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防颈性高血压

2017-03-23吕若琦

长寿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康复科颈性头晕

文/吕若琦

慎防颈性高血压

文/吕若琦

高血压与颈椎病,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病,竟暗藏瓜葛,让孙大妈吃尽了苦头。孙大妈患高血压多年,一直控制不佳,没料到,这次在医院康复科治颈椎病,竟然歪打正着,治好了“顽固性”高血压。

退休后的孙大妈,追韩剧、打麻将,日子过得十分清闲。但她也有烦心事,就是患高血压3年,一直控制不佳,虽然按医嘱吃了不少降压药,可效果仍不理想,血压值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飘忽不定。与此同时,孙大妈还常常伴有头晕、颈部肌肉酸痛的症状。

孙大妈是细心的人,她不甘心,就专门准备笔记本,记录血压的变化,定期记录所服药物的剂量和种类,看病时就拿出这个小本子给医生过目,再调整用药。孙大妈发现,每次血压升高,颈椎病也跟着起哄,颈后部疼痛。二者夹攻之下,真是不堪其扰。

上周,孙大妈的颈椎病又犯了,这次比较严重,手脚发麻,住进了医院康复科治疗。经诊断,孙大妈患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接诊的康复科专家很细心,听说孙大妈的高血压多年治不好,而且“低头升高、抬头就好”,结合颈椎病诊断,判断她患的是颈性高血压。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增高,调查显示,45岁以上高血压合并颈椎病变的发生率为82%。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因此,临床上不乏合并颈椎病的高血压人群,尤其是近年来老年人玩儿手机的很多,也加入了“低头一族”的行列。

高血压合并颈椎病的人群,血压的变化有一定的特点,常表现为血压的高低与劳累、颈部体位变化相关,也就是说血压不仅容易忽高忽低,当转动颈部时,血压也可能会发生改变。这与颈椎增生的骨质刺激椎管旁交感神经有关,交感神经是调节血管收缩的。此外,合并颈椎病的高血压人群,因颈椎病会导致椎动脉受压而供血不足,血压会比较难控制,因而会出现服用降压药效果也不太理想的情况。

据统计,超过一半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然而,当高血压遇上颈椎病,症状就会很明显。高血压合并颈椎病的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头晕,严重的患者还会因为体位的改变而发生晕厥,同时还会伴有颈部肌肉酸痛等不适。颈椎旁有颈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后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另外,颈椎的椎间孔有椎血管,椎血管受压狭窄后血流供血相对变少,因而头晕等症状就会更明显。倘若高血压人群有明显的头晕等不适症状,服用降压药后降压效果不太理想,最好能检查一下颈椎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合并颈椎病的高血压老年患者,由于症状明显,血压波动大,在降压方面不要太严格,降压的目标值可以适当放宽些或根据个体差异调节,把高压降到150毫米汞柱左右就可以了。如果血压降太低,可能会加重供血不足或头晕等不适。

猜你喜欢

康复科颈性头晕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康复科和护理部的区别
梳走头晕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
护理评估单在康复科管理中的应用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