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自由观与赫斯特伍德之悲剧

2017-03-24杨佩佩李文军

关键词:嘉莉赫斯特伍德

杨佩佩, 李文军

(宁夏大学 外国语学院,银川750021)

马克思自由观与赫斯特伍德之悲剧

杨佩佩, 李文军

(宁夏大学 外国语学院,银川750021)

德莱塞在代表作《嘉莉妹妹》中成功塑造了赫斯特伍德这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人物角色,他受益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享受着富足与安逸。然而人的本质在于自由。马克思曾指出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决定自由的程度。随着富足的生活渐渐趋于平淡,精神的自由慢慢使灵魂安于懈怠,主体在实现自由时依旧要受到社会关系、理性和道德的约束。赫斯特伍德在基本实现了自己的全面发展且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获得了相对较多自由的条件下,依旧尝到了放纵自由的后果。

马克思自由观; 赫斯特伍德; 悲剧

《嘉莉妹妹》是20世纪美国伟大的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城市发展的现状,而且成功塑造了赫斯特伍德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形象。20世纪初的美国科技蓬勃发展,资本兴盛,人们在社会物质产品异己力量的重压下,面临着崇尚拜金、追名逐利的诱惑。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中,反映社会现状的小说《嘉莉妹妹》问世,无疑会遭到应时发展的上层建筑的批判与镇压。尽管该作品在问世之后并没有为大众所接受,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燃起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现状和人类生存境况的反思与审视。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及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嘉莉妹妹》开始越来越受到大众及研究者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嘉莉妹妹》的研究皆停留在通过对主人翁嘉莉的分析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及人在物质的异己力量压迫下的生存问题,对赫斯特伍德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且大部分研究只是从分析他悲剧产生的原因着手来反映社会个体的忧患得失,从而揭示他个人思想和心理上的缺陷。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而自由实现的本质不在于个人,个人只是自由实现的媒介。马克思自由观的独特之处在于从实践的观点来把握“自由”的概念,并且自由只有通过历史创造的主体且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才可以实现。因此,不管是在物质产品极度丰盛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朝气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或是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即使人类控制了自然与社会的异己力量或是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若在实现个人自由时完全脱离生活现状,无疑自由会游离于自己存活范围的尺度之外,沦为冲动与放纵的替罪羊。

一、社会关系与自由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者是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之上定义自由的。”[1]202马克思曾指出,精神自由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并且受社会环境的约束。这并不是说物质与精神自由之间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或是说自由的程度取决于物质基础,而是强调精神自由与物质之间互为影响、互受彼此的约束和限制。自由除了与物质之间相互影响之外,它还要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当自由作为一般概念来讲时,它抽象地指一般普遍的自由,包括精神和物质自由及行使权利的各种自由。然而当通过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人得到具体实现时,它则要受到社会环境与异己力量的影响和制约。“自由归根到底是人的生存实践发展状态,是在人的历史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1]6由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自由发展的不平衡性之间的矛盾,当自由被社会个体具体化时,则会受到外界力量的限制。

赫斯特伍德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和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现实人”,在使个人自由具体化时无疑要受到社会关系与生活状况的制约。《嘉莉妹妹》中,德莱塞在介绍赫斯特伍德时写到:“在瑞克特饭店里,杜洛埃曾经遇见过菲茨杰拉德——墨伊酒吧的经理G.W.赫斯特伍德先生,有人指出,说他是个事业非常成功的社交界著名人物。”“他已婚,两个孩子都住在城北林肯公园附近一所舒适漂亮的房子里。可以说,他完完全全是我们大美利坚上层阶级的一员——仅仅处于豪门望族之下。”[2]54由此可见,赫斯特伍德是一个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且拥有一定物质财富的上层人士。相对于中下层人士,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更多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的权利,从而赢得更多实现个人自由的选择。“黑格尔指出,现实是自由自我实现的中心环节。”[1]4“那么自由就必定是一种极为具体的东西。我们对自由的认识必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1]17然而赫斯特伍德在实现个人具体自由时,若脱离个人现状,违背人与人、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相处的原则,则会受到社会规律的谴责。文中赫斯特伍德说到:“我实际上多么寂寞。我的生活里没有一丝一毫是高兴的、快乐的。有的只是工作,为了与我无关的人操心。”[2]54从个人情感层面来说,赫斯特伍德对嘉莉的倾诉体现出他个人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实现。若上升到社会关系层面来理解赫斯特伍德对嘉莉的倾诉,他在实现个人自由时则违背了人与他者之间关系的原则。生活在社会中的“现实人”在从事生产劳动和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会与他者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社会关系也将会成为个体实现具体自由的一个必然前提。对于已婚的赫斯特伍德而言,他与妻子的婚姻关系是他诸多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因此必然是制约他与他人交往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因素。赫斯特伍德在遇到嘉莉不久后便倾心于她,遗忘了自己作为一个拥有完整家庭的丈夫的身份,从而违背了社会关系交往原则。显然,他无视社会关系原则和实现个人绝对自由的行为将会成为他悲剧的起因。

在小说中作者写到了赫斯特伍德放纵自己的原因。“你以为,他说,‘我是幸福的吗?倘若你一天到晚和丝毫不关心你的人打交道;倘若你日复一日地都到一个除了装模做样、淡漠无情而外一无所有的地方,倘若在你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会对你表示同情或者可以与之畅谈,也许你也会觉得不愉快吧。’”[2]145赫斯特伍德的这一番心声,不管是为了博取嘉莉的同情还是为了寻求精神安慰,都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但是社会集体意志本身就是一个善与恶的集合体,你若追随善意,便会收获幸福,你若追随恶意,定会尝到苦果。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于世中,意味着沉沦,也即是人在异化着。不仅如此,现代社会的异化,日益造成社会越来越与人疏离,隔绝”[3]。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物质发展与自由的实现相对立时,在“应有”与“现有”之间还存在矛盾时,个体所实现的具体自由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还需要受到社会的约束,以免走向沉沦,从而完全丧失自由。实践证明:“只有遵循生活的法则才会给人带来幸福。”[4]490

二、理性思维与自由的实现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确立了道德自由观,他将理性视为自由的基础和保障。”[1]74“你的理智具有独立的生命,同时它也使你得到自由。人的灵魂,如果有理智所启迪,并摆脱了玷污这个世界的种种情欲,它就是一座坚强的堡垒,而不是人类罪恶的可靠的,坚不可摧的避难所。”[4]420无论是西方的《圣经》还是我国的《论语》,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有学者开始探索理性思维对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与影响。在善与恶的边缘,理智是最后一道防线,脱离了理性的思维,则会面临迷失自我的危险,亦更容易走向极端。不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中,科技蓬勃发展,物质产品极其丰富,人们都将面临更多的选择和诱惑,这也对我们的理性分辨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理性实现的主体并不是一直完全受理智控制,只有在思想出现冲突或矛盾,或者行为脱离现实生活时,才听得见自己心中对理智的召唤。当理智控制思维和身体时,我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完全自由地去选择和取舍。从表面上看,理性与自由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事实上理性与自由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失去自由的理性,会陷入思维僵化和机械化;同样,失去理性的自由,则会使灵魂面临被放纵的危险。

德莱塞笔下的赫斯特伍德是一个感性且具有丰富思想情感的性情中人。文中写到:“赫斯特伍德可算是个浪漫的人。他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感情——常常是富有诗意的感情——在欲望的驱动下,正如现在,他会滔滔不绝地倾诉衷情。”[2]155赫斯特伍德秉性多情且自由的个性和情感毫无收敛,一旦他内在的无节制的自由思想外化为现实的行为时,必将会沦为现实的替罪羊。事实上,他更容易觉察到社会现实的问题,也对枯燥的生活更加敏感。然而他在实现释放情感以及排解自己情绪的具体自由时却脱离了现实,亦越出了理智的边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追求自己所爱,但是我们的自由追求需要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以免过度的自由为自己带来无尽的悔恨和痛苦。赫斯特伍德对嘉莉的追求正是如此,他完全沉沦在个人的感性世界中,丧失了理智,从而迷失在非理性的自我意识中。“非理性的人格主义的堡垒,就在于个人情感及个人主动性的夸大。”[5]43然而这种过度的夸大终会被客观理性存在的现实世界击垮。“这一层概念他并不清楚,可是毕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他。他从没有想到要对自己的爱慕之情进行分析。”[2]146从赫斯特伍德的这些不确定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嘉莉的“爱”只是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次上。对于已婚的赫斯特伍德而言,嘉莉只不过是丰富他平淡生活的一个精神产品。他们对彼此的爱慕与吸引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基础之上,一旦这种社会地位消失和角色转变,他们之间所谓的“爱情”便挥之而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赫斯特伍德对嘉莉非理性的爱慕越陷越深,并且他个人对此状态毫无意识和控制。感性完全占据了他的精神世界,他成为了自己绝对情绪的主人,主宰着的却是一个完全脱离现实与理性的世界。“马克思将自由更多定义为理性自由。因为人有理性,所以人是自由的。”[6]人是存在于社会现实中的人。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脱离现实的客观世界,所谓的自由只能是抽象意义上的感性的自由。如若这种自由被具体化,那么作为自由实现的主体最终将会面对与理性存在的客观世界之间的冲突与交锋。“他的热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么一个阶段,如今无法再受理性的控制了。”[2]178此时的赫斯特伍德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感性与冲动完全控制了他的大脑和行为。他忘了他作为一个社会现实人的身份,忽略了他的工作和家庭,完全被他非理性的情欲所控制。赫斯特伍德非理性自由的具体实现无疑会被客观存在着的理性世界所击垮。

如果说在冲动与失控来临之前,人们会在复杂的思想中经历痛苦的挣扎,理性则会是步入歧途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赫斯特伍德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竟放弃了最后一道防线,完全任由自己在情感的世界中放纵。赫斯特伍德在此阶段犯的错误则是在将一般自由具体化时完全脱离了理性的控制,又对现实的状况没有正确的认知和把握,完全迷失在非理性的自我意识中。一旦他非理性的思想外化为现实的行为,等待着他去面对的将会是社会规律的谴责。“恩格斯强调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在行动上获得自由。”[7]

三、道德思考与自由的实现

早在中世纪时期,西方哲学家和我国的思想家就开始从道德方面来探索“自由”概念。不论是《圣经》中(箴言)对人的劝谏和规勉,还是孔子《论语》中对人的教导,都彰显了人们早期对道德思想的探索。道德的含义在言语上外化为对他人的尊重,在行为上则内化为对自己情绪的主宰。道德是人与他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前提。“自发的道德责任感是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源头。”[1]72道德是自由的底线,当越过底线时,对他者带来的是危害,对自己带来的则是灾难。道德与自由之间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约束关系,事实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越具有道德,他将会越感觉到自由。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赫斯特伍德实现个人具体自由时在道德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首先,从赫斯特伍德和嘉莉的爱情开始。“而赫斯特伍德却是只图一时之乐,并不想承担责任,他并不觉得这会使自己的生活复杂化。”[2]161赫斯特伍德起初对嘉莉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并不想对她负责,更没有想过要和她结婚,直到最后竟然欺骗她跟自己私奔。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证明赫斯特伍德在对嘉莉的感情中违背了道德的原则与人道主义。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将人道主义内化在道德之中,而且指出道德是自由的原则,自由则为道德的本质。马克思不仅把道德作为实现自由的原则,而且还把道德放在社会现实与社会关系中来理解。他认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实现个人具体道德自由时,应当遵循平等、利他主义原则,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和谐共同发展。赫斯特伍德在具体实现个人道德自由时停留在了个人的主观层面上,没有与他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因此他主观任意性的道德自由观一旦得到具体的实现,无疑会给嘉莉带来伤害,更会为自己带来社会道德的谴责,这也会为他的悲剧添上渲染的一笔。

其次,从赫斯特伍德的家庭方面探讨他遇到的道德问题。马克思在谈到婚姻生活与家庭关系的道德观时指出,婚姻是建立在两人享有平等的物质财权基础之上并且尊重与分享家庭的精神生活。马克思的家庭、婚姻道德观更强调物质财产的平等权与精神生活的共享。关于赫斯特伍德对待家人的态度,文中写到:“他几乎不加克制地大发雷霆,希望自己和这个家一刀两断。对于他的欲望和机会,这个家似乎构成了最令人烦恼的障碍。”[2]253赫斯特伍德对家庭的态度以及隐瞒婚外情的行为都违背了婚姻的道德原则。从对待家人的态度来看,他除了承担家庭生活的物质责任外,对家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不闻不问,并且在婚姻生活中不受道德自律原则的约束,实现了个人绝对的自由。赫斯特伍德在实现婚姻道德观的具体自由时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个人主观任意性无疑会加快婚姻的破裂、家庭的失败,以及物质上的净身出户,因而加剧了他的悲剧色彩。

最后,从赫斯特伍德盗窃保险箱财产方面探讨他遇到的道德问题。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问题,马克思曾说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道德观排斥利己主义与拜金主义。赫斯特伍德在利益诱惑的面前,“他见保险箱确实再也打不开了,不禁惊出了一头汗,剧烈地颤抖起来。他望望四周,立刻下了决心”[2]275。在保险箱中巨额财产的诱惑下,赫斯特伍德并没有立刻下定决心将其占为己有,而是受到了道德和良心的劝阻。在经历了剧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他还是在自己盘算的利益面前屈服,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和罪人。此处在实现个人具体自由时,赫斯特伍德确实受到了道德的约束,最终为了个人利益抛弃了社会集体主义原则,实现了个人绝对的主观自由。受个人贪念的驱使,赫斯特伍德丧失道德所产生的不良行为不仅给公司带来损失,而且为自己酿下了悲剧。作为社会的现实人,他终究逃不出社会规则的谴责。总之,利己的道德观通过主体具体实现时,若完全背弃了社会集体利益原则,稍有不慎便误入歧途。

不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从社会生活异化的那一天开始,人们的言行便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同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在于自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在面临更多选择和诱惑的同时,将会更容易受到物质对精神的影响和控制。但这些外界的约束与控制并不意味着人们丧失了自由的主动权,反而更可以证明当“自由”这个一般概念在人类社会中得以具体实现时,它是具有道德、高尚、进步意义的。

在人们开始思考“自由”之初,它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便引起了许多哲人的思考,但大部分都是从自我意识和抽象的概念中认识自由。马克思除了从概念之中剖析自由外,还指出实现自由的个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并从事着生产劳动、具有现实意义的人。因此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人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和从事社会生产的个体,在实现个人具体自由时注定不可以脱离社会关系、理性思维和道德。赫斯特伍德作为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现实人,在实现个人具体自由时则完全脱离了社会关系准则、理性思维和道德原则,从而导致了个人悲剧的结局。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从抽象上升为具体,指出了自由与社会关系、理性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而且指出了实现自由具体化的媒介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个体作为“自由”人的身份不容置疑,但是在一般自由具体化时,个体不可以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主观意识中,以免沦为只有“自由”的盲人。作为自然界最高级的动物,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人所拥有的是一定社会关系下具有理性和道德特质的自由。

[1] 刘伟.马克思的自由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德莱塞.嘉莉妹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 赵利民.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65.

[4] 托尔斯泰.生活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 鲍桑葵.个体的价值与命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3.

[6] 张周志,周树智.个体的价值与命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60.

[7] 王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6.

(责任编辑:张 璠)

Marx’s View of Freedom and Hurstwood’s Tragedy

YANG Peipei, LI Wen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At the turn of the 19th and the 20th century,Theodore Dresser inSisterCarriesuccessfully designed a character named Hurstwood with modern significance who benefits from the fast deveoped economy and enjoys the affluent and comfortable life. However, freedom is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 Marx once said that freedom degree depends on the material condition created through labor. But, as the wealthy life gradually becomes common and the spiritual life slowly tends to be easy, when one tries to realize his freedom, he still will limit to the social relation, rationality and morality. Although Hurstwood obtains more rights of freedom through basically attaining his own fully development and more wealth, he finally tastes the consequences of abandoning.Key words:Marx’s view of freedom; Hurstwood; tragedy

2016-05-09

杨佩佩(1990—),女,山东梁山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李文军(1973—),男,宁夏固原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西方文论。

I106.4

A

1674-0297(2017)01-0092-05

猜你喜欢

嘉莉赫斯特伍德
复盘式婚姻
有艺思:支持NFT,你会烧掉一张赫斯特吗?
从《嘉莉妹妹》看女性的成长历程
打瞌睡的房子
打瞌睡的房子
澡缸里的国王
伍德时
这条“鲨鱼”有点儿贵
嘉莉与珍妮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