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低段学生不良学习表现的策略

2017-03-24徐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带我去写日记老奶奶

徐味

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发展其对语文的感知、理解、积累、表达的能力和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又说:“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的东西。”叶圣陶先生对教育理念特别是对语文教学的论述,归结起来就是“仅仅心知其故,没有习惯养成,是无济于事的”。良好的习惯对提高语文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叶圣陶教育理论的宝贵结晶,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途径。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低年级学生尚处于小学的起步阶段,他们在学习语文时有以下不良表现:

不良表现一:不会倾听

教一年级《古诗两首》的其中一首《村居》时,我请学生来想办法记记“醉”字。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一个学生说:“这个‘醉的左边我认识,它是‘老酒的‘酒去掉三点水。” 还有一个说:“我有办法来记这个字的右半边了。我觉得右边的两个小小的‘人字,就像喝醉了酒的人眯着眼睛笑呵呵的样子。”还有的说:“那么下面这个‘十就是这个人喝了十瓶酒,所以醉了。上面的点、横就像是那个人的帽子。”课堂上的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们都争着想把自己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可是,就在大家讨论得这么热闹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却注意力不集中,有玩橡皮或铅笔的,有几个眼睛转来转去到处看,有的甚至拿着书本翻来翻去,无所事事。这时我叫到一个学生的名字,他站起来却哑口无言,我再让他说说刚才同学们都想了哪些办法,他也说不上来。

【剖析】

1.认为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关他的事,这时候没事可做;

2.对问题不感兴趣,导致注意力不够集中;

3.根本不知道这个时候应该仔细听别人的回答。

【对策】

1.进行必要的课堂常规训练

对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堂常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剛入学是他们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机。当指名让学生个别朗读的时候,我要求其他学生立刻捧好书本,做到别人读就和自己读一样;当有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学生要仔细听,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补充,也应当在听完并听清楚后才可以举手。这样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只要有学生站起来读课文,我就先问他们“当××在读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当有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也会先问他们“当××回答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做”。他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坐直身子,眼睛望着回答问题的同学,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等这个学生读完或回答完后,其他学生就马上举手找出读错的地方,或者举手说“我还有其他的做法”“我对他的说法有意见”,等等。

2.及时表扬和鼓励

每次有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时,我总是非常仔细地听是否有什么地方添字、漏字或者读错字,在他们读完以后及时地指出这些有误的地方,然后全班同学一起再读一读。我告诉学生,认真地听别人的朗读或者回答问题,这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慢慢地,学生们就能够做到这一点了。每当这时,我就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比如:“你的小耳朵可真灵!”“你听得这么仔细,说明你很尊重他。”“你很会听啊,这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满足。从此,课堂上几乎不再出现“一人说,无人听”的情况了。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从中还学会了尊重他人。

不良表现二:不会“说话”

这里的“说话”当然不同于平时的说话,指的是在上课的时候怎么发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清楚这两者的不同。

低年级的学生举手发言非常积极,但往往不能把自己想说的表达清楚或表达完整。记得有一次让学生用“可是”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今天爸爸说要带我去玩,可是没有去玩,爸爸说不去了。”这句话说得次序颠倒,意思表达不够清楚。另一个学生说:“今天爸爸说要带我去玩,可是后来没有带我去。”这句话很明显没有把意思表达完整,听的人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去成。

【剖析】

1.语言组织能力比较薄弱;

2.没有经过充分思考就站起来发言。

【对策】

1.想一想再发言

低年级学生最喜欢举手,有时候老师刚把问题讲完,他们就马上把手举得很高,所以像刚才所说的这些情况经常会发生。于是,我要求学生别急着举手,认真听完老师的问题后先仔细想一想再举手,争取每次举手发言都能够既响亮又清楚。

2.及时指导和帮助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确比较薄弱,教师应该适时地加以指导和帮助。针对第一个学生,我问他:“最终你没有去玩的原因,是不是爸爸先说不去了你才没去的呢?那是不是应该把爸爸说的话先讲清楚呢?”学生想了想,说:“今天爸爸说要带我去玩,可是后来他说不去了,我们就没去。”针对第二个学生,我提了这样一个要求:“可不可以把这个句子的意思说得更清楚一些?能不能把‘没有带我去的原因加进去呢?”学生稍加考虑,说:“今天爸爸说要带我去玩,可是下雨了,爸爸就没有带我去。”虽然这些句子说得并不怎么精致,但至少让学生感受到,像现在这么说就可以把意思表达得比较清楚和完整,更容易让人理解。

不良表现三:不会读书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特地安排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来学校搞了一个售书活动。学生们热情高涨,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可是,我发现他们买得最多的是那些插图精美、文字少的书,而且他们在看的时候特别喜欢盯着图画,看到有文字的地方要么快速看一下就把这一页翻过去,要么就干脆不看。我看见有几个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就把一本书看完了,我问他们这本书里讲了什么,他们有的摇摇头,有的记住了一些但说得支离破碎。学生看书并不注重书中的内容,看过后也没有什么印象。

【剖析】

没有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对策】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对阅读而言,就是“爱好”阅读,以多读为“乐”。要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1.爱看语文书

对学生来讲,他们看得次数最多、频率最高的书就是手中的语文课本。课本向学生呈现了各种各样的文章,有散文、诗歌、寓言、童话,有知识性的、有科学性的、有介绍性的,这是最基础的“读书”了。所以,每上一堂新课,我都会不失时机地带领他们去感悟、去体会、去积累。我会用绘声绘色的朗读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引发他们读课文的欲望;我利用课本中展现的五花八门的知识,以“本”为本,让学生以此为起点来“读书”。当然除了在课堂上讲到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课外的知识,我就在课本基础上适当地加以拓展,以扩充课本上的知识。如在学《蜜蜂引路》这篇课文之前,我就让学生先去查列宁的资料,因为学生对这样的人物了解不多,通过自己的搜索和查阅,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且印象会特别深;在学了《恐龙的灭绝》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去查自己最感兴趣的科学小知识。在得到这些资料之后,我安排时间让学生们交流,或挑选几个学生把知识讲给大家听,或把资料相互传阅。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相当高,每次都非常乐意完成查找资料的任务,同时,学生们又获得了很多课外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课文看得多了,读得多了,从中感受得多了,体会得多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我”当时没敢承认,可是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了“我”三个星期。当“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后,慈爱的老奶奶却递上了写有“我為你骄傲”的一张便条。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学生们在充分阅读全文,熟悉了整个故事的经过,略加思考后说出了他们的理解。有的说:“虽然小男孩闯了祸,但他知道错了,而且他用自己的能力赔偿了砸坏了的玻璃的钱,老奶奶认为他是个勇敢的孩子,所以为他感到骄傲。”有的说:“虽然他一开始不敢承认,但他最后还是勇敢地承认了错误,还通过自己的劳动赔了砸坏了的玻璃的钱,他知错就改,所以老奶奶为他感到骄傲。”他们还纷纷表示应该向这个小男孩学习。学生们能如此正确而又深刻地理解老奶奶的这句话,想必他们也理解了老奶奶为这个男孩子感到骄傲的不仅仅是那7美元,而是一种美好的品德,那就是诚信。学生们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加上自身的体会,感受到了小男孩的诚信和老奶奶的宽容,他们内心的情感也随之得到了升华。

2.爱看课外书

我经常利用晨间谈话和读书时间给学生们读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精彩的作文片段,向他们介绍一些名家名著。我还把读书列入家庭作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不定期地请他们讲讲最近都看了哪些书,有哪些收获,等等。这样一来,以往只看图画不看文字肯定行不通了,真正激励了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不论什么时候,学生的抽屉里总会有两三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有时候做完作业了,他们会自觉地拿出来看,中午休息时间也会看。学生们已经和书交上了朋友,整个班级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3.动笔做摘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即在阅读的同时拿起笔来圈圈画画、摘摘抄抄。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我还是尝试着去做了。学习课文的时候,只要碰上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者词语,我总是提醒学生将它们画下来多读几次,课后再摘抄到“采蜜本”上,平时自己阅读课外书时也可以把看到的好词好句摘录在这个本子里。学生们渐渐养成了这个习惯,并乐此不疲。记得有一次在分析试卷时,讲到“阅读理解短文”的时候,有个学生提出可不可以把这段短文抄在“采蜜本”上,因为他说这段短文写得太美了,把它抄下来,可以在写夏天夜晚的景色时用上这些优美的词句。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已经学会怎么“读书”了。看书做摘记的习惯还对学生写日记有了很大的帮助。现在我们班很少有害怕写日记甚至讨厌写日记的学生。二年级学生的,我一般只要求他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但他们表现出来的对写日记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写出来的日记已经很不错了。我会经常挑选他们的日记读给大家听,不管长短,只要一篇日记里有几个词用得好就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明白,要写出好日记就得多看书、多积累,这样才能把日记写得更精彩。学生们爱上了读书、“采蜜”、写日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学习语文的劲儿也更足了。

对语文知识的感知、理解、积累、表达需要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又能够促进这些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素质以先天禀赋为基础,靠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教育而逐渐形成。因此,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与素质作为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徜徉在语文这一海洋里独特的快乐和喜悦。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带我去写日记老奶奶
今天不上幼儿园
春风带我去散步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老奶奶的汤匙
不是这么算的
不一般的熊
喊狗
写日记
拟人化
机器狗可以说话、写日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