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游戏的探索与运用

2017-03-24周建荣

江苏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玩法乡土游戏

周建荣

乡土游戏的探索与运用

周建荣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为了让游戏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开发、创编、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带有乡土气息的游戏,让这些游戏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体育;乡土游戏;开发;运用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然而,综观当下的体育教学,我们会发现有不少体育教师直接照搬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上游戏,这使得游戏和学生的生活脱节,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开发、创编具有地方特色、带有乡土气息的游戏。乡土游戏诞生于其所属的区域,接受着当地水土的滋养,天然地带有地方印记,因而更容易被该区域的学生接受。下文,笔者就谈一谈乡土游戏的创编与运用。

一、创新游戏内容,突出整合力

1.乡土游戏的搜集与整合。

开展乡土游戏,教师、家长是关键。学校可发动全体教师和家长收集素材,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所需材料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汇编成册。搜集乡土游戏能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搜集乡土游戏是第一步,搜集后就要对游戏进行筛选,首先剔除那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对于那些难度过大的游戏,可先组织教师试玩,能改编的改编,不能改编的直接剔除。根据筛选,我们发现有二百多个乡土游戏可以采用,针对其特点,我们进行了分类:体育类,如老鹰抓小鸡、斗鸡、滚铁环等;益智类,如挑游戏棒、抓七、五子棋等;音乐类,如猪八戒吃西瓜、对歌、冬巴呛等;语言类,如蚊子叮、拉大锯、拍大麦……然后,我们对每一个游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如游戏的其他名称、游戏准备、游戏适合的年龄、游戏玩法与规则等。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记录的游戏信息来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

2.挖掘乡土游戏的价值。

在我们收集的乡土游戏中,有不少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如“拾、拾、拾麦茬,拾到天黑害怕了,找个土墩坐下吧”。麦子茬是麦子收割后余留在地上的短根。以前,农民总是把麦子茬拾到家里当柴火烧。而我们地处江南,田里盛产水稻,于是我们便把“拾麦茬”改为“拾稻穗”。整理后的游戏内容为,学生蹲在地上扮作“稻穗”,两名学生站在圈内按逆时针方向走,边走边用手按一下“稻穗”的头。全体学生一起说儿歌,说到“坐下来”时,“拾稻穗”的学生就坐下,游戏重新开始。这个游戏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培养从小就热爱劳动的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游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了。我们要在保留游戏原有韵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编,从而让学生从中获益,而这种改编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热情。

3.创新乡土游戏的方法。

在游戏方法的创新上,我们启发学生思考该游戏还可以采用什么新玩法,让学生边玩边动脑。学生思考时,教师可在旁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进行创编,然后教师、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学生看到自己能想出新的玩法、玩出新的花样,十分高兴,玩起来会更加投入。此外,学生还可把创新的玩法迁移到其他游戏中去,创造出更多的玩法。如“老鹰捉小鸡”,如果“小鸡”被“老鹰”捉到,那么就会被罚下场;为了让游戏更有趣味性,可以增加“救小鸡”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创编规则。再如“踢毽子”,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可以变难,也可以变易:将毽子上系一根绳用手拎着踢,用脚踢,用膝盖踢……创新游戏玩法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还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其思维更加开阔。

二、创新游戏材料,增强吸引力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可以对游戏材料进行改进,并以此让学生更加喜欢乡土游戏。

1.美化游戏材料。

鲜亮的色彩具有美感,能让学生对游戏产生向往之情。如乡土游戏“骑马”,需要用到竹竿。在平湖市,竹子随处可见,我们可以将竹子切段(长短适宜)并在其外层涂上鲜艳的颜料,也可利用彩色粘贴纸进行包装,再在竹竿顶部制作一个小马的头,这样漂亮、形象的自制玩具会让学生爱不释手。

再如,游戏“滚彩球”中的玩具彩球,我们用废旧报纸团成一个团,然后在团上涂上各种颜料,等颜料干后用透明胶带将球缠绕起来,一个个既美观又牢固的彩球总能吸引一群学生的注意,他们会用手摆一摆,碰一碰。在开展晨间活动时,学生对手中的球很感兴趣,他们时不时地比一比红球滚得快,还是黄球滚得快;绿球抛得高,还是蓝球抛得高……

2.替换传统材料。

有些乡土游戏的材料很难搜集或难以制作,还有的游戏材料不卫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对乡土游戏的材料进行替换。

如“陀螺”,除了用木头削,还可以用硬纸壳或火柴做,也可用果冻壳与可乐瓶盖拼成,还可用瓶盖与小棍制作……在“跳房子”游戏中,如果用小石块和小布袋进行游戏,则会缺少安全性、童趣性和美观性。此时,可将游戏材料替换成身边的材料——贝壳,将贝壳制成风铃串,夹在两脚间,然后从第一格跳到最后一格,在跳的过程中还能发出响声,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美妙的音乐,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受,激发学生游戏的积极性。

再如,在“滚铁圈”游戏中,不一定要用铁圈,用五颜六色的呼啦圈也可以;“投砖块”游戏,由于用方砖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用各种废旧瓶子(牛奶瓶、可乐瓶等),一个新游戏——“打保龄球”就这样诞生了。

3.变换游戏材料。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学生的游戏掌握情况,并以此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使游戏更具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如在“抓子儿”游戏中,当学生学会抓塑料珠后,教师可投放吸管,让学生抓取;“套圈”游戏由用大圈变为用小圈;“丢沙包”游戏,由用手丢改为双脚夹住沙包丢在指定的格子里,由正面投变为背面投;“跳房子”游戏所用图案由简单逐渐变复杂。通过这样的观察、调整,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兴趣,同时还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这样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乡土游戏的动态性,并将学生的发展置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

三、创新游戏途径,凸显有效性

乡土游戏存在于乡村之间,融合在生活之中,除了在课堂上开展乡土游戏,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拓展活动空间,激发游戏灵感。

1.乡土游戏融入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关键在于创造。教师创造性地教,如将乡土游戏带入课堂,必然会促成学生创造性地学。只有教与学都具有创造性,师生才能在课堂中产生情感共鸣。

2.乡土游戏进课间。

体育课堂中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种类多、内容丰富是乡土游戏的特征,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大胆地对游戏开展的方式进行创新,让乡土游戏走进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3.乡土游戏入社区。

我们在学校内开展乡土游戏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鉴于此,我们把游戏引入家庭和社区。如“滚铁环”“挑棒”等,这些小型游戏很适合在家庭中开展,且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情感。而游戏 “拔河”,由于参与的人数较多,很适合在社区中开展。

在乡土游戏中,许多玩具可用废旧材料来制作,如“沙包”“陀螺”“铁环”等,亲子合作又做又玩,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游戏兴趣,还可以培养其勤俭节约的美德。

四、创新游戏场所,确保灵活性

1.从室外迁移到室内。

“打弹珠”游戏早期都是在室外的泥地上开展的,这显然不太卫生。所以我们选择在室内开展该游戏,在桌子上进行,在废旧纸盒的四角挖个洞,然后用毛线编四个小网,把弹珠打进四个网洞里,谁先打进,谁就是获胜者,这样的方式安全卫生,适合学生。又如“跳房子”,在室内连廊上用即时贴贴上格子,这样雨天也能开展该游戏。

2.从室内迁移到室外。

简单的棋类游戏,如“小鸡吃小虫”,在室内可以在棋盘上玩,在户外,则可以直接在地上画个棋盘,然后开始游戏。再如,游戏“金锁银锁”,当学生掌握游戏规则后,教师可以将游戏由室内引到室外,并将儿歌的后半句改为“小鸡吃虫虫,快点抓牢”,让学生在场地上围着教师四处走动,一起念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教师张开双臂去拥抱学生,并和学生约定,一见教师张开双臂,马上到教师身边集中,这比平时用语言提醒“快快回到老师身边”要有趣得多。

3.从学校迁移到家庭。

很多家长的童年是在乡土游戏的陪伴下度过的,“跳皮筋”“贴烧饼”“造房子”“抽陀螺”……这些游戏曾是一代人的记忆!这些游戏的名字,对家长来说十分亲切,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家长更是一点就通。既然乡土游戏是家长和学生都喜爱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乡土游戏从学校迁移到家庭,作为亲子游戏的补充,让家长在和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既找到童年的感觉,又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呢?这样的游戏让亲子有共同的兴趣点,亲子关系定会达到新的高度。许多童谣如《讨小狗》《摇船摆渡》等念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活泼诙谐,家长可以随时带着孩子念上一段,让他们体验快乐情感、宣泄不满情绪。又如“斗鸡”,如果学生和同伴一起玩,容易发生危险,但是和家长一起玩,家长可以控制游戏的强度和节奏,这就既保证了安全,又发展了孩子的体能。

五、创新组织方式,体现趣味性

在开展乡土游戏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安全、轻松和活泼的游戏氛围,体育教师应从乡土游戏的特点出发,从活动形式、空间和组织方式上彰显游戏的趣味性。

1.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热情。

当乡土游戏开展得比较成熟时,我们可以进行乡土游戏比赛。学生对比赛有很高的热情,如在跳绳比赛中,学生已不满足于本班的比赛,喜欢与同年段的学生相互竞赛。当本班学生在比赛时,其余的学生会为他们加油助威。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培养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2.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

以往的游戏组织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开展乡土游戏时,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如在零散的时间里,可开展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且便于收拢的游戏。如晨间体能锻炼时可以配合早操活动,进行跳皮筋、丢沙包等乡土游戏。有的乡土游戏还可以进入家庭,如让学生与家人一起跳绳。乡土游戏不受限制,随意性大,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在乡土游戏的创编与开展过程中,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去做喜欢做的事,鼓励、支持他们的各种探索行为。相信只要充分挖掘乡土游戏的教育功能,创新游戏形式和内容,就能让乡土游戏丰富学生的童年。同时,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乡土游戏,让看似平淡无奇的乡土游戏超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长久地流传下去,让乡土游戏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

G623.6

A

1005-6009(2017)25-0045-03

周建荣,浙江省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浙江平湖,314200)副主任,高级教师,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玩法乡土游戏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零跑的新玩法
创意玩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TPP的新玩法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