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视域下英美文学微课程设计研究

2017-03-24李萍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微课程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及接收终端微型化、移动化的实现使得信息传递与共享呈现多模态趋势,作为多模态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形式多元、资源鲜活、空间拓展等特点迎合了新媒体时代教与学的需求,是传统课堂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延伸。探讨我国多模态教学及微课程发展的现状,微课程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基于多模态的英美文学微课程设计问题,为创新英语教学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关键词:英美文学;微课程;多模态设计

1 多模态教学与微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

新媒体时代,信息量高度膨胀,快速流动,加上信息接收终端微型化与移动化的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呈现多模态发展趋势,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学习方式,也为当前创新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契机。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来阅读、赏析英美文学原著以提高语言基本功和对西方文学、文化的了解以及人文素养的能力。当下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向英美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诉求,需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开发多种模态共同参与的教学资源。微课程是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短小精悍、形式多元、资源鲜活、空间拓展等特点,基于多模态设计的微课程更能迎合新媒体时代教与学的需求。

(一)多模态教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最早由克瑞斯和勒文(Kress&Vanleeuwen)提出,该理论基于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图像、音乐、动作、色彩等非语言符号资源与语言符号资源共同作用于意义构建,强调交际与话语分析的多模态性。1996年,新伦敦组合(New London Group)将多模态引入到语言教学领域,主张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平台来营造文字,声音,图像多维一体的语言教学环境,通过丰富的多元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习者的多元学习能力。2000年以后,Cope和Kalantzis等人致力于多模态课堂意义建构。

国内专家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要晚。国内学者对多模态与外语教学关系的研究主要见于胡壮麟、张德禄等。胡壮麟(2007)以多模态符号学为研究起点,探讨其渊源与发展,指出社会已进入符号学多模态化时代,应注重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张德禄(2012) 对多模态教学设计与模态调用及话语设计进行了研究,张征(2013)进行了多模态设计理念应用于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二)微课程的发展状况研究

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教授LeRoy A. McGrew首次提出“60秒有机化学课程”来推广化学知识,被称为微课的雏形。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 正式提出微课概念,定义为基于建构主义,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以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由声频或视频录制的六十秒课程。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rmando Fox 教授提出了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的SPOC“小微课”平台教学模式。平台具有弹性化学习、多元化授课、海量资源选择的特色,为大学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在线教学模式。

“中国微课第一人”胡铁生对“微课程”进行了系统探讨:(1)2011年论述了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区域性微课资源库建设的途径以及微课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前景;(2)2013年探讨了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关注微课资源构成阶段、关注微课教学活动阶段和关注微型網络课程建设阶段;(3)2014年分析了当前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指出微课功能定位过于偏向教师专业发展、微课制作“形式大于内容” 等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微课建设迫切系列化、微课教学设计理念需要提升、微课平台及时转向应用环境建设等建议。

最近两年,国内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微课在高校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策划主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是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和应用的典型,但目前而言参赛教师对微课的应用较多停留在比赛层面,真正将微课程系统开发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尚不多见。

对多模态教学及微课程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及研究动态梳理得出以下结论:多模态教学方面,人们倾向于注重理论探讨,而对于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应用于微课程教学涉及较少。微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新媒体时代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微课程对于国内和国外来说都属于生机勃勃发展中的新事物,尤其在我国,微课在高校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建设发展阶段,文学也是人学,英美文学教学肩负着提升学生西方文学与文化审美鉴赏力及人文素养的重任,如何在多模态视域下设计开发体现人文和谐的英美文学微课程,完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将其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实践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

2 多模态化英美文学微课程可行性分析

英美文学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涉及英美国家的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透视出国家与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及思维价值观。通过英美文学史与作家作品赏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文学知识,包括文学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批评理论、主要作家作品和创作特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学原著的能力,提高学生西方文学与文化认知能力、鉴赏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一)英美文学课程特点分析

英美文学课程包括英美文学史与作家作品赏析,具有时代性、情境性和情节性等特点。

英美文学史记载了英美文学的渊源与发展以及各个阶段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不同时期的文学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浪漫主义追求理想,热情奔放,充满想象,强调情感自然流露;现实主义冷静细腻,客观真实,追求“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和描写方式的客观性”;现代主义锐意创新,用于实验,凸显先锋意识与挑战姿态。英美文学作品或俗或雅,或温婉或明快,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隐含着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对生活的思考,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文学的发展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文学作品像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状况与时代特征,当然,时代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家的创作。

英美文学作品本身则更多地体现了情境性和情节性。从体裁而言,英美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向读者展示的是一幅幅情境真实,情节丰富的画面。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穿越悠远的时光隧道,向读者描述了红颜少女的垂暮之年,想象她白发苍苍,炉火旁打盹追叙回忆的情景。诗人犹如一位孤独者,远远地、执着地爱恋着那位姑娘,别人或真情或假意地爱慕她的容颜,独有诗人爱着她高贵的灵魂,即使青丝如霜,红颜老去,诗人仍然拥有情真意切,初心不悔的情怀,当然打动我们的正是诗中流露出的这种哀伤无望却又矢志不渝的情感。《中国好歌曲》学员赵照的同名歌曲《当你老了》灵感与歌词亦来自叶芝的这首诗。诗歌本身就充满着音乐的节奏与韵律,微课设计时,可以诗歌与歌曲相结合,通过音乐旋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二)信息技术发展状况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校园无线网落全覆盖的实现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微课程的制作、共享、评价并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现基础。可以整合现有网络共享平台资源,也可以开发原创自制微课程资源,构建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相匹配的微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拓展英美文学课堂。受思维习惯、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双方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必然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只有亲身接触英美专家学者的教学,才能领会源出语国家的专家学者对文学作品、语言及文学评论的不同见地,才能更深刻地解读英美文学所携带的文化符码。大数据时代的带来为海量数据资源共享提供了契机,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我们引进世界名校专家的课程成为现实,为我国英美文学教学提供原汁原味的共享资源,注入新鲜血液。

3 英美文学微课程多模态设计

文学微课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随着碎片化学习需求而产生,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创作,不是传统文学视频课程的简单剪辑,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文学”特质的教学资源。

目前,就表现形式而言微课大致分为知识讲解型、艺术展现型和拓展反思型三大类,前者主要涵盖文学知识及文学史知识的讲解,属于知识传授型;艺术展现型更能体现“文学”的特质,更重视个性和创新精神;而拓展反思型是学习者对微课程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阶段性反思与总结,服务于微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学微课都需要关注三大特征,即教学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学性即需要具备教学的功能,通过微课程学习者能学有所得,这是文学微课最基本的特征;科学性是针对学科内在知识体系而言,符合内在逻辑结构;而艺术性指作品的欣赏性,也是微课设计的最高境界,只有具备艺术性,才能带来艺术享受,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文学微课的教学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这三大特性可以归纳为“有用、有谱、有趣”。

(一)知识讲解型微课程设计

文学史和作家作品赏析是英美文学课程的两大组成部分,对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简介等内容,客观性强,属于认知了解范畴,可以选择知识讲解型微课设计让学生课前观摩认知,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学习后,结合学生的接受度及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完善,再作为自主学习资源让学生观看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英美文学课涵盖内容多,信息量大,尤其是一些有名的作家,创作生涯比较长,作品比较多,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水平和接受程度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切不可贪多攀难,否则可能打击到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可制作课程学习导读微课,将阅读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划分,学生根据自身英语水平及兴趣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阅读。

(二)艺术展示型微课程设计

英美文学作品犹如世界文学宝藏中的瑰丽珍宝,充满着艺术魅力,英美文学微课更应该探讨如何恰当地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重要作家作品的赏析网上可供参考的资料很多,可以选择作品中的精彩部分,原创或整合网络资源形成微课供学生自主学习。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情节交织,人物关系复杂,描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自始至终笼罩着阴郁的哥特气息。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由作品改编的电影已有多个版本,为小说的理解与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视频资料。整个小说的高潮在凯瑟琳去世前与希斯克里夫最后一次见面,这部分文本也是作品赏析的重要部分,可以节选影片中的最后生死離别的场景制成微课程,让学生感受两人之间跨越生死,复杂而又充满疼痛的爱恋。这是一个阴郁中蕴含着激情,冷酷中包容着狂热的故事,不同的读者对男主角希斯克里夫也持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欣赏他的纯真、质朴、野性、至死不渝,也有人不能忍受他的偏执、冷漠甚至变态。希斯克里夫曾经感慨“失去凯瑟琳,天堂变成地狱;拥有凯瑟琳,地狱也是天堂”,但是他到底是爱凯瑟琳还是更爱自己?他的复仇计划是出于对凯瑟琳的爱还是对这个世界的恨?他害怕的是失去凯瑟琳还是失去自己对于童年和真诚的回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

微课程应该注重启发性,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和服务,可以采用疑问设置法,再如,为什么诗人叶芝的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福克纳笔下的艾米丽如何一步步从纯情少女变为扭曲老太?尤多拉·韦尔蒂是“南方文艺复兴”时期有名的才女,她终生未婚,与美国南方有着不解的情缘,她的“南方情缘”如何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哪些作品带有自传色彩?韦尔蒂称短篇小说集《金苹果》是其压卷之作,你如何看?如何解读《金苹果》的神话色彩?这些疑问如同影视剧中设置的悬疑,引领学生去学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的过程,是解答疑惑,探求答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拓展反思型微课程设计

人的认知学习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信息的输入到信息的记忆、内化处理再到信息的输出。人的记忆力受时间的限制,学习内容如果不能及时巩固很快会遗忘,所以制作辅助课后复习巩固完成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检验知识输出程度的微课程很有必要。对于文学常识类认知性资料,微课程可以根据难易程度涉及“实问实答”选择类型来检测知识习得程度。英美文学教学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西方文学与文化审美鉴赏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人文引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鉴于此,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在完成文本赏析的前提下,可以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对相关影视资料观摩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进行再创作,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创造性再现作品并录制成视频作为微课资料,视频结尾附带对作品的反思。小组制作的微课视频全班共享互评,老师给予指导评价,小组根据师生反馈再来反思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这种方式需要教师统筹规划,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要求较高,每学期的任务不能太多,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英美文学微课程作为发展中的新事物有待系统探讨,尤其是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受教师团队水平制约,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业务水平,探索多元化微视频学习资源开发路径,才能将微课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12):26

[2] 杨永林,张世蓉,丁韬,张虹,王娜.从“慕课”到“小微课”,看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47

[3] 李平.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以“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4(6):14-17

[4] 张芸.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模态化英美文学教学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2(3):65-67.

作者简介

李萍(1981—),女,山东潍坊人,汉,研究生,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微课程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微课程理念下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分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