TP801单板机成为中国电子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北京工业大学也因此闻名遐迩。工大人乐于将TP801的成功归益于樊恭烋大胆创新的理念引领,樊恭烋却将其归功为学校采用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的模式以及广大职工顾大局、识大体、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良好团队精神。

2.联动“量化考核”与“津贴分配”

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樊恭烋在北工大职务变动较为频繁的时期—1980年被任命为学校常务副校长兼任党委副书记,1983年被任命为校长;也是北工大全面推进管理和教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阶段。1983年,樊恭烋倡导北工大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他选择以劳动分配制度作为总体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北工大总体改革方案,建立岗位责任、绩效考核和浮动岗位津贴“三位一体”的岗位责任制。按照层次分析法,根据目标考核的要求制定岗位津贴,把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措施。这项管理改革较好地调动了全校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北工大在较短的时间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瞩目的地方重点理工科大学。1984年,教育部和劳动人事部联合在上海召开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主要推广上海交大和北工大管理改革的经验。樊恭烋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那段时期,全国各地近300所院校纷纷到北工大学习取经、访问交流。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85年,樊恭烋被授予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护航“招生改革试点校”到“一批招生重点校”

1986年,教育部批准北工大列入全国第一批招生重点院校行列。这是北工大建校以后一直梦寐以求的,也是樊恭烋在退居二线前收到的最好礼物。而在北工大人看来,这份特别的礼物,更应称之为樊恭烋辛勤耕耘迎来的收获。1984年,樊恭烋担任试行校长负责制院校的校长期间,教育部批准北工大作为招生制度改革的试点院校。该试点的思路是,把现行全国统考由按高考智育成绩一锤定音的招生制度,改变为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综合考虑高考分数而挑选录取新生。每每回顾起这段办学经历,樊恭烋总是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他在《北工大歷史上的五个亮点》一文中写到:“北工大与北京市教育局商量确定,除四中、101中、北大附中等几所拔尖中学以外的几十所北京较好的中学都参加招生试点,并在全国统考以前就组织试点报名。经过两年的试点,效果很好。学生愿意报考北工大,说明北工大有招收高质量毕业生的水平。”

然而,对于这一招生制度的改革,一些全国重点大学却有着顾虑,认为北京市大量优秀中学毕业生被北工大招走。在樊恭烋的带领下,学校出于顾全大局的考虑,接受了北京高教局提出的两全解决办法,北工大停止试点,进入第一批招生录取院校的行列。这再次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有力助推,北工大继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后,又在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办学规模、层次和水平向北京市重点大学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对于成绩的取得,樊恭烋多次强调,正是北工大人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组织安排和扎扎实实的努力工作,方才成就了学校的发展。北工大的团队精神永远不能丢!

传承思想谱新篇

1.推动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世纪末,樊恭烋同志花费精力最多的重要研究领域就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我们之间的交往次数竟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回忆起共同研究探讨的经历,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说,樊恭烋同志对重要教育理论问题的执着追求与认真探索精神,使他深受教育并为之感动。1989年8月,樊恭烋受国家教委委托,赴加拿大参加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第六次会议。那段时期,产学研合作教育受到国内教育界特别是高教界一部分人士的关注,但理论认识又有不少分歧。樊恭烋敏锐地感受到国际教育界同行也在研究这一问题,积极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的研究。

为了弄清“产学合作”这一理论概念的由来及重要意义,并为其找到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中国能够正确运用的根据,樊恭烋认真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关著名论述,甚至翻阅了马、恩的有关原著全文。此外,樊恭烋还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历史以及各个历史阶段党在教育方针中所表述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等一系列论述的深刻含义与内涵本质,从而得出:“产学合作教育的发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学合作教育是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种基本教育模式”“只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学合作教育才能在中国广泛推进”以及“中国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这四点重要结论。1991年,樊恭烋倡议成立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任第一任会长,并成为终身荣誉会长,同时担任世界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理事。他被邀在香港召开的“第七次世界产学合作教育大会”上作了主题讲演,为中国产学合作教育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2.倾情高等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精力

“他为百年树人,更树教育事业于百年。他,智者耕杏坛,樊恭烋。”2011年底,经过全校师生和校友的网络投票,北工大评出10位“感动工大”人物和两位“感动工大”人物特别奖。樊恭烋毫无悬念地入选“感动工大”人物。对于这位老校长,高教界和北工大人永远深情满怀,对于高教界和北工大,这位老校长更是倾注一生。樊恭烋晚年患上了帕金森症,行动讲话有一定困难,但他仍然心系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北工大的发展建设。2003年,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关于提请市委、市政府在当前新形势下关怀并帮助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在北京有效实施》《建议中央也能重点办好几所造就应用型人才的国内一流大学》《关于建立大学校长职务资格认定制度》三条共计4,000字的建议,获得优秀建议奖。

2005年,北工大建校45周年,学校组织编写《往事回眸》,邀请樊恭烋为此书写序。他用两个星期的时间,一笔一划颤抖地在信纸上写下了5,000多字的序和《北京工业大学历史上的五个亮点》一文。他在住院前(此后一直住院),即85岁高龄时,潜心撰写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自主创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一文,发表在2008年第7期《中国高等教育》上。文章总结了他几十年中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表达出他对教育事业始终保持着无与伦比的热爱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是他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3.遗留宝贵教育思想及理念财富

“《樊恭烋高等教育文集》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令人十分欣慰的事情。”原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范伯元在这本特殊的文集序言中写下颇具感慨的第一句。出版教育文集、召开思想研讨会、试办荣誉学院……无论何时,北工大始终热衷推进对樊恭烋教育思想的研究与探讨,以此纪念与缅怀他忠诚教育事业、孜孜以求、勇于探索的精神,更继承和发扬他留给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充实学校教育理论宝库,传承樊恭烋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也为实现樊恭烋老校长的心愿,北工大在收集、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于2009年、学校50周年华诞前夕正式出版了《樊恭烋高等教育文集》,收编了樊恭烋1978年到2007年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章,并荣获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樊恭烋教育思想的研究,北工大还将这一课题列入2011年学校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并于次年举办了樊恭烋教育思想研讨会,从不同侧面对樊恭烋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的工作作风,教育思想理念,对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使大家深受启发。

自2014年起,一所以原校长樊恭烋命名的“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荣誉学院”在北工大揭开面纱。樊恭烋荣誉学院是北工大创新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试验田,将樊恭烋荣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引向深入、作为特色,着力推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改革,培养工程领域领军人才。2015年底,学院有幸邀请到樊恭烋之子樊郊先生与学院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对樊恭烋校长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对樊恭烋荣誉学院有了更强烈的荣誉感与归属感。

樊恭烋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仅在北工大落地生根,而且早已在国际上花开馨香。樊恭烋因其文集、卓著的成就和广泛影响,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家》一书中,与周培源、蒋南翔等被同列为新中国14位高等教育家。他还被英国剑桥国际中心选录在《亚澳远东地区世界名人传记》《国际名人字典》及《国际知识分子名人传记》之中;被美国传记研究院选录在《国际杰出领导才能的世界名人传记》《世界5000个名人传》之中,被美国档案馆选录在《世界群英殿专辑》之中。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产学学校教育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产学”融合模式下的动漫类人才培养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教育模式探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结合模式探讨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