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时尚专业培训的启示

2017-03-25廖青张玉芳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艺术设计融合

廖青++张玉芳

摘 要:阐述了艺术设计的内涵及科学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支撑作用,以澳大利亚艺术设计教育为例,概述了其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提出了科技与艺术的跨学科交叉是未来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艺术设计;科学技术;融合;教育

艺术设计的内涵

艺术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使其设计的产品不但具有实际的功能,还具有审美的体验。因此,艺术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服务性。它可以让人类获得各种更有价值,更有品质的生存形式,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创造性的改造,旨在为人类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艺术设计还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艺术设计的实现手段是理性的,这和纯粹艺术品的实现是有区别的,人们可以凭借突发的艺术灵感创作出震撼的艺术品,但不可能仅仅凭借灵感去创造出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产品的产生过程,不仅仅是设计者的自我表达,更是一个具有严谨科学精神、合理统筹规划的有目的的活动,它需要设计师把自己的灵感和理念,通过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表达出来,有时甚至需要像实验科学一样进行各种科学的实验探索,需要设计师的艺术追求与实际生活需求的各种妥协才能够实现。因此,艺术设计产品没有绝对的艺术理想的纯粹性,它最终要以人为本,用人的体验去判定其是否成功,其承载的功能性始终是第一位的。

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的边缘学科,既是融合了艺术、科技和经济的综合性学科,又是在融合与完善中不断壮大和独立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艺术设计本身还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活动。任何艺术设计都不是一个学科能够完成的。一个纯粹的艺术品的创作往往是一个人的事情,但艺术设计产品的实现确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在纸上的创意只是一个概念的产生,一旦要去制作那就需要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很多时候靠一个人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各种新材料的研发、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业化的生产以及产品的现代营销等,都是艺术设计不能绕开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艺术设计师不但要有艺术设计的才能,更要有统筹规划的才能,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由此,也奠定了未来艺术设计的发展必定要求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融合。

科学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支撑作用

在一般人眼里,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似乎是两个截然不同,分别独立存在的领域。科学技术研究的是自然规律,科学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技術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凭借的方法和设备,是人类在创造物质世界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在物质世界的生产过程中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艺术则注重情感的表达、反映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和方法。科技与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它们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艺术的创造性需要通过科学技术来呈现,科学技术是设计得以进行的基础,没有正确的科学技术的使用,再好的艺术设计形式也无法实现。换句话说:设计审美观的实现及其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提供的支持;设计审美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方面的保证;设计审美空间及其表现形式的拓展更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和促进了艺术设计的创新,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既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创造活力,也为物质世界的理性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科技发展的新发明和新技术需要设计的创新以更为美妙的外形赢得人们的认可。现代艺术设计正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服装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载体,其审美与创作的表达无不渗透着艺术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完美结合,具有创意的设计离不开能表达其思想的新型服装纤维性能、面料结构和色彩,离不开符合其思想的服装结构形式与服用环境条件,这些无不既涉及了艺术的创意思想,更融合了人、服装、环境三者间的服装科学。也正是鉴于服装集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特性,北京服装学院提出了“创意融合技术、设计传承文化”这样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培养具有工程师素质的服装艺术设计高级人才和具有深厚艺术素养的服装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科技与艺术融合是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澳大利亚艺术教育值得借鉴的地方

1.紧跟时尚艺术与科技发展设置跨学科专业

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繁荣,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保持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各国政府近年来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这方面,澳大利亚政府也不例外。该国于2011年8月,就由联邦政府多部门联手出台了《澳大利亚创意产业21世纪发展战略》,提出将推动创新、加强基础建设、培育人才和加强产业研究成果利用四个方面确定为战略发展重点,旨在通过数字通讯、创新科技、文化教育、经济贸易等领域的有机融合,积极完善政府机制、加大政府投入等措施来保证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政府针对中学、高等教育、专业培训等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意人才培养扶持措施,更是将全澳的艺术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峰。这一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来培养创意人才的方式被称为21世纪澳大利亚发展生产力的“奠基石”。

赴澳培训学习,我们走访了一批大学及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对时尚设计、创意设计等专业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解。从各机构的情况来看,政府的战略决策已然显现。例如:各高校基本设立了艺术设计学院或创意设计学院,除传统的绘画、雕塑、陶艺、音乐专业外,各大学还设立了数字媒体、平面设计、工业设计、视觉艺术、环境艺术、动漫、摄影、时尚设计等跨学科的艺术设计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各高校都十分重视这些专业所具有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特性,提供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陶瓷工作室、金工实验室、印花工作室、3D打印工作室等兼具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特点的各类工作室给各专业的学生自由选用。更有像纽卡斯尔大学这样,为了各专业学科更好地交叉融合,以“大艺术”的概念将音乐、戏剧、服装、舞美等专业设置在同一个艺术学院中,通过组织大型年度演出促进各专业学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2.注重创新、实践与互动的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

在澳大利亚,无论是大学、还是职业培训机构,其研究和教育方向都以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十分注重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及发散性思维,树立以人為本、和谐环境的理念,各高校的课程设计目的都十分明确,通过模块教学、理念引入,使学生的课堂体验更加丰富。例如:基于环保理念的纺织品设计课程,则是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纸张、废旧羊毛制品开展设计,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基于材料成本概念的工业设计课程,通过设定固定的平台架构,让学生自选材料、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完成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设计与成本的关系;基于企业品牌的服装设计课程,学生要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找寻企业符号及元素,建立企业品牌与设计的关系;基于传承理念的首饰设计课程,则是将古老的铸造工艺应用到教学中,实现不同方式的首饰加工制作。考虑到学生就业可能自创品牌或创业,各高校都相应开设了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商业技巧等实用课程。

启发与互动式课程设计是澳大利亚艺术教育模式的又一大特色。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体现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在设计每一门课程时,除对课程所授内容、修课时间、应交作品及评估标准做严格规定外,大多数课程的细节设定更注重于启发和互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文化背景优势,集设计创新、文化传承和设计作品的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开展项目制教学,学习评价考核形式则多以由学生提交项目报告或作品来完成。这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了相对完整的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悉尼TAFE学院的首饰设计课程,教师以“美”与“丑”为主题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扩展教学资源和内容,对美学理论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对“美”与“丑”进行自我诠释,最后完成作品。学生将从作品最初文字构思阶段开始的所有资料包括文字、草图和成品等汇集成册提交。这一反映学生理论知识、创意创新能力、文字功底、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作品,也常作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资料,在将来行业招聘时介绍给企业。

3.注重艺术、时尚与科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与科研特色

在走访澳大利亚高校时我们发现,各校艺术设计学院在介绍其教学、研究时,普遍提到目前的时尚艺术设计,再也不是简单的纯艺术行为,而是艺术设计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各学科虽然独立设置,独立发展,但各个学科之间的跨界合作日益增强。很多课程也互相开放,在很多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都开设有全校选修课,允许其他学科的学生选修。不少实验室也提供给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师生使用,或者建立跨学科的综合实验室。例如:在服装教育方面,最普遍的是服装设计与纺织品设计专业密不可分,虽然两者是互为独立的专业,但几乎所有的服装院校都开设印染等课程,并十分强调其重要性,这一点与国内绝大多数服装院校的情况不同;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服装设计专业,没有开设印染类课程,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图案、色彩的技术实现了解甚少。同时,教师的科研领域也颇具跨学科特色,特别是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特色。例如: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实力,如今他们与艺术设计学院合作,通过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设计,大幅提升各种仿生人体器件的美感与可接受性,减少病人对于人造器件的排斥,提高了病人的康复效果。这种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模式,如今已成为他们广泛的共识。在纽卡斯尔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等学校,我们在视幻艺术、交互媒体、可穿戴智能技术、E-健康等方面也看到了他们将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取得的可观成绩。例如:如何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时尚产业,完成现代艺术品的个性化定制和古代艺术品的重现与再创造。

综观澳大利亚高校中各院系之间的互动交流,最深刻的感受是他们已有的共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一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局限性日趋明显,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对时尚美好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在创新产品的开发方面。因此,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人们会自觉地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的交流与合作。这种艺工融合的理念不仅仅是停留在艺术设计与技术并重这一简单层面上,而是真正打破艺术和科技自身范畴的共同促进与发展,艺术设计可能发现和解决科技不能解决的问题,科技也可能给艺术和设计创作提供新的手段和开辟全新的时空概念。正是这种艺工时尚融合的视角和科研理念,使这些学校能够把科研的触角不断地伸向学科的前沿,不断催生出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

北京服装学院具有天然的艺术学科与工程学科的优势。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促进各院系深入且经常的交流,完全有可能从艺术、时尚的角度对材料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提出新的应用要求,从而发展出新的科研方向。而材料、信息的科研成果在应用中又可以引入时尚和艺术的设计,提高人文关怀程度,改善应用感受,提出新的时尚研究课题。当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强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定期地开展跨学科的学术活动,自觉地组建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开展研究时,我们将有可能更实质性地推进艺工的融合,真正创新出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廖青系北京服装学院副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艺术设计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刚柔并济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破次元
融椅
书封与现代艺术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