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身中国抗战的燕大五位外籍教师(二)

2017-03-24梅兴无

铁军 2017年2期
关键词:白求恩八路军根据地

梅兴无

英籍经济系教师林迈可:

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

2015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英国的林迈可、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记者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10月20日,习近平访英在英国议会再次说道:“已故英国议会上院议员林迈可勋爵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帮助中国改进无线电通讯设备,他还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军队运送药品、通讯器材等奇缺物资。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为中英友好、为世界和平正义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

林迈可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后,1937年12月受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之聘,任该校经济学导师。林迈可与白求恩同船来华,并成为好朋友。

1938年4月,林迈可利用复活节假期,邀约燕大两名青年教师乘火车去保定,再骑车到游击区,接触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同年夏,他带着新买的蔡司伊康相机,与同事戴德华来到冀中根据地,见到了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随后他们被护送越过平汉铁路,抵达晋察冀根据地,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热情接待。不久,他又在山西武乡县砖壁村的八路军总部见到朱德总司令,并利用自学的无线电技术为八路军总部检修了无线电通信设备。

八路军在长期供给不足、武器装备低劣、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林迈可认为这是一支让人尊敬的伟大军队。他还参加了游击队破袭平汉铁路的战斗。

更让他喜不自禁的是,在五台山与白求恩重逢。白求恩腾不出更多的时间陪他,就带着他参观简陋的医院和手术现场。为了不让伤兵长途跋涉,白求恩用两匹骡子驮着医药器材,巡回到前线替伤兵动手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林迈可用相机拍摄了白求恩牵着骡子到前线抢救伤员的珍贵镜头。

临别时,林迈可掏出为数有限的美金塞给了白求恩,邀约他到北平去休养些时日。白求恩答应等有空闲一定去。可这次分别竟是永别。1939年11月,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职。白求恩在遗嘱中写道:“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林迈可的英文姓)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寄回加拿大)。”

林邁可也像白求恩那样,投入到抗日的行动中去,尽其所能帮助八路军。他利用欧美等外籍人士享有治外法权的特殊身份,为八路军购买日本人严格控制的药品等紧缺物资。

药品大都是进口的,为方便八路军使用,他找到他的女学生李效黎帮忙把药品说明书翻译成中文。他把实情告诉了她,她表示愿意跟随他去冒任何风险。后来他俩结成终身伴侣。

应联络人的要求,他们还为八路军采购手术器械、通信器材、机油等紧缺物资。林迈可以周末旅游为名,骑着摩托车载着这些物资,一次次地通过日军哨卡,交给设在北平西郊的游击队地下联络站,再输送到抗日根据地。他还借用司徒雷登的汽车,把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留给八路军的6皮箱短枪、地雷及军用收发报机等军用物资,分三次送到西山普照寺附近的联络点,交给八路军接头人。

1941年12月8日早上,林迈可夫妇收听到广播: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林迈可预感日本人肯定会上门找麻烦。他驾驶司徒雷登提供的汽车,带着妻子和好友班威廉夫妇驶出燕大东校门。不到10分钟,日本宪兵气势汹汹地从西校门开进燕大,抓捕抗日师生,封锁了校园。

林迈可驾车出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找八路军。他们在游击队的护送下,到达河北涞水县小峰口八路军平西司令部。为了给林迈可一行接风,司令员萧克让炊事员把伙房的一条狗宰了,并请林迈可帮忙检修电台。林迈可穿上八路军军服,与班威廉一道,对收发报机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维修改造,还组装了一批便携式军用小电台,使平西电台收发报能力大大提高。

1942年春节后,林迈可应聂荣臻聘请任晋察冀军区通信技术顾问。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林迈可他们先后为晋察冀根据地上百部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升级改造,使无线电通信指挥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

林迈可和班威廉受聘到晋察冀无线电培训班任教,林讲授无线电技术原理,为晋察冀根据地培养了高层次通信专门人才,也为新中国储备了一批通信、电子、航天事业的领军人和领导者。

1944年5月,林迈可到达延安。毛泽东、周恩来在杨家岭会见他一家。他听不懂毛泽东讲的湖南话,妻子李效黎就给他当“翻译”。他后来这样描述此次谈话:“他(毛泽东)侃侃而谈,先问我到中国以前住在哪里,做过什么事情;然后说不管我是从哪里来,或者出于什么原因来到中国,对我参加八路军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他觉得很高兴。我告诉他,我能碰上和八路军一起打日本,这是我的光荣。”

林迈可希望尽快工作,他对朱德说:“我觉得,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打破新闻封锁,用无线电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朱德很欣赏他的这个想法,聘请他担任“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通信顾问”。

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全力支持林迈可的工作。林迈可设计建造了600瓦的大型发报机和定向天线,准确计算出美国旧金山所处方位在延安东北偏北一点,又借助经纬仪测量出延安所在地理方位,将巨大的V形定向天线准确地架设完成。

8月8日,在周恩来的直接参与下,新华社英文部用这套设备首次对外试播。林迈可应邀兼任新华社英文部顾问,负责新华社英文稿件的审定。9月1日,英文部正式开播。

不久,美军观察组来到延安。他们说,美国西部可以收到延安发出的新闻,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华北抗日的消息开始在美国、欧洲传播。稍晚又传来消息,地处与美国相反方向的印度加尔各答,也收到了延安的新闻。“延安声音”终于冲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直接传向了世界。

林迈可亲自撰写了许多新闻和文章在《泰晤士报》《卫报》等国际主流媒体上发表,介绍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抗日斗争。

抗战胜利后,林迈可夫妇带着在晋察冀、延安出生的一双儿女回到英国。他从去世的父亲那里继承了勋爵爵位,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

新中国成立后,林迈可多次访华,每每流连于燕园未名湖畔。1994年2月,他在美国病逝,享年85岁。

2015年3月始,“再见,延安!英国学者林迈可亲历的中国抗战”图片展在上海、北京等地巡展,展出了林迈可在平西、晋察冀、延安拍摄的大量照片,再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战斗、生活的情景,这些影像资料是他对中国的又一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白求恩八路军根据地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窗台上的妈妈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浅析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八路军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